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第172章

第(1/2)页

“嗯?你怎么知道?”前一位大臣惊讶地反问,他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与不解。难道这个故事已经传遍了朝堂?

    “我听到的也是鸭子!”众人哗然!接着,议论声此起彼伏,仿佛炸开了锅。有人激动地问:“你家孩子回家后要看帐本吗?”

    “看了…呵,想看我家的账本?林小风竟然利用孩子,他可真行!”一位大臣愤怒地说道,他的脸上写满了对林小风的不满与怨恨。显然,他已经察觉到了林小风的计谋,并对此感到愤怒不已。

    “锦衣卫把家庭作业当手段,这做人也太没底线了!”另一位大臣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这些大臣们开始对林小风口诛笔伐,觉得被他玩弄了一场。他们纷纷表示对林小风的不满与愤怒,仿佛要将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出来。朝堂之上,顿时充满了火药味。

    陈曙光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深知这些大臣们的愤怒并非空穴来风,林小风的做法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他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怒火。然而,他作为朝堂上的重要人物,必须保持冷静与理智。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息心中的怒火。

    李秋炎有些担忧地拍了拍陈曙光的肩膀安慰道:“算了算了,孝心是真的就行了。不管怎样,孩子学好就行。”他试图平息陈曙光的怒火,也表达了对孩子们转变的认可与接受。毕竟,这些孩子们的转变是实实在在的,他们的进步与成长是无法忽视的。

    陈曙光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知道李秋炎说得对,孩子们的转变是实实在在的,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且他也深知这些孩子们的转变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与汗水。他们不仅学识大增还变得更加懂事与孝顺这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当最后一位大臣进入朝堂时,今日的朝会正式开始了。然而,众人的心神似乎并未完全回归,许多人仍旧沉浸在林小风所描绘的那幅宏伟蓝图中。他们想象着那未来的美好前景,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那梦幻泡影般的景象,在他们心中却变得如此真实,仿佛触手可及。

    林小风,一个年轻而精明的官员,此刻正站在殿下,他身穿一袭青色的官袍,腰间束着一条玉带,显得精神抖擞。他的眼眸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鼻梁高挺,给人一种坚毅果敢的印象。他微微颔首,声音不大却坚定有力:“陛下,我认为书大人说得有道理。”

    “你怎么连背书都背不下来?!你爹我三岁的时候就能倒背如流了!”李德贤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着,充满了愤怒和失望。紧接着,书房里响起了皇孙李凌珏的哭声,那哭声稚嫩而凄切,如同一只受伤的小鸟在无助地哀鸣。

    书文旭一听这话,顿时意识到自己失言了。他急忙摆手解释:“林校长,老夫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靖江帝打断了。

    不等洪城开口反驳他,林小风就转向靖江皇帝说道:“陛下,在我们靖江,他们已经受到了很好的款待。如果我们想和他们做生意的话,过分慷慨只会给我们带来后患。强大的人自然会受到尊重!这与是否送礼无关。”

    在人群里,陈曙光斜着眼睛看着身旁的李秋炎,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戏谑与不屑,阴阳怪气地说道:“李阁老啊,你不是说你家孩子不念了吗?怎么这么热心呢?还挤什么挤啊?莫非是觉得爱靖小学的教学确有独到之处,又舍不得放弃了?”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讽刺和挑衅,显然是想戳中李秋炎的痛处。

    靖江帝挥了挥手,仿佛是在示意他继续:“呈上来吧······算了,你直接到朕跟前来展示吧。”

    然而在这阵热烈的赞美过后,朝堂上陷入了沉寂。大臣们似乎都无言以对了,靖江帝也不知从何说起。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在朝堂上集体猛吹林小风,而且当面吹捧,冷静下来想想,确实挺尴尬的。

    靖江帝微微皱眉,好奇地追问:“哦?那陈爱卿不妨详细说说。”

    而在朝堂的另一侧,户部侍郎书文旭此刻也是激动不已。他深知,这个表格法对他们户部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户部掌管着天下的钱粮,每日都有数不尽的数字和繁杂的汇总需要处理,那些繁琐的账目常常让他头疼不已。而现在,有了这个表格法,他仿佛看到了解决那些难题的希望。

