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考私塾(2)

第(1/2)页

大铁门在金曜等人身后关闭,发出令人牙酸的巨响。

        进门后,金曜发现这所学校面积不算大。门后是一片小广场,广场中央摆了一尊巨大的轮船踏浪雕像,船体大幅倾斜着,巨浪的线条被雕刻得极其壮丽,让人很容易感受到自然的伟力和人们奋勇拼搏、攻坚克难的豪情。船帆上分两排竖刻八个大字: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广场左侧是一栋灰白色的教学楼,读书声就是从这栋楼传来的。此时学生们在齐声朗读《滕王阁序》,正读到中间段,“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班主任一边带他们走近教学楼一边说:“听到了吗,这就是你们要去的班级,是咱们学校的优等班。他们正在上语文课,你们先去听着,教材和作业本都已经准备好了。”

        跟在他身后的六名转校生连忙答应。

        金曜顺着声音抬头看,铅灰色的阴云笼罩着天空。教学楼有些破旧,共有六层,他们要去的班级应该在五六层左右。楼旁边的几棵树蔫头耷脑的,树叶枯黄干瘪,跟整个校园灰扑扑的样子挺搭。

        读书声洪亮整齐,听得出班上学生不少。朗朗读书声给这个灰败的学校增添了不少活力。凝神听了几句后,金曜察觉出一点不对劲来。这读书声过于整齐了,不像是很多人一起朗读,倒更像是把一个人的声音复制黏贴了很多遍再一起播放似的。

        起码在金曜带过的班级,学生们读课文永远读不成这水平。

        教学楼内部甚至比外表还破旧,楼梯和走廊都是水泥地,扶手是破烂生锈的细铁条,铁条间偶有一些勤奋的蜘蛛在结网。一行人走在台阶上,不禁个个提了口气在头顶,生怕把脚下有些年份的薄水泥块踩碎。

        班主任带大家走上五楼,走出楼梯间,右拐,来到一间教室门口。金曜回头看了看楼梯间,没有再往上的楼梯了,这里似乎就是顶层。

        可是从外头看明明有六层楼。上楼时金曜注意数了层数,楼梯间也贴着“5”的标志牌。

        那么,六楼去哪了?

        不等他多想,班主任已经跟正上课的语文老师打了招呼,让他们这些转校生进入班级做自我介绍了。

        自我介绍过程非常简短,只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句“大家好,我叫xxx”就可以了。没必要多说,因为没人听,老师急着上课,底下的学生忙着看书做题。

        按照名单顺序,金曜排在最后一个。在这短暂的等待时间里,他留心了一下这个教室以及未来的同学们。

        教室的白墙上挂着非常励志的红幅标语:“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定会长眠!”黑板旁还挂着流动红旗,以及一块以秒为单位不停跳动的倒计时电子表。

        班上有五十多个人,年龄跨度很大,他们的脸有些看上去像懵懂的低年级小学生,有些像沧桑的中年人。这些学生统一穿着鲜红色校服,一大片红色铺满了整个简陋的教室。与扎眼的鲜艳运动服完全不相称的是死气沉沉的氛围。每个学生小小的桌子上都堆满高高的教材和练习册,围了三面,学生看黑板时要拼命挺胸抬头、屁股险些离凳,这才能勉强让视线翻越书墙。

        五十多个人似乎全都是近视眼,戴了厚厚的酒瓶底眼镜。他们无神的目光匆匆在讲台上的转校生脸上一扫而过,发现没有知识点了,就把自己埋进墙内,不再探头。

        六个转学生总共花了不到一分钟,台下的同学已经有点躁动不安了。被打断的语文老师也很焦急,在金曜讲完后就拍拍手,示意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坐,要继续上课了。

        教室后排有六张桌子后是没人的,桌角贴了姓名标签。六个人被分配的座位不在一起,但在拿着戒尺的老师的注视下,他们无法交流,只好暂时坐在自己的位置,等待下课。

        金曜找到了自己的桌子,顺手翻了翻放在桌上的新教材。总共有三门课,语文数学英语。每一门课的教材都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上下两学期,共有十二本。三门课共三十六本教材,每一本有两百多页,另外还有配套的练习册、小考冲刺试卷、模拟卷、作业本等,堆了十分厚实的三面书墙,只在靠近座椅的这面留出狭窄的空间,方便学生伏案学习。

        金曜的同桌是一个鼻子上长了一小片雀斑的男生,身材瘦小,看上去十四五岁的样子。从转校生介绍到金曜走过来坐下,这个男生全程没有看过一眼,似乎完全沉浸在书海里。此时语文老师在讲解课文,他才伸长脖子努力去看黑板。

        看同桌这么认真努力学习的样子,金曜只好暂时放弃搭讪。

        讲台上的语文老师跟那位姓谢的班主任差不多,都是瘦高的身形阴郁的气质,工装配戒尺。他侧过身写板书时,金曜发现他右肩处有小块肩章,上面是“语”字。

        回想一下,那位班主任的工装肩膀处好像也有肩章,两块,“数”和“班”。金曜当时看到还以为是什么小装饰,没太在意,现在看来这应该是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