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叶静能受邀入京

第(1/2)页

程务挺道:“太子贤纵然有才,却无法避开他的政治短板,他当上太子的时间实在太短了,在朝中的影响力远远不及故太子弘。毕竟哥哥长居太子位十九年,孝顺仁德,体恤民情,深得天皇和百官的喜爱。”
“在他没有站稳脚跟之前,那些善于察言观色的大臣,看到大权在掌的是天后,绝不会依附于他的阵营下。”叶法善天师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能洞悉一切世事。
“如果他能韬光养晦,戒骄戒躁,事情也不会变得那么复杂。仪凤四年五月,天皇最宠爱的道士明崇俨被人杀死在洛阳,他大发雷霆,下令搜捕凶手,缉而不得。天后借此案,将矛头指向了太子贤。”
案件由宰相薛元超、黄门侍郎裴炎和御史大夫高智周联合审理。
他们在东宫马房里搜出数百具铠甲,缉捕了他的男嬖赵道生。赵道生扛不住严刑逼供,承认明崇俨之死是自己奉太子之命所为,坐实了他谋反的罪名。
李治爱惜太子,不忍心治罪。可是,天后毫无舐犊之念,不依不饶道:“为人子,却心怀逆谋,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陛下不要等到玄武门生变,才幡然醒悟!”
《唐律疏议》明文规定:“私藏矛、矟的,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半;弩一张者,罪加二等,甲一领及弩三张的,流放两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者,判处绞刑。”
俗话说,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李贤私藏了那么多铠甲和兵器,已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更别提他还背负着刺杀朝廷命官的罪名。
亲武派的大臣们自然不愿意放过这样的机会,众臣纷纷进言,要求对太子从重处罚。
失去朝廷主宰权的李治,对此毫无办法。最终,李贤被废为庶人。与太子关系密切的近臣张大安、刘讷言等人,被贬职流放他乡。
程务挺出身军伍,性格直率单纯,对李贤的陨落万分怜惜。“陛下自知健康欠佳,龙驭上宾可能就在旦夕之间,曾对太子贤寄予了无限厚望。”
李治天皇在李弘猝死后,对李贤投入了全部的希望。
他任命戴至德为右仆射,兼太子宾客;张文瓘为侍中,兼太子宾客;郝处俊为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李义琰为同中书省门下三品,兼太子右庶子;薛元超为同中书省门下三品,兼太子左庶子;高至周为同中书省门下三品,兼太子右庶子。
同时,还为太子配备了一大批东宫属官,有太子洗马刘纳言、司议郎韦承庆、太子典膳丞高政等等。
这些人,要么是唐初名臣之后,要么是学富五车的一代鸿儒,都是资深的弘文馆或崇文馆大学士。
李治希望在他千秋之后,李贤能在这些两馆学士的辅佐之下,顺利登上皇位。
“权力的纷争,都是千丝万缕、犬牙交错的。拉太子下马的薛元超和高智周,是天皇亲手任命的太子左、右庶子,是东宫的顾问和谋士。长安,只是一时风云突变,过不了多久,又会恢复当初的宁静。”
…。。