    李秋炎的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仿佛被当众揭了短。他之前确实说过不再让孩子继续读爱靖小学的狠话,但现在却又如此热衷于了解尖子班的情况,这无疑是自相矛盾。他感到一阵尴尬和难堪,但仍然硬着头皮回答道:“我······我关心下一代不行啊!?你不也说过不念了吗?那你现在又是在做什么?”他瞪了陈曙光一眼,假装别过头去,不再理他。

    陈曙光也觉得面子有些挂不住,扯着嗓子叫道:“哼,我看林小风这小子挣钱不择手段!我才不是来报名的,我是来帮你们把价格打下来的!”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愤怒和正义感,仿佛自己是一个为民请命的英雄。然而,他的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声,人们都在嘲笑他的自欺欺人。

    林小风解释道:“哦,这个分班是根据学生的天赋和学习能力来进行的,就像种庄稼一样,要因材施教。有些学生啊,他就特别聪明,学习又快,咱们得给他多浇点水,多施点肥,好让他长得更快,更高。”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我们准备设立一个尖子班,把这些好苗子集中在一起,重点培养。剩下的学生呢,就自然分到普通班了。”

    然而,当靖江帝的目光再次扫过表格时,他的眉头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官位越高的官员,清廉指数却越高。这让他感到十分疑惑,因为这与他平时所了解的情况大相径庭。他的心中开始泛起一丝不安,难道这份表格是有人故意为之,想要误导他吗?

    听到大臣们的支持声音,林小风心中的激动之情更加难以抑制。他知道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验成果已经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支持。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恭敬地向皇帝行了一礼。“谢陛下!”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众人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尖子班并非他们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这样的设置让他们感到既公平又合理。

    他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书房内,灯光昏暗而柔和,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然而,这宁静与温馨很快就被眼前的景象所打破。只见李凌珏坐在小几前,还在不停地大哭着。他的小脸涨得通红,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不停地滑落。而旁边站着的李德贤则是一脸冷峻,手里拿着一根小棍,眼神中闪烁着愤怒和失望的光芒。

    靖江皇宫的朝堂之上,金碧辉煌,龙椅之上,靖江皇帝端坐其中,目光如炬,审视着下方的百官。朝堂两侧,文武百官肃立,神情各异。此刻,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中年男子,正是陈曙光,他缓缓走上前来,抱拳施礼道:“陛下,臣以为,让皇孙去外面接受教育,实为明智之举。爱靖小学,虽非皇家学堂,但其教学质量,却是东宫所不及。”

    张师傅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说道:“陛下,微臣斗胆进言。这份表格上所记录的内容,确实是我们家中的真实账目。但是,由于家中开销庞大,且有许多不可告人的支出,所以我们只能挑选其中的一部分来呈报给陛下。这并非是我们有意欺瞒陛下,实在是出于无奈之举。”

    林小风被老丈人这一番不矜持的称赞逗笑了,但他也深知这表格法背后的重大意义。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记账方法,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它将给整个朝廷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昔阳县的双账制一样,这种方法将给百姓带来极大的便利。

    “对了洪大人昨天你孙子要看账本吗?我孙子还画了一张表格给我。”李秋炎转移话题问道他的脸上带着几分好奇与期待。

    靖江帝坐在龙椅上,目光在朝堂上扫过,他看到了那些大臣们脸上的激动与兴奋,也看到了他们眼中的疑惑与不解。他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对爱靖小学的事情他并不太关心,所以并没有过多地过问。但此刻看来,这所小学不仅没有失败,反而办得相当成功。幼儿教育也可以这么做吗?他开始在心中思考着这个问题。

    随后,靖江帝的目光如同秋水般流转,缓缓地转向了站在众臣之中的林小风。那目光里,似乎带着几分探寻与好奇,像是要将他看穿一般。林小风,一个温文尔雅的中年人,面容清秀,气质脱俗。他的双眼炯炯有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

