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无人知晓的暴风雨

第(2/2)页

社交软件不看小说不打游戏,总是独来独往,没什么深交的闺蜜,原本靠着努力和勤奋能勉强在年级前30站得住脚的她如今被一群既有天赋又下功夫的人包围,“勤能补拙”变得不再适用——事实上,很多道理越长大便会越发现,并不是规律,而只是某些人的信口开河而已。外在的说教无论有多么权威,多么“千古流芳”,只要和自己心中的真理不相符,对自己来说就是错的。没有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万能定理,也没有绝对正确的真理,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适合自己的道理才是自己的真理。

        刚开始张洁还会本着一种虚心的心态小心翼翼紧张兮兮去向那些大佬求教,但几次还可以,次数再多让她这个脸皮薄的小姑娘已经不好意思了。而每一次别人给她讲明白了什么东西,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我又解决了一个问题,收获了一个知识点,学到了新东西,好开心!”而是恐慌:为什么他这么会?!还能讲得这么深入浅出?!而我却连懂都不懂!我怎么这么差劲!他这么这么优秀?!随着请教的次数变多,她的比较越发频繁,对别人越发仰视,对自己越发鄙视,自尊感越来越低,以至于为了维护仅有的一点点骄傲和自尊,她选择闭口不谈,哪怕不会,也坚决不再向他们请教——“不能被他们看不起,还让他们觉得我麻烦。”她这样告诉自己。

        慢慢的她开始悬在空中,倒不是别人给她的压力,而是她自己紧紧揪住自己不放、把所有的压力都给到自己。

        “执念会让人变得不客观。”

        她眼里的事实是,别人(尤其是男生)天赋异禀,高效又轻松就能拿到好名次,而自己,资质平平,在宏志班却连努力也不再是值得夸耀的特长;她看到的是别人熬夜打游戏,中午睡大觉,照样写题全对;自己熬夜写作业,中午撑着能不睡就不睡,还是感觉吃力又低效,把自己每天搞得疲惫不堪,因为没时间去运动,长时间坐着不动再加上本身循环就不好导致双腿肿胀,一天下来腿都要没知觉了;因为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内分泌失调,失眠、神经衰弱是常有之事,甚至还长了痘痘,这更让她一个处于青春期又心思敏感的女孩难过。

        “我都已经学习不好了,我还变丑了,完蛋了,这下没人会喜欢我了!!都完了!!!”她无数次在心里呐喊。

        她开始无端流泪,站在自己家23层高的阳台上看着窗外在飘雪,一时出神竟生出了想跳下去的念头,可是毕竟还是胆小,也怕疼,更怕不体面,终究是沉默着退回自己的房间;每次照镜子看到自己原本还算好看的脸变得不平整,就又气又委屈,开始抱怨自己为什么内外不但没有兼修还在双减;由于心里没有安全感和被焦虑和对自己的高要求充斥,每时每刻就像被拧紧的发条,心里有根弦紧绷着,睡觉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放松,休息不好又不允许自己在课堂上犯困,于是拼命掐自己提神;每天已经很累了,可成绩出来后依然不尽人意,而那些卓越、优秀者依然稳居高位,让她近乎绝望。

        于是加倍嫉恨,加倍自怜。

        于是为了变得“和他们一样”,她决定从肉眼可见的地方去改变。

        觉得同桌写字大声是在故意跟自己作对,跟自己battle,她非要更大声到笔把纸划烂好分个胜负;听到别人翻书,她不管这页看完没看完都一定要更大声“听上去更自信”地翻一下,然后再悄悄翻回来,再偷偷瞟一眼别人有没有注意到自己;明明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或者暂时没有什么非向老师请教不可的问题,看到别人排着队去问就会紧张兮兮地盯半天,生怕别人比自己多学了一点;看到别人做题做了一本又一本她就开始紧张到手抖,来不及消化自己的错题就急急忙忙去买了新的题集开始刷——更何况还有老师“多刷题”的耳边风;看到有人为了省时间没去餐厅吃正餐,而是掏出随身带的面包零食当午餐在教室边吃边学习,她不禁怒从中来,但又默不作声,只在心里暗暗咒骂这个勤奋的同学,然后自己明明很饿,却偏要和谁较劲又像自我惩罚一般牢牢钉在椅子上不吃午饭,然后为挨饿“挣出来”的比别人多学短短2、30分钟感到宽慰,却不得不在接下来一个下午都忍受饥饿——其实她也处于水深火热的绝望和煎熬中。

        在她看来,这些本来就有天赋的人把她仅有的特长——努力也给抢走了,那,那自己还剩下什么呢?可是她又深知不能阻止别人进步,只是看到别人都处于一种健康的良性循环状态,而自己却每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痛苦难言,嫉妒又害怕,自卑又自怜,敏感又脆弱。于是更加怪罪自己,觉得自己本来就不聪明,还杂念太多,这下更没办法提高成绩了却没发觉,自己或许因为执念踏入了某种盲区和陷阱。

