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混元峰叔侄交心

第(1/2)页

当晚,众人都安歇在清溪观里。
叶法善天师和叶静能法师相约走出清溪观,叔侄俩沿着混元峰清幽的小径,慢慢走上点易台,坐在欲浮亭里,相顾无言。
混元峰上夜色清妍、月移花影爬上阑杆。山风习习,吹面而来,令人神骨俱清。
岫岩密林里,到处是梅树、青松和翠竹的绰绰身影。一条芝溪在山间穿石而过,泠泠作响,落叶负水而下,荡漾多趣。
远处的瓯江平静如镜,好像与夜晚一并睡着了。
叶法善天师仰望着夜空,皎皎长空,星罗棋布,繁河正白。他想起了逝去的父亲、母亲,和远在松阳卯山的姐姐。
“父母走时,侄儿只有十二岁,多亏了师叔的照顾,我们姐弟俩才能顺利成长。原来师叔在松阳,我在青田,两地相距三百多里,想见您了,一匹快马,两日便到了。现在您去长安侍君,我们叔侄俩见面就没那么容易了。”
叶静能法师转过身子,带着疑惑的眼神,道:“侄儿不是说尽快随后而来的吗?”
叶法善天师眼眸微垂。“不瞒师叔,愚侄留在这里,只为多点时间淬炼圣剑。”
“淬炼圣剑,一直是你得道以后最大的心愿。师叔会在长安,耐心等着你来的。”
叶法善天师正想表达自己的谢意,忽然,叶静能法师眉头一蹙,手指星空,道:“侄儿,你看!师叔昨日在松阳卯山夜观天象,看到荧惑侵入青龙心宿,今夜,它依旧徘徊不去,这恐怕是不祥之兆啊!”
叶法善天师抬头一看。荧惑留滞心宿,两星在夜空中交相辉映。
荧惑在东方叫悬息,在西方为天理,在南方为火星。心宿,也叫明堂,二十八宿之一,处布政之宫。荧惑留滞在心宿,即为荧惑守心。
大唐高道李淳风在《乙巳占·荧惑入列宿占》中曰:“荧惑犯心,战不胜,外国大将斗死,一曰主亡。火犯心,天子王者绝嗣。火舍心,大人振旅,天下兵。若色不明,有丧。火守心,大人易政,主去其宫。”
秦始皇、汉成帝、北魏明元帝、隋炀帝等时期,都曾因荧惑守心,天下发生过动  乱。
“荧惑守心,霸占天王之位,天下将有洗削变革之兆也!”叶法善天师迎风肃立,眼神凝重,眸中的墨色与夜色浑然一体。他想起驾临白鹤洞的括苍神人,想起太上敕令,心头似有千钧雷霆猛然劈下,顿时感到沉甸甸的。
当他询问括苍神人,“哪位皇子才是睿宗和开元圣帝,承担起强我大唐的重任?”神人只是神秘一笑:“太上有言,待流星东南出,光明烛地,才是明君现世之时。”
荧惑守心,天下要迎来几多变革。只有大乱之中崛起的帝王,才是真正的千古圣帝吧?
叶静能法师常常憎恨自己生不逢时,在他豪情壮志,欲乘风破浪之时,隋末动  乱爆发,致使他流落乡野,一事无成。如果天下再有一次变革,他一定会在危机之中寻找契机。
…。。