    众人闻言,无不点头称赞。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站起身来,激动地说:“林校长,您如此大义凛然,我们怎能不支持您呢?我们愿意成为您的监督者,共同守护这份公平与公正。”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林小风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尖子班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他的话语充满了激情和自信,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他讲述了他们将如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他们将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他们将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教育······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对教育的深深热爱和期许。

    朝堂之上,金碧辉煌的大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尤为璀璨。屋顶上镶嵌的宝石和黄金,在阳光的折射下,散发出迷人的光芒,与群臣们朝服上的金色丝线交相辉映,仿佛整个朝堂都被金色的光环所笼罩。随着一阵阵脚步声的回响,大臣们陆续进入朝堂,他们的脸上带着各自的神色,或严肃、或期待、或焦虑。

    靖江帝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扫向林小风,询问他的意见:“林卿以为如何?”

    林小风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谦逊与自豪。他开始娓娓道来,声音里充满了激情与自信:“在阳曲县任上,我常常为账目所困,总觉得应该有更简洁明了的方式。于是,我便开始琢磨如何精简。过程中困难重重,每当我陷入困境时,我便会站在窗前,凝视着那远方的山川河流,试图从中找到灵感。直到我设立北廊大学,广纳贤才,与那些志同道合的学子们一同探讨,这才得以完善此法。”

    林小风的话让在场的官员们陷入了沉思。他们纷纷回忆起与海外使团的交往经历,确实如林小风所说,这些国家与靖江的文化差异极大,且对靖江并没有太多的敬畏之心。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心态,然后恭敬地向皇帝行了一礼。“陛下,我有一件事情想向您禀报。”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朝堂之上。

    大理寺卿洪城闻言,连忙上前一步道:“陛下,我们已经准备妥当,礼单也已经拟好了。但是,我们还在等待户部的拨款。这已经等了一个多月了。”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和不满。显然,这件事情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

    靖江帝接过表格仔细地看着上面的内容他的脸上露出了惊讶和疑惑的表情。他没想到这种看似简单的表格竟然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潜力和可能性。他开始认真地思考这种新方法的应用前景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你孙子下学期还读吗?那可是五千两一学期啊。”李秋炎问道,脸上带着关切。他知道这个数目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他很关心陈曙光是否会让孙子继续接受这样的教育。

    林小风应了一声,顺着台阶拾级而上。他走到御案前,从怀中掏出几张精心制作的表格,轻轻地放在御案之上。那几张表格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数字和符号,但却井然有序,一目了然。他侧过身,对靖江帝说道:“陛下请看,根据研究院和北廊大学的研究成果,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简化计算过程。记账之人只需填写数字便可。”

    “如今,社会的风气已经改变,靖江的视野也已经拓展到了海外。”皇帝终于开口说道,“我们需要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培养未来的人才。你提出的这种教育方法很值得一试。”

    此时,朝堂上的气氛已经达到了高潮。大臣们纷纷表示对林小风的教育理念的支持和赞同,皇帝也微笑着点头表示肯定。林小风站在朝堂之上,感受着这一刻的荣耀和自豪,他知道自己的教育事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听到林小风的话,靖江帝的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他深知林小风所言非虚,这份表格上所记录的内容确实存在着许多疑点。他决定彻查此事,还朝廷一个清白。同时,他也对林小风的勇气和正直表示了赞赏和钦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靖江帝下令彻查朝中官员的清廉情况。他派出了一批忠诚耿直的官员前往各地调查取证,同时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监督官员们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整治,朝中的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官员们的清廉指数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种新方法已经在我校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林小风继续说道,“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普遍提高,而且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们更加懂得尊重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看到了自己学生们茁壮成长的身影。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靖江帝却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不过,户部毕竟是朝廷机要部门,北廊大学的学生并非官员,名不正则言不顺······得给他们安排个职位吧?”他看向林小风,等待着他的回答。

    夕阳的余晖洒在爱靖小学的古老石墙上,泛起一片淡淡的金色光晕。微风拂过,吹起林小风身上那件墨色长袍的边角,也吹散了他额前的一缕发丝。他站在众人之前,面容坚毅,双眸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犹如一位即将出征的将军,准备带领着爱靖小学的学子们走向知识的战场。

