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新武器

第(2/2)页

次放手,激飞的瓦罐风驰电掣的在空中疾行了片刻,瞬间炸裂开来。巨大的爆炸带来的冲击波,拂动着几人的衣襟。

        看着火流星一样熊熊燃烧的瓦罐,这些公国的高官们一个个瞠目结舌着。

        “这是,这是火药嘛?”宋代是中国火药发展的里程碑式的时代,各种火药武器已经初露端倪,不过,比起眼前的爆炸,显然那些火药武器显得格外的原始。“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再试一次。”张煌命令着,这一次对准的是一片竖起十余个草靶的空地。又是一声爆炸,张煌带着他的文臣武将们走到草靶当中,绝大多数的草靶安然无恙,只有少数在爆炸威力笼罩范围内的草靶被瓦罐的碎片给切割的支离破碎。

        “有几个问题,”张煌并没有被火药武器的威力给迷惑,这也是很正常的,谁让关于黑火药的合理配比就是他从小白领张煌的记忆中调出来的呢,而且和小白领张煌的记忆中那些飞天入地下海的巨大武器相比,这次划时代的爆炸不过是大号的炮仗而已,又怎么能让张煌就此满足了呢。“第一,石砲的射程能不能控制。”

        “能。”藤芳立刻回答着。“青竹尾部包着的木桩上的刻度就是控制距离的。”

        虽然还不能准确的控制到十步以内的精度,然而这些刻度却可以让石砲在二百五十步到一百五十步内调节,以达到大致控制距离的要求。

        “第二个问题,我看两边的操炮手必须要做到整齐划一,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发射后的石弹、陶弹偏斜。”

        张煌观察的很仔细,第三次发射的时候就是一侧的工匠松手慢了一步,才导致陶弹偏离了预定的落点。

        “这个问题臣和兵工处已经考虑过了,可以解决的。”

        只要把两边动手,改为一面操作,那么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而进行这样的改动,其实也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

        “第三个问题,陶弹的引信你们能准确的控制燃烧时间嘛?”张煌双眼紧盯着藤芳。“孤的意思是每一段的引信燃烧时间,你们有确切的记录嘛?”

        藤芳有些不解,有必要这么细致嘛?

        似乎看出藤芳的疑惑,张煌解释道:“引信制作的时候可以留长一点,但是在战场上用的时候说不定要截短,那么到时候该如何判定截断到什么程度呢?总不见得发出去后就在自己的头顶上炸开吧,也不见得都投到地上裂开来还不炸吧。”

        “臣明白了,臣这就想办法搞清楚引信燃烧的时间。”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大致时间,毕竟东海乃至整个世界都还没有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在纯手工的情况下,工匠个人的习惯和技法将决定不同批次引信燃烧的时间值。

        “还有,”张煌又带了一句。“孤建议你们把石弹全部打磨成圆形,这样就能比较准确的控制石弹的发射距离。”

        张煌没有办法解说什么是阻力,什么又是弹道计算,这些都必须在数学极其发达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东西,现在是根本不用想的,更何况小白领张煌的数学也早就还给老师了,一切只能等待公国稳定之后再说了。

        “再有一点,关于火药作坊,一定要保密。”这可是张煌现阶段唯一可以和元帝国抗衡的利器了,虽说飞天孔明灯对元军也有威慑的可能,但是张煌却不愿意将希望全部放在对方的迷信之上。“硝石、硫磺、木炭各组也要分开,只有到了混合这一部才能放到一切,还要杜绝明火,小心储藏,孤就不一一说了。”

        藤芳当下唯唯诺诺的点头称是,张煌的目光又扫到了作出一副火烧火燎架势的杨伯玉。

        “藤卿,兵工处先给水军生产十架,给三大营也生产十架。”看到脸色露着喜色的一干将领,张煌想了想。“水营的名号暂时不用改了,三大营可以改为掌故火器操训的神机营,掌故骑射的射柳营和掌故步军战训的陷阵营。”

        “臣等遵旨。”

        也亏得都是草创,一切还有更改的余地,否则可就要难煞下面文书管理的这批人了。

        “高卿,你也看到了,”张煌把目光转向兼任抚军司郎中的高天一。“现在公国所缺的物资又多了一项,职方房那边可是要多加一番心力了。”

        “臣一定叮嘱职方房加紧从日本、大元和高丽收集公国所缺的各项物资。”

        高天一马上点头回应,他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么重大,无论铜铁、兽筋还是人口什么的,都是眼前这小小公国存续下去的关键中的关键······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