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鲁王有约

第(1/2)页

汪长风叹了一口气,在桌边坐下,随手拿起李小宛留下的几张银票。一看之下,汪长风又蹭的一下从凳子上跳起来,这也太夸张了吧。

        原来一共五张银票,每张是十万两,整整五十万两银子,就攥在自己手中。

        汪长风想来不觉有些好笑,就在半月之前,他和玉真儿还基本身无分文,到了舟山之后,靠着卖掉倭寇的船才得了一百多两银子,那时三人已是欢天喜地,靠着这些银子买了马车,又支撑了一路上的开支,否则他们得一路乞讨到京师。

        后来在郑府,汪长风咬着牙覥着脸,跟郑和又借了一万两银子,当时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还上,郑和也压根没想着要自己还。

        没想到如今一下子手里有了整整五十万两银票,而且看样子李小宛明摆着把这些钱算作是给汪长风的一种补偿,随便汪长风如何使用。突然间拥有了如此巨大的一笔财富,又让汪长风觉得是不是在梦中了。

        还没等汪长风回味明白,门外响起敲门声,却是玉真儿的声音:“小伙计,该起床了!”

        汪长风把银票收入怀中,他担心玉真儿看到之后必会追问来源,以玉真儿的机智,她肯定能猜出这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正是汪长风不想让玉真儿知道的,因为太危险,不值得。

        汪长风好整以暇道:“进来吧。”一边随手拿起一个包子,大嚼起来。

        只见房门一开,玉真儿一身黄衫,带着月珠迈着方步走了进来。

        刚一进门,玉真儿突然脸色一变,喊道:“不对,有问题!”

        把汪长风吓了一跳,手里的半个包子差点掉到地上。

        汪长风做贼心虚道:“什么不对,大早上的,别大呼小叫,这是客栈。”

        玉真儿在房间里四处走了几步,又靠近桌子,对着汪长风嗅了几下,汪长风奇道:“一身酒气,有什么好闻的,我还没洗澡呢。”

        玉真儿摇了摇头,转头问月珠:“你有没有闻到什么?”

        月珠仔细嗅了嗅,道:“真儿姐姐,好像是有点不对劲,早晨咱们进来送早点的时候,好像没这种味道。”

        玉真儿突然喊道:“没错!就是没这种味道!”

        汪长风正在喝粥,这一嗓子差点把粥碗扔到桌子上。苦笑道:“大小姐,别疑神疑鬼了行吗?这大白天的,如果进来人我能发现不了?”

        玉真儿走过来看着汪长风的眼睛,神神秘秘地道:“如果是你故意不想发现呢?”

        汪长风心里一紧,面上却努力不动声色:“什么乱七八糟的,听不懂。”

        玉真儿猛地一敲桌子,道:“做贼心虚!快说,这香气哪来的?别狡辩,老实交代,或许本小姐会宽大处理,否则,哼哼,后果你知道。”

        汪长风又被吓了一跳,叹了口气,示意月珠把房门先关上。

        端起粥来,先慢慢喝了两口。他突然意识到刚才李小宛好像就着这碗喝过两口,自己却不知不觉又喝了好几口,如今想来,好像连这粥碗都有些香气残留了。

        玉真儿见他还在不紧不慢的喝粥,好像还在回味着什么,怒气有些上来了,嗔道:“就知道喝,早知道不给你送了!快说,到底怎么回事!”

        汪长风心里快速计议了一遍,李小宛所说之事干系重大,如果说给玉真儿听了,只怕会有两种结果,或者玉真儿竭力反对自己参与,那就辜负了李小宛,或者玉真儿认可自己参与,那必然玉真儿也会跟着一起去,只是此事凶险,万一有个闪失,汪长风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师父。既然如此,那只能委屈玉真儿一段时间,等救出方敬祖之后,再跟她解释也不迟。

        计议已定,汪长风让玉真儿凑过来,神秘说道:“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位仙女进了我的房间,还给我送来了一屉包子,一碗粥,几碟小菜,没想到一觉醒来,竟然是真的!”

        玉真儿听罢,对着汪长风的肩头就是一记老拳,打得汪长风怪叫一声,连连喊疼。玉真儿气鼓鼓道:“不想说是不是?本小姐还不乐意听了,就憋在你自己的肚子里吧!月珠,咱们走!”说罢起身就走,刚走出几步,转身回来就把桌子上的包子和粥端走了,临走留下一句:“既然梦到仙女给你送好吃的,那就上床继续做梦去吧!”

        月珠对着汪长风做了个鬼脸,也跟着玉真儿走了出去。

        汪长风摇了摇头,折腾了一早上,就吃了一个包子,喝了两口粥,这女人多了真是要命。

        看看离午饭时间还早,索性躺回床上,细细盘算盘算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刚躺下没多久,只听房门轻轻敲了两声。

        汪长风以为是玉真儿,有点生气道:“怎么又回来了,忘拿什么了?”

        打开门一看,竟是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满脸笑意道:“敢问是汪长风汪大人么?”