程务挺发出一声幽叹:“叶天师说得极是。随着英王继立为大唐太子,废储风波渐渐风平浪静。要不是两位皇兄一死一废,才薄智浅、庸弱无能的英王怎么可能有机会成为大唐太子呢?”
叶法善天师道:“天后需要的是一个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的太子,而不是一心想宏图大展,有所作为的太子。”
两人正谈论着,有道童来报说,松阳卯山叶静能法师来了。
“叶静能法师是贫道的叔叔,程将军稍坐片刻,我去去就来!”叶法善天师道了一声歉意,亲自出门去迎接。
片刻之后,程务挺看见一位鹤发童颜的道士,昂首挺胸地迈进风吟殿。他头戴玉清冠束髻冠、乌木子午簪,身穿黑橡色直襟褙子,脚蹬一双十方履。看起来,大约比叶天师年长了十来岁。
叶静能法师是叶慧明法师的异母昆弟。父亲仙逝以后,叶静能法师曾对年幼的姐弟俩关怀备至,不仅经常照顾他们的生活,还悉心指导叶法善的道术。
因为是上真世家,叶法善天师一直以师叔相称。
叶静能法师径直走到程务挺面前,施了一个叉手礼,道:“刚才听侄儿说起,您是来自长安的贵客。贫道叶静能,见过程将军。”
那昂藏七尺的神仙风貌,让程务挺觉得肃然起敬,急忙回礼,道:“江南叶氏一族,自高祖起,四世习隐,专修上清大法。叶天师的祖父、父亲和叔叔,都是括州享有盛誉的道士,这真是神仙之家啊!”
叶法善天师道:“贫道的叔叔,是一位精通神术的道士,曾是杨隋一朝的宫廷道士,侍奉在长安玄都观里,专为皇室宗亲驱魔除病。”
“原来,您曾是长安玄都观的大道!失敬!失敬!”程务挺道,“听说,玄都观内种植了上千株桃树,每年春天,粉霞斜照丹凤阙,红妆轻点紫琼宫,长安佳人才子,纷纷出动,入观赏花,可惜我忙于公务,从未去玄都观赏过桃花。”
叶静能法师粲然大笑起来,道:“程将军如此一说,贫道真想重回长安玄都观,看看当年亲手植下的仙桃,是否还年年花开花落!”
大隋义宁二年,十五岁的叶静能法师意气风发,独身闯荡长安,成为玄都观的道士。
他以符禁法术获得杨隋皇帝的宠爱,成为名动长安的少年神道。那时,他不设庖厨,每天弹琴长啸,风流之极。当年长安,多少达官贵人,莫不以与叶静能法师相往来为荣。
可惜没过多久,大唐高祖皇帝起兵晋阳,长安群盗螽起,豺狼塞路。隋恭帝杨侑被迫禅位李渊,杨隋王朝宣告灭亡,李唐王朝建立。
兵荒马乱之中,叶静能法师挂冠辞别长安,回到括州松阳卯山道场,戢鳞潜翼,成为一方游仙。
“陛下正广召天下道医高超之士,如果叶法师愿意到长安去,末将一定将您推荐到御前!”
…。。

叶静能法师微微愣了一下。在那极短暂的一瞬间,他这个长安旧客,一听到“长安”二字,心中生出了别样的惆怅。长安,是他的梦中故里,多少年过去了,他还是闻尔即惆怅。
昔日繁华的长安城、金碧辉煌的大兴宫、人声鼎沸的朱雀大街、玄都观的桃花、曲江池的柳莺、乐游原的落日,时隔六十多载,在他的记忆里,已经渐渐模糊不清。
如果有机会,他真的很想再回去看看。
“不说了,不说了。那都是陈年往事了。”叶静能法师怅惘地摇着手。他唤来随行的道童知厚,取来一只楮皮纸纸囊,递给叶法善天师。
他打开一看,纸囊里装着满满一袋茶饼,闻之清香扑鼻。
“侄儿,你在卯山道场手植的十株卯山仙茶,今春雨水丰沛,灵草沾了仙气,碧叶成仙枝。炮制成茶饼,清香无比。原本打算春天来太鹤山洞天看望你,顺便给你带过来。无奈俗事缠身,一来二去,拖到了现在。”
卯山仙茶本是野茶。叶法善天师在卯山修炼时,偶然发现山中生长着几株形如雀舌,香气馥郁的茶树,便将其移植到卯山道场中,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改良,居然成了茶中极品,便为其起名卯山仙茶。
“师叔客气了,这茶香味不减,一定清口好喝。请各位入座,吃上一盏热茶。”
叶法善天师如获至宝,招呼澄怀和子虚架釜煮水,并嘱咐,煮茶水九成开就行,一定要用龙泉青瓷杯盏沏茶。
他们将茶饼碾成茶末,等水微沸,再把茶末投进去,用竹?搅动,待沫饽涨满釜面,便可斟入茶盏中饮用了。
三盏热茶端上了茶案。清冽碧绿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