第2章 小考私塾(2)

第(2/2)页

志老师身份的东西。

        金曜认真听了一会儿课,根据老师要求,把教材翻到六年级下册对应的页数上,然后心里连连感叹,怎会如此之卷。

        作为一个高中语文老师,金曜可以肯定地说,这些课堂上学习的备考内容难度早已超过高考。然而根据之前羊皮卷上的背景介绍和语文老师偶尔的激励话语可以知道,这里的世界观中,中高考依然存在,竞争如此惨烈的「小考」只是之后一连串考试的开端。

        这样一个小升初考试,考过了也只是升学到初中,至于吗?

        不过想想自己复读六年的六年级学生的身份,算了,跟着卷吧。

        课堂内容对金曜来说不难,老师讲的一直是课文和小考激励的话,没有跑题,更没有有用的线索。他听了一会儿,开始走神回想这一切怪事的开端。

        他记得点开那个奇怪app后,系统提示他,核心愿望是找回xxx,需要1000万后天币。他不记得自己弄丢过什么东西,就算有,啥玩意能值一千万?除非这个「后天币」是像津巴布韦币一样的东西,否则这也太强买强卖了。他不打算吃这种哑巴亏。

        突然,一阵旋律轻快的钢琴声响起,紧接着童稚般的清脆歌声从楼上传来:

        “小么小二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这首有些年代感的儿歌《读书郎》金曜有点印象,小学的广播电台有时会播这个,当时一群小学生听到这歌还觉得挺振奋挺好玩。不过现在,在这个诡异的复读学校里,在一群不知是人是鬼的面色灰白的师生包围中,这歌声却让人后背发凉。

        一直全身心学习的学生们骚动起来,纷纷抬头看向天花板。金曜看着这些小孩开始偷摸讲小话开小差,觉得他们一下子生动了不少,更有活气儿了。

        语文老师也发现了异状,抄起戒尺重重砸在讲台上,把铁讲台的一角砸碎了:“专心听课!别往上看了,说了多少遍,都是幻觉,楼上什么都没有。这里就是顶层。看看你们的成绩,能上岸吗?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今年再考不上你们可怎么办?现在这个阶段,分秒必争,这耽误的几十秒,也许就是你在考场上和别人的差距。别人抓住时间学习了,你走神,你就落榜了,你对得起辛苦工作攒钱送你来这复读的父母吗?”

        全班顿时静如死水,学生们低下头,羞愧地恨不能把眼睛黏在书本上。来自头顶的歌声和钢琴声更清晰,也更欢快了。

        语文老师指着黑板旁的一块电子倒计时表,继续慷慨激昂地训话:“还有316天14小时8分7秒,6秒,5秒,你们就要上考场了!都清醒一点,一群懒货!”

        下课的电铃声忽然响起,震得人头皮发麻。老师怒气不减,甩了声“下课”就快步离开了。

        虽然下了课,但没有人离开座位。几乎所有学生都保持着虾米一样弓腰伏在桌面上的姿势,争分夺秒地做题看书。

        金曜注意到歌声响起时同桌也抬头看了,于是轻轻拍同桌的肩膀,问道:“同学,你知道怎么去楼上吗?”

        同桌被打扰到学习,有点不耐烦:“去楼上干嘛,有时间不如看书……”

        “哦,原来老师说没有楼上是假的。有办法上去的,对吗?”

        同桌变了脸色,慌忙把目光从试卷上移开,对金曜连连摆手:“你听错了,没有楼上。别瞎说也别问,对你没好处的。”

        话刚说完,他又埋头做题去了。

        他正奋笔疾书,钢笔突然没水了。他烦躁地从桌斗里翻出墨水瓶,把它小心地放在没有书的桌角,开始灌墨水。捏着钢笔墨囊吸水时,他还要利用碎片时间,腾出注意力继续看刚才的题,结果手一滑,不小心把墨水瓶整个打翻在地上了。

        同桌赶紧去卫生角拿了拖把拖地,并把玻璃片收进垃圾桶。回到座位后,他更加烦躁地用不出水的钢笔在草稿纸上继续理思路。

        金曜从自己桌斗里找到一瓶新墨水,问他:“你要用吗?”

        同桌抿着嘴唇,不情不愿地接过墨水瓶,没说话,灌墨水做题去了。

        金曜见无法交流,只好暂时作罢。这时,有人在另一侧小声叫他的名字,他转头,看见一个高个男青年在朝他打手势,让他出教室。

        这个人金曜记得,是一起进来的人之一,名叫薛鹤竹,看起来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他话很少,有时候眼神飘忽,在校门口等待时有几次看着大家欲言又止,但始终没有加入其他人的小声抱怨和询问。寸头被当场打死时,他是除了孙来猛和金曜以外,反应最小的。

        其他四人也陆续准备起身出教室,聚在一起先讨论一番。

        金曜刚起身,同桌看着自己的试卷,自言自语似的轻声说:“别去楼梯间。”

        声音太轻,金曜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听错,只好俯身问:“什么?”

        “别在楼梯间逗留。”同桌说完这句,把嘴紧紧闭上,不愿再开口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