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转眼一年

第(2/2)页

,要不是主家的命令,他们根本不愿意在海上漂,一上船就想吐。

        幸好还有那么一部分人愿意为了报答宁真逸的恩情,选择帮忙走这一趟。宁真逸跟他们说好了,若是不愿意长期在海上跑,也可以帮忙带几个新人。等新人们能顶用以后,就再也不麻烦他们了。

        次年春日,在众人(商业是殷淑雪负责)的努力之下,一支有十艘大海船,以及无数辅助小船的船队,从琼州出发了。

        被殷华清派出来主事的是一位叫做奚星河的年轻人。据说就是殷华清找了很久的第四位同宿舍兄弟。宁真逸还没有正式见过他,以古代海船的行进速度,这位老兄至少得要一年后才能回得来了。希望他们平安归来吧。

        由于殷淑雪忙于不能对外明言的海贸事宜,宁府后院之中做主管事、与别家夫人交际往来的活动都是由单滢上。殷淑雪在番禺城的交际圈里毫无存在感,以至于人人都以为宁真逸宠妾灭妻,剥夺正妻的权利,让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小妾当家作主。至于为什么对外把小妾说成是管事,那大约是不敢得罪镇国公府吧……

        不过,那位镇国公府的二姑娘只怕自己也是个扶不起来的。都是高门贵女,她们对“西京二混”的事迹或多或少都有耳闻呢,宁县令只是纳一个小妾主持家务,已经是看在镇国公府的面子上了吧?

        那些吃饱了没事,成天琢磨别人家后院的夫人们,都是这么想的。

        春天一到,又要开始主持春耕。去年宁真逸刚来那会儿,被老县令盘剥多年的百姓,对新县令说的所有话持怀疑态度。宁真逸说种新粮,也没有几个老乡响应。很多人都怀疑:这么个毛都没长齐的小白脸,他真的懂得什么叫做种地?

        头几个月,宁真逸是自己领人开荒,用贫瘠的土地种出番薯,夏收时才引发了百姓的轰动和关注。等后来宁真逸平价卖新粮、免费教大家种新粮,并且冬季来临前真的又获得了丰收,当地的百姓才渐渐开始信任这位年轻俊美的县令。

        后来征徭役的时候,宁真逸拿出各种神奇的工具,减轻了他们的辛劳;他又给了丰富的伙食,让大伙儿不但没瘦,反而更加健康强壮了;最重要的是,他竟然做出了护具!用于保护他们这些泥腿子!?让所有人进工地就要佩戴整齐,有些人嫌麻烦不想戴,还会被工头抓住,戴好再放行。有了这些护具,建城搬砖几乎不会受伤了。宁县令对他们比亲生父母对他们还要好!

        再后来,宁真逸斗倒了五家豪族,吓得其他几家再也不敢作威作福,百姓又知道了宁县令很有本事,再也不用担心他像很久以前的某一任好县令那样“意外身亡”。

        现如今,宁真逸在番禺城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大家都知道宁县令说的话都很有道理,做的事都是造福百姓。

        于是当宁真逸宣布:“新城的建设暂时停止,大家都回去种地!”的时候,没有一个工人提出异议,反而还觉得宁县令体贴。钱要赚,饭也要吃嘛!不种地,哪里来的饭?再说,有宁县令提供的新农具和牛,春耕也是轻轻松松,十来天的事,等他们种完地再回来接着建城!肯定把新城建得结实又齐整!

        剩下那些怂怂巴巴保住小命的豪族,和懿王那些狗腿子明白,他们再也奈何不得宁真逸了,在番禺,宁真逸跟土皇帝没什么区别。

        大部分的狗腿子尚且可以撤走,或者躲到暗处,继续为京中传递消息。嗯,有事做的人都算幸福。

        那些可怜的豪族就比较惨了。豪族能在当地站稳,靠的就是大量的土地和人口。现在宁真逸抠走了他们的隐户,大量土地无人种植,只能荒废,或者卖掉;库房里的布帛和刀币花不出去,财产大量缩水。

        而且豪族子弟一般不出仕,他们只靠手中握着的东西就能在当地做土皇帝,连皇帝都得承认他们的“贵族”身份,哪里需要子弟出仕?现在好了,宁真逸搞那五家的时候干脆利落,剩下的几家才知道家中没有个当官的,是多么不稳当。

        现在知道也晚了,宁真逸和殷华清决心把这些豪族摁在当地。海路已经全部落入殷华清之手,他不放人,谁也别想从海上过。他们又清扫了番禺周边的山寨,现在陆路也由宁真逸控制了。

        那些豪族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家的财产缩水,对这个该死的新县令恨入骨髓,却拿他毫无办法。之前作死的那五家,女眷还在姓宁的手中呢!谁想再对姓宁的动手之前,只要想想那几家的女眷,就又开始犹豫。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