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转眼一年

第(1/2)页

豪族不敢横跳,又无力阻止隐户出逃,宁真逸的新城工程顿时顺利许多。

        粮食,他管够。

        宁真逸拿出的动物植物,出自空间里的改良品种。到达番禺城之时,他就找了专人饲养鸡、鸭、鹅、兔、羊、牛,现在刚好派上用场。

        牛力气大,耕种的时候用于犁地,不耕种的时候又可以用于运送建材。那些鸡鸭鹅很会下蛋,养禽类的人是白家人,饲养技术很好,几十只鸡,几个月功夫培育了几百只出来。兔子更是下崽狂魔,饲养者为了控制种群数量,稍大一些的兔子直接杀了吃肉,只留下一小部分作为种兔继续生。母羊挤出羊奶,制作成各种乳制品。

        至于那些蔬菜水果,更是多到宁(zuo)真(zhe)逸都懒得点。

        宁真逸把这些产出通通作为工作餐,供给参与建城的人员。他又经常去工地巡视,杜绝工头虐待工人、克扣伙食的现象。几个月徭役干下来,那些服徭役的工人不但没瘦,反而还吃胖了。工头们就更是个个都胖了好几圈,红光满面的。

        杨静私下找宁真逸抱怨,说自己体型走样,以后回去,恐遭妻子嫌弃。

        换来宁真逸的无情嘲笑:“我的伙食比大家伙好太多了,你见我胖了吗?是你动得太少了。”

        在自己能做主的地界,宁真逸完全推行了自己当初在锦丹城时,向刘府尹建议过的徭役制度,坚持让所有工人轮流做九休一,强制执行。

        工人们是按件计费,譬如搬十块砖(青石板)换一枚代币、砌十米见方的城墙换一枚代币这样。听说县令竟然要给自己放假,纷纷表示不满,要求加班。后来宁真逸出来给大家解释,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百姓有工作。也能避免工人们过于辛劳,伤了根本。

        宁真逸所说的“让更多百姓有工作”,并没有获得工人们的认可,而且他们觉得这次徭役太轻松了,吃得又好,根本不辛劳。最后杨静拉了几个瘦巴巴的前隐户,现没工作只能吃红薯自由民给那些吃胖两圈的工人们看,并用:“你们可做个人吧,你们都吃胖了,还不让别人吃!”说服了不想放假的工人们。

        诸事顺利,近日宁真逸连走路的步伐都格外的春风得意。更高兴的是,殷华清来信说他派的人已经搞定了琼州岛。

        只是光搞定琼州还不够。琼州的价值在于,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代人管琼州和广州之间的海峡叫琼州海峡,大昭倒没给它起名字。只有成功开着海船到西边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国走一圈回来,再将带回来的珠宝、香料变现,布置在整个东海沿岸的人手才能够获得收益。否则那么多人,拿什么来养?

        虽然殷华清手中可以拿出各种各样的技术,能造出先进的海船,但船总是需要人来开的。

        没有经验丰富的水手和船长,造再多的船也下不了海。幸好水手和船长都不是立刻就要,他们尚且有时间招人。

        最好的水手和船长都在世家豪族手中,原本殷华清和宁真逸真的要抓瞎。可是,夏日里,番禺不是出了五家“乐于牺牲自我,为他人无私奉献”的豪族吗?

        他们被抄家以后,奴仆隐户全放走,成为自由民。不动产收归官府。财物全部作为“精神损失费”赔偿给了受害人,也就是宁真逸本人。宁真逸收到了五家的财物后,光是带着家人清点,就花了半个多月呢。若没有殷淑雪和单滢帮忙,天晓得这么庞大的财产要清点到什么时候。

        宁真逸能安全抄了那五家豪族,离不开京城那边的支持。所以宁真逸清给财物分类后,根据官位高低,兴趣爱好,分别给帮过自己都那几家送了些“小礼物”。

        咳咳,又扯远了。还是继续说水手的事。

        那五家豪族的奴仆和隐户如今都在番禺做普通老百姓。宁真逸手底下的文书负责给他们登记的时候,顺手记录了他们各自有什么一技之长。呐,这不就用上了吗?

        海边的豪族,哪有不养水手的?被抄的那几家,家家都培养了完整的海贸商队,船长、水手、杂役,应有尽有。

        殷华清给宁真逸下发了指标之后,宁真逸找到曾经船长、水手们,问他们是否愿意参加自己的船队。

        这种事情不能强求。宁真逸花了那么大的功夫,把这些饱受压迫的穷苦劳动人民解救出来,不是为了让他们去另外一个地方受压迫的。出海这事,得要他们自己愿意才行。

        但是大部分的水手根本不喜欢出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