    林小风收敛了笑容,神情变得认真而坚定:“儿臣见父皇日夜操劳,只想尽一份孝心。”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对靖江帝的敬意与感激。

    林小风站在门口,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他心想,这太子殿下在教育孩子方面还真是演得入木三分啊,连他都自愧不如。然而,这笑声很快就被他压了下去,他知道,现在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经历,感慨万千:“我小时候家境贫寒,虽然资质一般,但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是考上了进士。如今你们的孩子都天资聪慧,家境优越,只要他们愿意努力,未来考个举人应该没问题吧?”

    皇帝抬起头来,目光在林小风身上停留了片刻。他看到这位年轻官员眼中闪烁着的光芒和坚定的信念,心中不禁微微一动。他示意林小风继续说下去。

    靖江帝端坐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上,目光深邃地扫过朝堂上的群臣。他手中拿着的,正是一叠由林小风呈上的数表,那些复杂的数字被巧妙地转化为图形,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着无尽的智慧与巧妙。靖江帝的眼神逐渐变得专注,仿佛被那数表上的奇妙世界所吸引,他轻轻地抚摸着那光滑的纸面,脸上露出了赞叹的神色。

    随着陈曙光的话语落下,朝堂上响起了一片附和之声。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和支持,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敬佩和期待的神色。他们仿佛看到了国家未来的希望就寄托在这所小学之上。

    林小风稍作思考,便表态道:“陛下,臣认为可以试行。但要想快速推进,还需户部的人员详细了解其中的门道和细节。臣建议,可以从研究院和北廊大学中选拔一批懂术数的人才送入户部学习,先小规模学习实践。”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最后,结合朝廷的经验,将表格法的使用整理成册,再推广至天下。”

    林小风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激动与紧张。他知道自己今天的表现将会影响到爱靖小学的未来,所以他必须要展现出自己的自信和坚定。他微微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靖江帝,然后缓缓开口:“我······一向······人缘挺好的,以心比心······咳!”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却充满了坚定与执着。说完他羞涩地低下了头,那羞涩的样子让人不禁想要去安慰他。

    站在队伍最前面的张师傅,是朝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他平日里以清廉自居,深受靖江帝的器重。然而此刻,他却感到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靖江帝的目光灼烧着。他深知自己的清廉形象已经受到了质疑和挑战,他必须想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来挽回自己的声誉。

    他环顾四周,继续说道:“当然,普通班的学生同样优秀,只是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我们会针对这些短板进行专项辅导,帮助他们迎头赶上。”

    靖江帝端坐于龙椅之上,金色的龙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那笑容里既有对眼前情景的赞许,又带着一丝对未知的好奇与探寻。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仿佛要将那些纷杂的思绪摇散,声音里带着一种莫名的情绪,深沉而悠远:“朕知道了,你们别担心。”

    “陛下这种表格的形式看起来可能很普通。”陈曙光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这种新的记账方法的优点和好处“但是无论从便利性还是效率上来看都远远超过了普通的账本。”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仿佛他已经看到了这种方法给靖江带来的美好未来。

    这句话一出,殿内原本低声交谈的官员们立刻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小风的身上。洪城,一个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子的官员,此刻眉头紧锁,他看向林小风的目光中充满了不满和疑惑:“林大人,你这么说似乎有点偏袒他们吧?一两千两银子岂不是像在打发乞丐一样?如果传出去的话,别人会说我们靖江连待客之道都不懂!那我们的面子往哪里放呢?”

    靖江帝一边听陈曙光讲解一边看着手中的表格心中越来越感到震惊。这个简单的表格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它却似乎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潜力和可能性。别的不说这个表格的查看效率就非常高。以前需要十页纸才能概括的内容现在只需要一页纸就能说得清清楚楚而且方便观看和对比。如果全世界的钱粮都用这种方式上报那么效率岂不是会翻倍?对于地方的了解也能更进一步!

