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见家长(中)

第(1/2)页

番外  见家长(中)
蔡老板的船队虽也取得载客资格证,但也是半货半客,自然不可能归属官方。
因此随他们船队来到这里的游客都没有提前报名参与官方组织的旅游团内。
所以众人在下了船后,便都三三两两地站在码头好奇四处观望。
不过不需他们等太久,很快便有许多私团团队的人上前询问,试图拉客。
阮昭他们此次出行共有八人,除夫妻二人外,还有安平,邱云。
邱云是邱禾的侄子,现在是禁卫军副统领,这次出行便由他随同陪护。
此外还有一名内侍,一名宫女,两名侍卫。
虽然八人同站在一起,却形成拥趸之势,明眼人都能立刻看出这一行人身份不凡。
尤其是被拥趸的那两位,不说衣着,单从气度看就知道肯定是什么大人物。
所以不少人眼睛亮了。
出现在灵州码头的大人物可不少,这里又有皇后娘娘制定的规矩,没有人敢不长眼地在这里捣乱。
所以令人忌惮惧怕的大人物,在这里不少人眼中一般就是行走的金山和香饽饽了。
阮昭和赵堇廷正巡视周围,低声闲聊。
两人自昭国一统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
虽然灵州的大多规划都来自阮昭的手笔,但她却已经多年没有来过这边。
虽然灵州是按照她的设想来建设,但想象和亲眼见到总归不同。
时隔才三四年时间,却突然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明明以前她与灵族历经那么多岁月都没有这般感想。
正聊着,就听到一个清亮的少年音响起。
“客人是否来灵州游赏,不知可有预订旅店或车辆,我叫范青,客人可以叫我小亏或阿亏,我是灵城本地人,灵州我可熟了,跟城内外许多旅馆酒楼都能说得上话哦,现在是游期旺季,旅馆客房都很紧张,不过我手上都有点名额,不知道贵客们可需要?”
少年音色清凉,一过来就语速飞快地说了一段,声音轻快且诚恳,倒不叫人觉得虚假烦闷。
几人视线都落在他身上。
阮昭扫了眼周围好几个见少年过来,便似带着遗憾扭头离开的其他拉客的人,倒是好奇。
“哦?那你可有青山茶庄的入住名额?”
青山茶庄便是早年建在青山村内的第一座茶庄。
虽然现在灵州其他地方也都建造了不同的茶庄,也是百货坊名下产业。
不管是景色还是服务或者拥有的神奇之物都不逊青山茶庄。
但青山茶庄却依然令人趋之若鹜。
主要还是因为‘明星效应’。
一句‘神农故居’便让人心之向往。
不错,虽然阮昭现在是皇后,但因为她的传奇经历和拥有的各种神奇东西,所以很多百姓都坚定地认为她就是神农转世。
哪怕后面昭国对外宣称皇后乃天师传人,拥有天师传承术法,传承天师至宝云云。
但百姓们就是死认咱皇后娘娘就是神农转世。
因此在民间,很多人更喜欢把阮昭与仙神拉上关系。
就是她的故居也不说是皇后故居,而是称为神农故居。
赵堇廷对外公布阮昭天师身份,本也只是对她所取之物神奇处给出合理说法而已。
至于他人如何理解,只要不对她有何危害,他自也无妨。
所以这几年,在民间关于皇后娘娘的各种神异传闻越来越多。
版本也越发离奇。
百姓的敬畏与崇敬更能方便集权,让阮昭行事更为便利,因此她便也没管。
如今出门游走一趟,才知道她在民间的声望有多高,身世也有多离奇。
每次听行人说起她的各种‘事迹’,便只得哭笑不得。
心想着也不知道这段历史传到未来会被如何误会,都有些心疼未来的考古学家们。
恐怕到时候这个朝代都要被解读成《封神传》里那般的神异背景。
少年也不是第一次被问到青山茶庄,所以即便这个他办不来,却没有半分窘迫和慌张,而是露出两颗小虎牙,笑得更加灿烂。
“贵客,青山村作为咱昭国神农娘娘故居,自都是一位难求,别说青山茶庄,就是村中旅店,都要提前一年抢订的,不过小子荣幸,与青山村中一家最有名的民宿老板有交情,手上倒真有两个名额,能入住四人。”
这小子倒是机灵,她问青山茶庄,他则是抬起青山村,先抑后扬,让人不觉会跟着退而求其次。
她笑道,“才四人,我们这可有八人。”
少年立刻摆手,“没关系,我朋友还有独居小院,就两句话的事,只要诸位不介意,他家中也可安排住房,都是干净整洁,还包三餐。”
阮昭侧头扬眉,“怎么样?”
赵堇廷看着熙熙攘攘的码头,轻轻颔首,“听你的。”
阮昭轻笑,转头看向双目晶亮,一脸期盼的少年,“先带我们去看看。”
她没直接应下。
少年却没半分失望,反而双眸越发晶亮,立刻昂头挺胸的带着他们去旁边车行,雇了一辆十人位马车,便往青山村走,一边孜孜不倦给他们介绍灵城及灵州的情况,俨然是一个非常专业合格的导游了。
“这家伙,果然又让他拉这大客户。”有人羡慕地目送马车离开。
不过倒也没什么不满和嫉妒,就只是感慨而已。
“唉,但凡我有他那张嘴,这两年也能盖上青砖小院了。”
“也不知像了谁,筒子明明是个沉闷的,那孩子早年逃难到这边,也是个腼腆寡言的性子,怎么的才几年就变成这般性子。”
“也得亏是变了,父子俩也算苦尽甘来。”
众人吃这一行饭,很多都是当地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基本没有不认识的。
再说灵州商人游客多,不怕混不到饭吃,除了几个大的势力,底下小的散团没那么大志向。
因此竞争也就没那般激烈,关系也都还不错。
所以少年先跑上前,其余人便会自动放弃,除非少年那边谈失败了,他们才会继续争取,比的就是一个先来后到。
这也算是这边一个潜规则。
因此阮昭他们能看到,码头拉客的人多,却都没出现什么纠纷抢客别苗头等现象。
以前也不是没有这种蛮横的想要霸占所有客源的人。
但官寺对这个看得很严,做这行的都要先在官寺考核登记,每人都有二十分,一旦犯规或惹事就要扣分。
分扣完就得重新去考,而且考核一次比一次难,考不过就不能再干这一行,不然轻则罚款,重则下狱。
如果造成的影响太大,还会被剥夺居民身份,赶出灵州。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