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我要上船

第(1/2)页

经历了刚入京时的纷纷扰扰,汪长风近日终于可以安顿下来喘口气了。

        半个月前,得益于汪长风每日的自然感应气息输入与无微不至的药汤照顾,玉真儿的伤势好得很快,已基本能够自己下地活动,除了还不能剧烈动作。

        玉真儿在郑府毕竟住着不方便,便吵着要搬到新买的小院里。

        汪长风乐得清净,便带着月珠和几个护卫,花了半天时间完成乔迁任务,又将屋里屋外干干净净打扫了一遍,三个人便喜迁新居了。

        刘致远等几个贴身护卫也跟着从郑府前院搬到了小院的前院,虽然地方比郑府小了许多,但这些日子大家都已经互相熟悉,住得近了反倒觉得更加融洽。

        敏郡主自从听说汪长风遇袭、玉真儿受伤,三天两头往小院跑,鲁王拦也拦不住。

        汪长风更不知何时这两个姑娘已经摒弃前嫌,好得跟姐妹一般,无话不谈,竟然把他给甩到一边去了。

        汪长风乐得自在,正好寻龙卫的那边各项工作也得多花点心思,加紧推进。

        船厂方面进展迅速,大船已初具规模,再有十几天即可下水舾装。一想到四十门大炮悄悄装到大船上,汪长风就心里偷着乐,要是再有人敢来挑衅,就大炮轰他娘的。

        舟山方面传来消息,余家兄弟带领众人没日没夜操练,除了有几个熬不住开小差的,其余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正当汪长风觉得一切顺利之时,宫里又下来一道旨意,让他进宫一次,汇报准备工作。

        有半个多月没见皇帝,汪长风心里还真有些既紧张又期待。

        这次皇帝是单独召见,并没有让郑和一起进宫。不过汪长风进了御书房,却发现已有一个锦衣卫官员等在那里。

        皇帝问了问各项工作进展,特别是详细询问了舟山余家村组建独立水师的情况。此前郑和已将大概意思跟皇帝说过一次,这次汪长风又将水师组建的前前后后过程详细报告了一遍。

        皇帝道:“余家兄弟是关键,你要小心把握,必要的话可以授以官职,以朝廷规矩约束。余下之人中也要注意发掘,有能力的都可以酌情提拔。”

        汪长风明白皇帝的用意,斟酌了一下说道:“皇上英明。臣以为余不同为人沉稳老练,可暂领寻龙卫二司主事之职,管理一切装备供应。余不异机敏勇敢,可以暂领神龙队首领一职,负责护卫御敌。”

        皇帝点了点头,道:“准你所请,先暂领职事,如果此行回来有功,再按功叙赏重用。”

        汪长风躬身道:“谢皇上恩典。臣这下更有把握了。”

        皇帝笑道:“先别急,我又给你找了一个帮手。这是锦衣卫千户木剑,功夫不错,做事也很稳妥,就给你当个寻龙卫副指挥使如何?”

        汪长风看了一眼那个锦衣卫官员,见他神态坚定,眼神凌厉,只是看着总有点木木的,还真对得起他这个姓。

        汪长风赶紧应道:“谢皇上,皇上钦定之人,必然十分适合。”

        木剑对着汪长风躬身行礼道:“见过汪指挥使。”便不再说话。

        汪长风笑着回礼道:“好说好说,别这么客气,以后一个衙门当差,还得互相提携才好。”

        皇帝对着汪长风笑道:“他是个老实人,不怎么会说话,你以后可别老欺负他。”

        汪长风汗都快流下来了,讪讪道:“皇上您知道的,臣也是老实人,比谁都老实。”

        皇帝哈哈大笑,道:“好好,你们两个老实人凑到一起,老老实实把朕的差事办好了。”

        两人齐声应道:“遵旨。”

        汪长风心想,该来的还是来了,皇上果然还是安插了锦衣卫的力量进来。不过既然是明着安排人进来,说明皇帝倒也不避讳自己,整体还是信任自己的。只是不知这木剑在锦衣卫中背景如何,少不得还得请郑和帮忙查一下。

        出了皇宫,汪长风与木剑拱手作别,便一头扎到了乌衣巷郑府。

        郑和见他火急火燎赶来,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没想到一问之下原来如此。

        郑和微笑道:“这本来就是预料之中的事,如此机密紧要之事,即便让我带队出海,皇上也得安排锦衣卫的人跟着,主要是平衡起见,也能为你提供一定的协助,毕竟锦衣卫办起事来都能给个面子。”

        顿了一顿,郑和继续道:“至于木剑此人,我倒没想到皇上会安排他过来,还以为纪纲会推荐自己的那几个心腹。木剑算是锦衣卫的老人了,从洪武年间就入了锦衣卫,我掌管锦衣卫的时候提拔到百户,后来因为能干,又在纪纲手中提拔为千户。此人应该没有什么派别之分,为人有点老实木讷,也不太会交际,同僚关系也比较一般。纪纲估计也是看中这一点,才没有特别压制他,算是没有埋没人才。你以后跟他相处,也不必刻意,就以公心相待,想必他也不会处处掣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