        汪长风上下打量了他几眼,见他穿着虽不名贵,但干净利落,像是哪个大户人家出来的,便点了点头。

        那人赶紧躬身行礼道:“见过汪大人。小的是鲁王府的管家,姓周,鲁王爷命小的前来请汪大人过府一叙。”

        汪长风心想自己这入京才几天,又是锦衣卫又是王爷,敢情前二十年没吃的饭都在这两天吃完了,好歹顾及点我的感受,岔开点行不行。心里想着,嘴上却换了一句:“哦?鲁王请我?走吧,前面带路。”

        说罢便跟着周管家款款下楼。门前早已停了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比自己入京前买的那辆马车可豪华多了。

        一旁早有仆人过来,服侍汪长风上了马车,一路往鲁王府而去。刘致远等几个护卫赶着另一驾马车,远远在后面跟着。

        鲁王府在西城一带,离此十多里地,不过王府的马车极快,不到半个时辰,已来到王府门口。

        汪长风下了车,抬头仰望了一下鲁王府,只见青瓦白墙,一溜三扇大门并列,到并不显得如何气派,单论门楼的气势恐怕还要被聚春坊比下去。心想看来这鲁王爷是个低调之人,不喜奢华铺张。

        周管家在前带路,从侧门进了王府。穿过一个照壁,里面是一个宽阔的小广场,似是练武的地方。

        汪长风心想王府里还有这么好武之人?难道是敏郡主不成?

        正在思考之间,冷不丁斜刺里闪过一个人影,大喝道:“站住!何人擅闯王府?”

        汪长风吓了一跳,怎么王府里还遇到打劫了的?定神一看,只见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穿着习武之人常见的短打扮,正死死盯住自己。

        汪长风被他盯的有点发毛,正想转头问问周管家这是怎么回事,谁知那周管家溜得倒快,早不见了踪影。

        汪长风心里笑骂了一句,道:“在下汪长风,应鲁王爷相邀,来府上拜访。只是不知这周管家哪里去了?”说罢故意四下张望寻找。

        谁知那少年一听此话,像是变了个人一般,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来,一把抓住汪长风双手,喜道:“原来你就是汪长风?终于见到真人了,我那妹妹天天回来说你的事迹,武功又高,酒量还好,快意人生,简直就是我梦想中的武林高手的样子。你逼退柳老爷子的那招太帅了,叫什么来着?”边说边比划上了,两手往虚空一抓,再往前一送,倒真像那么回事儿。

        汪长风没想到这少年转变怎么这么大,试探着问道:“令妹是敏郡主?”

        “那当然,我就只有这么一个妹妹。”那少年笑着道。

        汪长风心下了然,原来是鲁王爷的世子,怪不得敢在府里如此大呼小叫。

        还未等汪长风说话,那少年又凑上来道:“快教教我你那招龙抓手怎么练的,赶明儿我练成了,让朱老四那帮小子见识见识我的厉害。”

        汪长风苦笑道:“那招功夫有名字,叫风云龙虎手,练起来可不容易。”

        那少年道:“当然,好功夫练起来都不容易,这个道理我懂。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同意教我,咱们就先拜师如何?”

        汪长风一听更加哭笑不得,这都哪跟哪儿啊,怎么一上来就扯到拜师上了,再说自己也不过十八岁的毛头小子,初出师门不久,哪里有能力收徒弟。赶紧摆手道:“教你几招功夫可以,但拜师就免了,我有个规矩,不收徒弟。”

        那少年也不恼,笑道:“那没关系,您能教我就行,您可以不认我这个徒弟,我可得认您这个师父。”说话之间,竟然立即恭敬起来,连称呼都改了。

        汪长风摇了摇头道:“世子高兴就好。要不劳烦世子带一下路?”

        那少年一拍脑袋,道:“我爹让我出来看看,我怎么把这事忘了,请师父跟我来。”

        说罢毕恭毕敬地在前面带路,汪长风也只好由他去了。

        转过几道回廊,穿过一个垂花拱门,里面豁然开朗,只见假山小桥流水,几处亭台楼榭掩映在绿树之中,倒是一派标准的苏式园林风景。

        汪长风叹道:“这才是王府应有的气象。”

        没想到那少年嗤了一声道:“这算什么,我们在山东的老宅子可比这里大多了。江南这边老爱搞这些小桥流水的东西,中看不中用。”

        汪长风也不反驳,跟着他过了一道小桥,眼前出现几间大殿,想必是王府的正房了。

        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有人在唉声叹气:“小黄,你怎么就不爱吃东西呢,都三天了,你看看,连小白都快比你长得大了。还有红红,别老趴着,快起来吃东西,乖啊。”

        汪长风心里好奇,这是谁在府里养猫养狗不成?

        进门一看,只见中间摆着一个硕大的鱼缸,方方正正,每边都三尺有余,最奇的是这鱼缸不是普通的石质鱼缸,而是用西洋进贡的玻璃鱼缸制成,通体透明,鱼缸里的鱼儿、水草、螺狮之类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