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二年

第(1/2)页

现在,被各家当家人惦记的宁真逸又一次来到柳怀州府城。

        由于宁真逸的书在竹静斋大卖的缘故,竹静斋的掌柜给宁真逸送了一块“牡丹花集团”的会员木牌。宁真逸拿着这个木牌,可以在所有牌匾角落里带着这个牡丹花徽记的店铺享受九折优惠。

        牡丹花集团在柳怀州产业不少,除了竹静斋以外,宁真逸刚穿过来时,在县城买过东西的那家粮油店、牙行的牌匾左上角都浅浅刻着这样的牡丹花纹饰。后来春耕之时到府城的粮油店给佃户们买柳州米,那一家粮油店的牌匾上也有这一朵牡丹花。

        今年的宁真逸不需要买柳州米了,去年秋收后收到的柳州米,被宁真逸往空间里种了好几茬,还浇了稀释过的灵泉水,如今口感和产量都比普通柳州米高出一大截……呃,是在空间里种高一大截,亩产五百斤。它离开空间还能有多少产量,宁真逸也不确定,总之今年他打算拿空间产的柳州米给佃户们种。幸好祥新街的宁宅一直有囤粮,宁真逸按照佃户需要的量,收了去年秋天的新米进空间,再把空间产的柳州米装车,外表也看不出异常。

        这次来府城,宁真逸不再住客栈了。

        去年宁真逸找人把位于祥新街的那套房子里里外外清理过,后来就委托了竹静斋的人定期去打扫。每个季度他们开季度会议之时,宁真逸会跟着来府城,主要目的是查看佃户们种地的情况,顺手跟竹静斋的长工把打扫宁宅的钱结了。

        但说实话,祥新街这套宅子没有水源,没法像村里那样架个水车搞“自来水”,宁真逸在府城这三天住得难受极了。

        这个宅子面积不小,宁真逸有空在家时把整个宅子前后都转了几圈,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宅子日常有人居住的话,至少需要五个人负责打扫工作,才能维持基本的干净。若是加上打水、做饭等日常工作人员,至少要10个人。如果把宁家一家子人都搬过来住,没有二十个下人根本打不住……

        宁真逸晚上躺在宁宅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最终决定明天去牡丹花名下那家名叫“吉祥”的牙行让他们帮忙找找看府城附近有没有在河边的房子或者地皮……

        宁真逸想要具有现代管道系统的居所,若牙人找到的是地皮,自然最好,直接盖就是。若是房子,就要请人来修改。找到的房子未必适合改动,如果改动起来很麻烦的话,说不定比直接盖新房子更费钱呢。

        然而合适的地哪能那么好找,直到八月,宁真逸才终于收到牙行的回复。

        柳怀书院有一个姓张的夫子,自称年老体弱无力继续授课,如今辞了柳怀书院的差事,准备回乡,只留下他家的管事负责变卖张夫子名下的产业。其中就有一个别院,位于柳怀书院所在的阳屏山山脚。

        张家管事刚好把张夫子的不动产都挂在吉祥牙行寄卖。张家的田地都是良田,一挂出去就被买光了。只有这个别院,因为面积不大,一共就三、四亩,大户人家瞧不上,小老百姓买不起,还挂在那里。别院院墙外不远处就是阳平山上流下来的小河,平日取水也方便。

        那个别院和柳怀书院很近,原主对它有印象,只是从没进去过。宁真逸接到消息,给蒙童们放了半个月的假,带上钱大就走。

        一路上紧赶慢赶,两天半就到达府城,要不是路上有灵泉水滋养,两个人真的会累趴下。

        找了家客栈狠狠睡了半天,第三天早上,宁真逸带着钱大到了吉祥牙行。

        宁真逸刚进牙行的大门,就有个小厮迎上来了。

        那个小厮将宁真逸主仆带到一个雅间,让宁真逸捎待片刻,便转脸离开。不多时,外面就传来两个人走路的声音,原来是管事带着刚才那个小厮来了。

        这位管事姓诸,四十来岁的样子,脸上宗室挂着和气的笑容。他一坐下,就直奔主题:“宁秀才,您之前让我们留意靠近河岸的别院,已经有消息了。想来牙行已经给您传了信。”

        宁真逸点头:“一收到消息,我便赶来了。今日可方便去别院看看?”

