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鸿门之宴(上)

第(1/2)页

温既至,百官拜于道侧。温大陈兵卫,延见朝士,有位望者皆战慑失色,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五》

        新亭位于建康西南,密迩长江。

        亭周多山,山势回环险峻,极易伏兵,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若想攻破台城拿下建康,必要先经新亭。桓温率大军屯驻新亭等同于向朝廷宣战,而褚蒜子派谢安和王坦之这两个直接参与改诏,阻碍了桓温篡位大计的顾命大臣前去迎接,就等同于向桓温举起了半面白旗。

        宁康元年,二月辛巳日这天,天气一改之前的寒冷,和煦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轻飘飘,啥都不想干,就想伸个懒腰。

        可也正是在这慵懒的空气中,足以决定东晋国运的两股势力即将展开一场极度激烈的角力,

        历史的洪流在此短暂的交汇、碰撞、化形成未来的开端,镌刻出一道万古不灭的印记。

        谢安和王坦之乘坐的马车一路飞驰,透过飘飞的车帘远远望去,新亭已近在咫尺。

        今日的新亭前、仪仗浩大、军乐齐鸣、百官侧列。今日的新亭已绝非仅仅一座亭子那么简单,这里俨然成了第二座台城,第二个太极宝殿。

        王坦之草草的伸头耽了一眼前方,吓得赶紧缩回脑袋:

        “这…这阵仗……堪比朝会了!僭……僭越,僭越……至极!”

        王坦之嘴唇发抖,一边小声嘀咕,一边用手帕不停的擦汗。

        “停……停车!”

        眼见着亭中桓温的面容越来越清晰,王坦之终于忍不住大喊。

        马车一个急刹,稳稳停住。别说是王坦之,便是连驱车的车夫,此时都已面无人色。

        看着坐在对面,若无其事、闭目养神的谢安,王坦之仿佛正看着自己最后的一丝希望。他推了推谢安的胳膊:

        “大人,谢大人!醒醒醒醒!到,到了!到了!”

        谢安缓缓睁开眼,掀开门帘看了一眼外面,旋即理了理朝服:“那下车吧。”

        “等等!”

        见谢安起身,王坦之一把捉住他胳膊:“大人!”

        谢安又坐回去:

        “什么事?”

        “都这个时候了,谢大人也……也该说了吧!”

        “说什么?”

        “昨日在大人家,大人说今日有办法对付桓温。现在桓温就在眼前,大人也该说说究竟是什么办法了吧,这样一会我们也好配合啊!”

        “哦,这事啊……”谢安摸了摸额头,一副为难的模样。王坦之见状,道:

        “难不成这办法是什么朝廷机密?连我都说不得?”

        “这倒不是……”

        “哎哟,那就快说啊!都到这个节骨眼上了,大人还有兴致在这卖关子?!”

        谢安沉吟片刻,转而认真的看着王坦之,

        “既然如此,让卿心里有个数也好。”

        王坦之立刻竖起耳朵,

        “其实我这办法嘛…………”

        王坦之一双渴望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谢安,

        “就是没有办法。”

        谢安说完,王坦之彻底愣住了,楞了好一会,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年纪大了,耳朵出了问题:

        “什……什么?谢大人说…说……没有办……”

        谢安一本正经的点头,一点不像在开玩笑的样子。

        王坦之半张着嘴,头脑里“嗡嗡嗡”的,好像有几千只蜜蜂在掐架。不一会,他身子一软,整个人跌下了车座,像是具失了支撑的牵线木偶。

        不待王坦之缓过劲来,桓温那边派过来迎接他们的人已经来了。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桓温最得力的亲信——郗超。

        上次被谢玄软禁的帐还未清算,郗超看谢安的眼神里都渗着毒,只见他一笑,躬身摆出一个“请”的姿势:

        “谢大人、王大人,大司马在此恭候多时了。”

        此时,新亭四周,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军卫,臣僚百官拜于道路两旁,绵延数里,好不壮观。这些官员无论品衔高低,无不潜身缩首,诚惶诚恐。再看亭子四面的山上,安静得连一声鸟鸣也无,想必那嶙峋的山石后面也藏满了伏兵,只待桓温一声令下,便可在一瞬之间,将此地变成一座屠宰场。

        从马车停驻的地方到新亭不过百十来步路,可对于此时的谢安而言,这百十来步,比他这一辈子走过的所有路加起来都要长。

        亭子里,桓温正与王珣、袁宏几人说笑,好像有意要把来到亭前的谢安和王坦之晾在一边。

        只见桓温笑着笑着,从怀里掏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