    在靖江帝宽阔的殿堂内,光线透过精致的窗棂,洒在龙椅之上,金色的龙纹在光影中跃然欲出。靖江帝,这位身着一袭明黄色龙袍的帝王,端坐在龙椅上,他的表情由最初的轻松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此刻正紧盯着手中的那份表格,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官员们的清廉指数。

    林小风眉头一皱,这个问题确实棘手。他思索片刻,便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陛下,臣认为可以在户部内另设一个精算司,专门负责学习和实践这个表格法。这些人才虽然并非官员出身,但他们的能力和学识不容小觑。我们可以从研究院和北廊大学中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送入精算司学习实践。”

    “看了,那张表格非常有用,真的很厉害。如果能推广使用,肯定会有很大帮助。我今天正想呈给皇上看看。”陈曙光从怀里拿出一张精心制作的表格递给李秋炎他的脸上带着几分自豪与得意。显然他对孙子的成果感到非常满意。

    靖江帝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吐出。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仿佛已经看穿了那些官员的虚伪和谎言。他抬起头,目光扫向殿下那些正在伸长脖子想要一睹表格内容的官员们。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和好奇,仿佛这份表格上记录着他们未来的命运。

    东宫的大门缓缓打开,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花香和木质的清香。林小风随着侍女的脚步,穿过了曲径通幽的回廊。那回廊两旁,种满了各色花卉,它们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娇艳。然而,林小风却无心欣赏这些美景,他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即将到来的会面之上。

    “林校长,你就别卖关子了,快给我们详细讲讲这个尖子班的事情吧!”有人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等场面平息下来后,午门前的所有官员已经不自觉地以林小风为中心围成了一个圈。为了能听得更清楚一些,每个人都想靠近中心位置,现场竟然显得有些拥挤不堪,仿佛一场盛大的庙会,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当然,”他继续说道,“我们爱靖小学不仅仅满足于公平与公正。我们更追求的是卓越与成功。为此,我们推出了《阳曲密卷》和《北廊密卷》这两大教育法宝。每年,我们的学生将进行不少于一百次专业的模拟童试和乡试。六年下来,就是六百次!我相信,即使是资质平庸的学子,在这样的磨砺下,也能蜕变成出类拔萃的人才。”

    “我自己创办了一所爱靖小学,采用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林小风开始娓娓道来他的教育理念和实验成果,“这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让他们不仅能够掌握书本知识,还能够学会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让人感受到他的热情和坚定。

    众大臣听到这里,纷纷表示赞同。他们知道,这个决定虽然有些出人意料,但既然是由靖江帝亲自拍板,那自然不会有错。而且,反正不是花自己的钱,哪个大臣会反对呢?于是,朝堂上响起了一阵整齐而响亮的附和声:“陛下英明果断,我们大家都没有异议!”

    “太子殿下,你这是干什么啊?”林小风转过头来,对李德贤说道。他的声音温和而谦逊,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和不容置疑的力量。

    然而,书文旭却有些担忧:“陛下,没那么多空缺职位啊,而且也不太合适吧?他们那边的人,嗯······都没怎么正经念过书,怎么做官呢?”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和质疑。

    “没错,我也听说了。”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爱靖小学的教学质量确实很高,而且对学生的衣食住行都照顾得无微不至。这样的学校,确实值得我们去信赖和支持。”

    林小风的话让在场的官员们感到震惊。他们从未想过要从商业伙伴的角度来看待这些海外使团。然而,细细想来,林小风的话确实有道理。他们与海外使团的交往确实更像是一种商业活动而非政治交流。

    就在这时朝中其他人都纷纷掏出表格大声说:“我也带了请陛下过目!”靖江帝一挥大手所有的表格都递了上来。他开始不慌不忙地一张一张地审视这些表格。在看的时候陈曙光还在不停地讲述着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他昨晚深思到半夜才入睡在朝会前又和其他几个人交流了一番想法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粗糙的概念。

    李秋炎心中更是充满了不满和嫉妒。他扯着陈曙光的衣角低声说道:“哎哎!够了!难道只是一个尖子班吗?你至于这样吗?全让你说了!”然而陈曙光却似乎并没有听到他的话依然沉浸在对林小风的赞美之中。

