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暗流

第(1/2)页

远在番禺的宁真逸若是听见了懿王的话,一定会怼他:我本来长得就好看!

        不过懿王这种有野心,却没胆把野心暴露出来的人,根本不敢正面杠,可惜了。若懿王听见宁真逸这么怼,面色一定会很好看呢!

        不怪懿王太怂,主要建元帝实在不是什么慈祥的父亲。

        建元帝今年不过37岁,却有14个儿子、17个女儿,这还没算上没有生出来,或者夭折的孩子。

        如今的太子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立的,要说皇帝对太子有多喜爱,实在是有限,顶多就是觉得太子好用,习惯性地把麻烦事丢给太子处理罢了。但他对自己其他的儿子也不见得有几分爱。倒是一些妃嫔得宠,她们的孩子也能借此在皇帝面前多露几次脸。

        太子素有贤名,皇帝不耐烦处理政务的时候,丢给太子,太子都能处理得很好。但是随着太子的年龄渐长,而皇帝开始走向老迈,他对太子的态度也越来越不对劲了。

        众皇子们,包括太子都看得明白,太子之位就是个活靶子,有野心的兄弟们自然会悄悄对太子下手,可真把太子弄下来,自己做了太子,就要承受被皇帝忌惮的风险。

        再说太子也不是吃素的,身为嫡长子,他的待遇和资源远比其他皇子多得多,他的拥护者也可以光明正大地拥护他,因为,太子代表着正统。

        所以成年皇子都只敢偷偷搞些小动作,根本不敢直接对太子下手。一来,搞太子的难度并不比搞皇帝的难度低多少;二来,他们担心太子被搞下来之后,别的兄弟上位,更担心太子被搞下来之后,自己上位。总之,太子继续做太子,是目前最好的方案。只有等建元帝更老一些,对朝堂的掌控力更弱一些,他们才敢伸出蠢蠢欲动的爪子吧。

        所以众皇子都在偷偷囤兵,为以后做准备。譬如说懿王,他在东南沿海的海岛养了众多私兵,平日就在海岛上操练,操练之余,也会假扮成海盗,对路过的商人下手。

        朝廷不知道懿王在海岛养私兵,只是剿匪活动不顺利,后来干脆放任不管了,只要海盗不主动上岸,就当他们不存在。懿王也因此暗中掌握了东南沿海的商路。

        然而这一切都被宁真逸破坏掉了。宁真逸干掉了前来抢劫的“海盗”不说,还要掏他们的老巢。懿王花了无数真金白银养出来的私兵,被宁真逸几日之间清扫了个干净,甚至没几个人逃出来。不仅如此,更过分的是,宁真逸清扫完海岛,立刻叫来了殷华清。殷华清接手了海岛,懿王就不敢再伸手了——殷华清是太子嫡亲的表弟,又是太子的伴读,海岛落入殷华清的手中,跟落入太子手中有什么区别!?

        现在懿王私兵被清扫了大半,连正面跟太子斗一斗的资本都没有了,即便气到发狂,也绝不敢冒头让人知道海盗身后的靠山是自己。否则,太子甚至不用亲自动手收拾自己。殷华清这条太子的走狗就能把他搞死!

        不过,不能正面斗,还可以背后搞一点小动作嘛。懿王收拾好自己的情绪之后,决定玩阴的。他知道自己都父皇政斗水平不行,也知道自己的父皇最忌惮的是镇国公府。只要他暗中找人在父皇身边挑拨一番,想来父皇看镇国公府和殷华清就更不顺眼了……

        可惜,懿王一番谋算注定不可能成功。殷华清和宁真逸都是身带系统的人物,清扫了海岛之后,支线任务完成的界面就自动跳出来了,把懿王的底细抖了个干净。

        殷华清知道懿王必然要对自己下手,决定先下手为强,安排了人给皇帝下药——就是宁真逸给的棂殒香。先期给皇帝下香料,香料只是助眠物,不会被发现问题,等后期慢慢换成籽,那时候才会被御医查出有毒。可是棂殒香籽之毒,只有宁真逸手中有解药。——皇帝的暗卫是匆忙培训的,底蕴不足。等皇帝发现自己不对劲,派暗卫去查,也只会查到下药的人跟懿王府某个管事的远房亲戚有关系。

        至于下药之事何时暴露,那就要看懿王了。他要是老老实实猫着不搞事,说不定能让他猫上好几年呢。

        运气好的话,能一次搞定两个王爷呢。等懿王被ok掉以后,再把事情栽到另外一个王爷头上,做成是那个王爷陷害懿王的样子,也没有太大的难处。这些侍奉皇家的人员之间,关系本来就是盘根错节的,一个人身上能同时拉出好几条线,甚至有可能跟后宫妃嫔有所联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