        肉眼看见的,未必是最本质,也未必是全部的真相。

        而她为了向他们看齐而做出的种种“模仿”,或许只是学到了皮毛,却并非根本。

        她或许没有想过,是不是她把目光太执着于那些她认为“优秀到不可超越”的人身上,而太久没有放回自己身上了,以至于把他们当作神去膜拜和嫉恨,把自己当作卑微的蝼蚁,别人写字声音大或许只是她自己的“放大”,甚至可能单纯只是别人的写字习惯,手劲过大或纸笔摩擦过大,别人并非故意“写给她听”就为了干扰她——她每次自认为音量上赢过对方的时候都会窃喜,却没发现她的比较对象全程头都没抬过——在她把别人当作写字声音大小的对手时,人家或许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中,完全不知道她这样的一场内心戏。

        别人翻书,是因为真的看完了这一页,真的消化掉了,才去看新的,而不是为了向她炫耀“我比你看得快”,她在用力快速翻到下一页而不顾上一页没看完的内容时,别人是真的在专注于自己的东西上——翻书是结果,而不是目的。

        在她在意别人“是不是比我多学了、多学了多少”并开始自责的时候,别人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知识盲区并且解决,丝毫没有注意到她紧紧追随的目光。

        在她“为了刷题而刷题”,哪怕是从“我做过的题厚度比你高”这个层面上的获胜,也能让她有一些成就感,却全然忘了刷题的初衷——提高熟练度,发现问题和盲区,然后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而是为了一些“可以量化的比较”进行自我欺骗,一边不管自己的错题,一边近乎麻木地“刷”着新的习题册,一本又一本,她在数量的累积上逐渐达到自己幻想中的高潮——然而错过的题还是会错,做完了不反思总结,匆匆步入新的题,收效甚微。而这个时候,别人或许根本就不在意她做了3本还是5本,从始至终只是在自己的节奏里,消化完旧的再去吸收新的。而她的“做完”,真的只是字面意思,没有达到任何延伸效果。

        在她看到别人应付午餐就偏要挨饿的时候,看起来,好像真的挺努力的。她在营造一个“你看我多努力呀为了学习都牺牲吃饭时间了”的景象,然后把自己感动,也似乎是在为“万一下次没考好”预先提供一个“可以被宽恕”的借口、台阶、苦劳。但是在她没去吃饭坐在教室里,眼睛盯着书,手里拿着笔的这2、30分钟内,她的脑子里真的学进去了吗?还是一直沉浸在自我感动和自怜中呢?而她的模仿对象,并不是为了挨饿而挨饿,人家可能只是真的有道题没解出来不想断了思路,才用零食草草应对的。结果就是,她又饿又没真正往心里吸收多少东西,倒是一直沉浸在“我没吃饭我很饿我很努力也很可怜”的情绪中,而别人只是顺理成章地既没有让自己挨饿影响下午的学习,也没有绝对很亏,反而是为完成了那道题而非常雀跃。

        “没有在心上用功,只匆匆忙忙学那气魄,如此,只是将功夫做颠倒了。”

        因果混淆,本末倒置,把表象和本质弄反了。

        在强调排名的高中氛围和她对自己的高要求下,过度比较、过度追求的心让她把自己“异化”了。她自己和同学们树立起的敌意和对立,归根结底是她有“上进求好”之心,想要出类拔萃,想要出人头地保持自己“尖子”的地位,可偏偏这种诉求变成了执念,为了执念她不断美化他人、否定自己,自我洗脑,滋生出仇恨、嫉妒等病态心理,让自己又累又没有起色,其实就是由于执念而丧尸掉人本应具有的最宝贵、也最容易获得的东西,幸福感。

        她就像一个还没学会走,偏要跑起来的固执小孩。

        小孩子的“我要”,就是要。他们往往不会思虑周全地制定一个计划,不懂得及时跳出来看看自己,只是认准了什么,就蛮横地往前冲。

        所以显得笨拙,所以事倍功半。

        最可悲可惜的是,她在想这些的时候,她在进行这些自我内耗的时候,是一场无人知晓的狂风暴雨。

        她的负面想法,除了侵蚀她自己,并没有实质性地影响到任何人。

        她的偏执和悲伤,除了自己,没有人看得见。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她最该磨练的,是心态,是心。

        穷则通,通则变,变则久。“易”就是变。随时随地而变化,变通,这是智慧。如果在一个新的环境中还固执地死守自己以前那一套,很容易脱轨。

        张洁变得神经质,喜怒无常,自怨自艾,又不肯寻求帮助,而又无人注意或者说无人在意——每个人在意自己已经够忙了,哪还有空牺牲宝贵的学习时间对一个无关紧要的甚至是竞争对手的人伸出援手呢?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