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誓死一搏

第(2/2)页


        芜歌的心安稳了几分。她福了福“多谢陛下款待,阿芜告辞了。”说罢,她转身就走。

        “小幺”义隆不甘地叫住她。

        芜歌顿住步子,在她还没来得及回头望去时,只觉得后背撞入陌生而又熟悉的怀抱。

        义隆搂着她,呼吸贴在她的鬓角“小幺,朕总有一日会叫你心甘情愿回建康的。”他笃定道“不会太久。”

        芜歌忿恨地偏头看他,他却已回过身去。

        芜歌心底其实有恐慌涌动,但被她极力压了下去。“不可能”她决绝地说完这句,攥着软鞭疾步离去。

        而义隆则召集护卫,反方向绝尘而去。

        拓跋焘在山道上接上芜歌时,面色很不好看。

        芜歌一路颠簸,本就精神不济,加之与刘义隆的一番纠缠,更觉得筋疲力尽。她虽看出拓跋焘在生气,却并无意安抚她。

        两人并驾齐驱地回营地,已是入夜。两人不曾交谈,径自回了各自营帐。

        翌日清晨,芜歌起床才惊觉拓跋焘竟是天没亮就领着骑兵开拔出征了,独留她和一队后备军驻扎营地。

        芜歌有些气恼地看着空荡荡的营地“你怎么不叫醒我”

        十七有些委屈地垂首“奴婢见小姐连日赶路太辛苦了。而且。”她顿了顿才道“殿下不许奴婢叫醒您。”

        “他说不许就不许啊”芜歌没好气。

        十七单膝跪下“奴婢该死,请小姐责罚。”

        “算了。都跟你说了多少回了,以后别动不动就该死。”虽然明知拓跋焘早走了,芜歌还是信步走向他的营帐,正巧撞见宗和从营帐出来。

        小太监很有眼色地笑脸迎了过来行礼“奴才见过刘小姐。”

        “殿下出征去哪里了”芜歌问。

        小太监机灵地笑着打哈哈“这等军国大事,奴才不知。不过,殿下临行前交代了鸿野太守,吩咐他一路护送您回京。彭大人应该晌午就该到了。”

        芜歌怔了怔,拓跋焘这是不让她再掺和的意思了如今徐家军尘埃落定,三哥也暂时没有性命之忧,她也不需在这是非之地逗留。

        宗和又谄媚地讨好道“殿下不放心您,特意吩咐奴才随行看顾您回京。您有什么吩咐,随时吩咐奴才。”

        “有劳你。”既然打听不到什么,芜歌便不做多想了,当天晌午便启程回平城。

        两个月后,太子殿下大捷的消息传来了京城。拓跋焘此行可谓兵不血刃,一路尾随着大宋军,捡漏占便宜,竟一口气拿下了胡夏九城。

        刘义隆率领的北伐也是捷报连连,将大宋关中的版图向北扩张了数百里。

        胡夏赫连皇室忙于夺嫡,在宋魏军队蚕食下竟选择了议和。

        眼见已入秋,天气越来越冷,刘义隆率领的军队都是南方人,未免水土不服,义隆接受了议和。

        魏皇拓跋嗣虽在心一的调理下,身子有了些起色,但已是强弩之末。未免京师生变,拓跋焘也不宜长久出征,故而也接受了和谈。

        最终,这场战事以宋魏大胜,胡夏割地赔款收场。

        徐沅之随着北伐军胜利回朝,回到了阔别十余载的建康。

        徐羡之看着

        跪在堂前,面有菜色余毒未清的三儿子,仰天长叹一声,起身扶起儿子拍了拍他的肩“我儿辛苦了。”

        一旁的文姨娘一个劲抹泪。

        徐沅之红了眼圈“儿子不肖,让父亲失望了。”

        “不怨我儿。”徐羡之用力地抚住儿子的肩,“你娘盼了你许多年,你难得在家尽孝。安心将养着。”

        文姨娘走过来一把搂住儿子,泣不成声

        是夜,父子三人在书房相商。

        “陛下过去看来是有心藏拙,这次北伐,他身先士卒,在兵士里口碑极佳。”徐沅之说到此处有些惋惜,若非家族立场,这样的君王,作为将领,他也是想要追随的,“这次他新提拔了一群将领,又命檀将军镇守关中,六弟虽在关中有些声望,恐怕”他欲言又止。

        徐羡之冷笑“如此看来,那个竖子除了狼人谷,说不定还藏了其他势力。也不知道他背地里谋划了多少年。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斯城府。”他摇头“竟把为父也骗了过去。”他冷哼“还有檀道济那个老匹夫,明面上对为父阳奉阴违,背地里趁火打劫。”

        徐沅之犹豫片刻,还是道“我在新平见到幺妹了。”

        徐羡之初始讶住,转瞬,却是了然“此次我徐家还能在关中保有一席之地,你妹妹功不可没。只是。”他看着两个儿子“为父只望你们兄弟和睦,无论何时都别忘了自己的姓氏。”

        徐沅之和徐乔之对视一眼,双双起身跪下“儿子不敢忘本。”

        徐羡之轻叹“拓跋焘差人来商,为父拒绝了。”他暗沉的目光忽然闪亮一起“即便我徐家惨遭灭族,也万万不能遗臭万年。幺儿已逝,北边不到生死存亡,你们都别再联络了。”

        二子相视一眼,又是磕头称是。

        “如今,事关生死,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为父今日找你们,便是想以实相告。徐家已现颓势,为父想先下手为强。”

        徐沅之和徐乔之怔然,直挺挺地跪着。

        徐羡之蜷指,敲着桌案,缓缓道“不能再坐等那竖子做大。”他看着三子,冷声道“他会放黑箭,老夫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父亲”徐沅之惊呼出声,想要劝阻,却被徐羡之比手止了话。

        “沅儿。老夫拒绝拓跋焘,便已是对得起我汉人河山,对得起他刘氏一族。刘家,不一定要那个竖子为皇的。为父过去就是太妇人之仁,这才坐视他做大。如今,我徐府满门已到了存亡之际,这个竖子非除不可。”

        “可是父亲,狼子夜唯他马首是瞻,论暗杀,天下无人能比得过狼人谷。更何况他如今还有铁甲军。”徐乔之一脸忧虑。

        徐沅之附和“此次北伐,依儿子看,他还藏有其他势力。”

        “正因此,为父才不得不誓死一搏。”徐羡之冷哼,眸中闪着肃杀之意,“成,则我徐家还可安稳数十载。败,左不过是和拖延下去一样的结局。”

        徐乔之和徐沅之呆呆地僵跪着。

        许久,徐乔之才仰头问道“父亲,已到了如斯田地了吗”

        徐羡之呵呵笑道“一步错步步错。只怪为父太自负轻狂,当年没斩草除根便罢了,竟还被这竖子十年如一日的殷勤给欺骗了。以为那桩事早随着故人埋入了黄土。杀母灭族之仇,那个竖子岂会善罢甘休。哼,即便他肯,老夫也不肯。你们的母亲,死得太冤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