        诸管事点头:“自然,宁秀才请跟我来,我们已套好了马车。”

        于是一群人坐上马车往阳屏山方向去了。

        来之前宁真逸一直在猜测,这个别院虽然小,但是完全可以把周围的地也买下来扩建,为什么那些大户看不上。等宁真逸到场一看,全明白了:这个别院竟然是盖在一个村子旁的!

        别院东边不远处就是河流,南边是通向村子里的路,西边是村民的屋子,北边则靠着山坡。四面全被围住了,除非把北面山坡挖了,否则根本没有扩建的空间,可这座山是柳怀书院的产业,想挖还得先征求书院的同意……再加上又盖在村子边上,门口就是人家村子的主干道,每天人来人往定然热闹。别人买别院都是图清净,哪个大户想不开在这种地方买别院?

        小别院面积只有四亩二的样子,称作别院实在委屈了别院这个称呼,谁家别院不是十亩起步的?进去一看,屋子没多少,只有三四间,后院是一大片菜地!一大片!菜地!将近四亩!

        宁真逸长到这么大,第一次看见有人这么想不开,在家里弄一大片菜地,当场表演了一个惊呆。

        管事憋着笑轻轻咳了一声,道:“您也看见了,由于这别院地方小,别院中又没甚房舍,这院子没人爱要,价钱便宜得很。只是门外就是大路,因此格外吵闹,您……”

        宁真逸四处转了转,这别院有三个优点:一、靠河,方便取水。二、河对岸就是通往柳怀书院的路,出孝后拉家带口住过来,距离书院也近。三、内部建筑很少,直接推倒重建一点都不心疼。

        一问价格:五十两。

        比买给晏懿轩敲广播体操的那个鼓都便宜,那还犹豫什么?买啊!

        宁真逸买下别院后,拜访了那个小村子的村长。小村子叫做丰南村,由于常常被官府安置流民的缘故,村中人姓氏很杂,并没有什么大族。村中最大的就是村长和里正。

        宁真逸跟村长说,自己刚买下的别院里面要重新盖,让村长推荐村里会盖房子的人来做活,再雇两个会做饭的大婶负责烧饭。

        老村长听了,特别高兴,马上答应了下来,告诉宁真逸两日后就能找齐人手。

        盖别院这事,宁真逸还是很上心的。原因很简单,如今宁家的孝期已经过去一半了,再过一年半,宁真逸就要来柳怀书院求学。弟弟妹妹们年幼,家中除了自己以外,正经主子全是儿童,谁能放心得下?到时候肯定全家都要搬过来的。

        出孝那一年刚好又是科考年,但刚出孝的自己学业必然比三年前生疏,再一耽搁又是三年。

        乡试倒也罢了,考试地点在府城,可是考会试却要上京。一屋子小孩儿,自己能安心走开吗?说不定还要再等等,等真琦大一些,能管事做主了,才敢走。

        这样三年又三年的,这就是六年过去了。

        也就是说,这个别院,宁家人至少要住三到六年,能不好好盖吗?

        宁真逸通过牙行请到了府城十分有名的园林设计师。这位设计师姓杨,单名一个静字,今年二十一岁,也是个秀才。

        宁真逸和杨静两个人跑到别院好一番指指点点絮絮叨叨,终于在一天后定下了设计方案。

        经过测量,这座别院长56米、宽50米,院门朝南开。

        别院里目前只有四间屋子,一间厨房、一间茅房、一间浴房、一间卧室。除此之外,大门内侧有一倒座房,是给门房住的,不是正经房子。

        原先这别院只住了三个人,什么厨房茅房都特别小。除了门口的倒座房,没有一间屋子符合宁真逸的要求,全部都要拆掉。后院的菜地自然也不可能全留下,整整四亩的菜地,宁真逸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