    ······························

    散朝之后,夕阳的余晖洒在皇宫的金砖玉瓦之上,斑驳的光影交织成一幅瑰丽的画卷。林小风身披官服,步履匆匆地向东宫赶去,他的步伐虽然急促,但每一步都显得沉稳有力。他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与担忧,心头的那份不安如同乌云般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无法轻松。

    林小风站在朝堂之下,听到靖江帝的称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激动与自豪。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恭敬地回答道:“陛下谬赞了,这不过是臣等微薄之力,能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臣等倍感荣幸。”

    而在这群附和的官员中,有一个身材瘦削,面容狡黠的官员,他名叫赵明轩。他心中暗自盘算着,如果皇孙真的去了爱靖小学,那么他就可以借此机会,与林小风攀上关系,说不定还能从中捞到一些好处。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陈曙光,身着官服,面容刚毅,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深深地打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他的脸上洋溢着对林小风的敬仰之情,那眼神中的真挚与敬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林小风走到靖江帝面前,然后深深地鞠了一躬:“陛下,微臣认为这份表格上所记录的内容并非真实。这些数字明显是被人故意编大的。那些高官们之所以清廉指数高,并非是因为他们真的清廉,而是因为他们有更大的能力和手段来掩饰自己的贪婪和腐败。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为自己谋取私利,却将责任推给下面的官员。这样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朝廷的声誉,也让百姓们深受其害。因此,微臣恳请陛下能够彻查此事,还朝廷一个清白!”

    陈曙光的声音洪亮有力,回荡在朝堂之上。他身穿一袭蓝色官服,腰间系着玉带,整个人显得英气逼人。他的双眼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对自己的话语充满了信心。

    林小风微笑着点头致谢,接着说道:“不仅如此,我们还将通过北廊报社,将押题的结果公之于众。只要其他读书人愿意出一点银子,就能买到与我们爱靖小学内部一模一样的预测题目。这样一来,既能让更多人受益,又能避免闲言碎语。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爱靖小学必将成为教育界的楷模。”

    这一承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人群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他们没想到林小风竟然如此厚道,还有退学费这一说!这无疑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和保障。他们纷纷表示要支持爱靖小学,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当林小风结束讲话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然而,在场的人们却仍然沉浸在林小风的话语中无法自拔。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孩子未来的光明前途也看到了爱靖学校在教育领域的辉煌未来。他们相信在林小风的带领下爱靖小学一定能够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整个教育界的天空!

    “够了,先别吵了。”靖江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和不耐烦,“这件事事关重大,需要谨慎行事。朕决定在户部内另设精算司与户部协同工作,由内帑拨银支持。诸卿可有意见?”

    “是,陛下。”林小风点头称是,然后默默地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他心中松了一口气,这件事情总算是尘埃落定了。他相信,在爱靖小学的教育下,皇孙一定会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

    书文旭忍不住上前一步,激动地奏道:“陛下,臣斗胆请求在户部先行试验这个表格法!”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与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户部未来的光明前景。

    皇帝听后微微点头,对林小风的教育理念表示赞赏。他示意林小风继续说下去。

    林小风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而有力:“白阁老,您的担忧,我自然明白。关于押题这一敏感问题,我早已深思熟虑。我们将采取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以确保公平与公正。”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继续道:“我们将允许民间百姓、朝廷的官员甚至文人墨客,进驻我校,随时检阅我们的工作。任何一处角落,任何一份试卷,都将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他们的眼前。若有任何不公正之处,我林小风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必将涉事人员绳之以法,绝不姑息。”

    此时,林小风见形势一片大好,也趁机站了出来,他微笑着向靖江皇帝施礼道:“陛下,请您放心。爱靖小学乃是封闭式管理,宫里和锦衣卫都可以派人去保护皇孙的安全。臣保证,皇孙在爱靖小学,定会得到最好的教育和照顾。”

    皇帝听后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朝堂上也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决定。林小风紧张地握紧了拳头,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