他的脸上欣然起了喜色。“天下大乱,正是我们救亡图存,弘扬大道的好时机。见危授命,亦是道家的修为和使命。你我叔侄二人,多年精修道法,应当负重致远。”
叶法善天师道:“人皆有楚囊之情。天下大乱,何以安国;一国尽乱,何以安家;一家皆乱,何以安身。助国才可得天心也!”
“天皇陛下长年缠绵病榻,沉疴难起,百官奏事,只能交给天后去决断。白虎压制青龙,并列雄峙于朝廷。这样的局面,迟早会掀起惊涛骇浪的!”
叶法善天师的眉间却紧锁起来。“愚侄也预感到,此去长安,吉凶难料。只愿师叔平安无虞,待您衣锦还乡,咱们叔侄俩还能经常围炉夜谈,小酌一口,已是十分圆满。”
两人低声细语的交谈,惊起梅树上的一只宿鸟,幽鸣一声,疾飞而去。月光下,一只流萤不知从何处飞来,在他们眼前盘旋几圈,又转身飞走,化为月边星子一颗。
叶静能法师凭栏而立,目送流萤飞走,这大概是秋日里最后一只流萤了吧?
“梁元帝萧绎有诗曰  ‘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流萤身微,却风雨昏光不灭,为知己者,奉献一点盈盈微光。”
“是啊!熠耀宵行,虫之微么。高梧影里,不惜馀光。”  满天星子,在叶法善天师眼里化成了一只只流萤,点点微光,聚成星河万顷。
“周朝姜尚八十辅文王,灭商立周;春秋管仲辅桓公称霸,为千古佳话;大秦良臣辈出,有百里奚助穆王称霸,商鞅变法强国,范睢固王权扩舆图,更有张仪、白起等灭六国,助大秦统一天下;伍子胥辅吴,文种、范蠡辅越;而项羽盖世英雄,败于刘邦,是因为刘邦有萧何、张良、韩信等诸多良臣名将。”
叶法善天师微微一笑:“师叔教导,愚侄谨记心间。我等犹如流萤,身微力薄,但辅佐明君,开创大业,也可身放光明!师叔与小侄一样,未成家立室,天涯何处不是吾家呢?请您先赴长安,待小侄准备妥当,一定踏踵而至!”
他解下腰间的宝剑,双手托举着,恭恭敬敬地递给叶静能法师。
“这把太上决云剑,为早年一位神仙羽客所赐,剑出鞘时,可以影化数把利剑。它跟随我已有三十多年,陪伴我走遍了五湖四海,今日转赠给师叔。虽然,作为法器,它薄弱了一点,但您在西去长安途中,可以防身护体。”
叶静能法师双手接过,拔出太上决云剑,握在手中,沉甸甸的。七星列阵,削铁无声,真是一把好剑!
“看到这把剑,师叔突然想起你小时候的故事。记得你七岁那年,父亲让你习剑,你偷偷跑到松荫溪畔游玩,久久不见返回,于是,全家出动去寻你,遍寻无果,家人皆以为你已经溺亡,一度伤心欲绝。”
…。。

叶法善天师不禁笑了。
“三年后的一个清晨,我却安然无恙地回家了,身上依然穿着离家时的那一套短衣长裈。母亲追问我去哪里了,我迷迷糊糊地说,在松荫溪畔遇见了两位青衣仙童,他们带领我来到一处华堂峻宇,玩了三天就回来了。”
“你说那里有一位白发老者,众人都唤他太上老君,每日教你咽灵药,饮云浆,待你甚是亲切,所以在那里留连忘返。你父亲听了,勃然大怒,以为你在说谎诓骗他,要拿家法处置你,是师叔把你救下来的!”
叶法善天师道:“太上老君,为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开创宇宙,化生阴阳,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怎会与一个黄口小儿有瓜葛?父亲认为我是被人拐了三年,怕爷娘责骂,胡说一通,所以他才会如此生气。”
叶静能法师推剑入鞘。“师叔一直好奇,你是不是真的被青衣仙童带去了太清仙境?”
“事情过去太久了,当年究竟去了哪里,侄儿真的想不起来,也说不清楚了。”叶法善天师扬扬手,笑道,“要不是师叔全力护着我,当年一顿毒打肯定是少不了了。”
三年的仙游经历,成了侄子身世里最大的谜团,至今无法解开。
叶静能法师清清楚楚地记着,隋大业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那天,十二岁的他正在松阳卯山祖宅静坐。一大早,家人忽然各个神色紧张,东奔西跑的。一问,原来是怀孕十五月的嫂子终于要生产了。
女子怀胎,十月便瓜熟蒂落。嫂嫂挺了十五个月的孕肚,族人皆称稀奇,更不要说什么流星入腹而孕的传说了。
那一天,天无浮翳,四气朗清,一股异香弥漫在厅堂中。许多仙鹤不知从何处飞来,在窗外低回徘徊,鹤唳嘹亮,直上云霄。
他无法解释,这些异象,暗示着什么。直到侄子出生,群鹤才渐渐飞走。
哥哥叶慧明法师十分低调,从不认为侄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渐渐长大的叶法善,生而聪明,幼而歧嶷,从小就爱翻看家中收藏的道学藏书。五岁,能学着父亲的样子画符箓;六岁,能与父亲谈经论道,一副天生道骨的模样。
如果说侄子的出生和三年的仙游经历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