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发展

第(2/2)页

杨三生的计算,他们分给郑芝龙的贸易利润,也就足够郑芝龙供养两万大军。
  虽然郑芝龙如今是杨三生的准岳父,但双方既然结盟,并且以杨家为主,那郑家就不可能拥有太多的兵力,这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郑芝龙收到了‘巨贾号’十分高兴,欣然同意了杨三生的要求,如今他们实力不如杨家,家眷也都在笨港定居,杨三生也是自己的准女婿,哪能不同意。
  随即,郑芝龙就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左所裁撤多余的军队,这些被裁撤下来的士兵,郑芝龙并没有让他们返乡,而是把这些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全都直接送到了笨港等地垦荒。
  而杨三生自然也是照单全收,目前笨港正在高速发展,来再多的人,他都不嫌多。
  ………………………………

  1634年,3月下旬,5艘‘扬’字级战舰完成了航行和战斗测试,并加入海军战斗编制。
  看着码头整整齐齐的排列着6艘‘扬’字级战舰,杨三生心中无比的自豪,这可是从无到有,虽然台湾现在一年能建造的‘扬’字级战舰不超过二十艘,但只要给他充足的时间发展,年产五十艘、百艘也不是梦想。
  另一边,济州岛和首里城也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各下海了一艘‘扬’字级战舰,杨三生得知情况后,并没有把这两艘战舰收回来,而是让这两艘战舰继续留在当地。
  如今的济州岛,岛上的人口已经超过十万,大部分人口是辽东的难民,少部分是朝鲜人和倭人,并且这些朝鲜人和倭人也被强制学习汉字,改汉名,否则会被驱逐出济州岛。
  首里城那边,城中居民超过十五万,其中绝大部分是从台湾各处抽调的移民,原本首里城的居民大部分都被迁到了安平堡等地,并且这些人也必须强制学习汉字,改汉名,同时,整个琉球群岛中,那些能够居住人的岛屿都安排了居民,人数从几十,几百到上千不等。
  ………………………………
  随着5艘‘扬’字级战舰加入海军,杨三生也逐渐把海军中的那些福船和戎克船裁撤出海军编制,让这些船只成为民用船只。
  并且趁着这次裁撤的机会,杨三生也顺带把战船中那些6磅和8磅的小型火炮统统裁撤,把海军战舰所使用的火炮修改为12磅、18磅和32磅炮。
  陆军则可以继续使用6磅和8磅小型火炮,同时也会装备其他三种口径的火炮。
  这次军队整编,海军绝大部分的战船都处于被淘汰的处境,好在这次整编海军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持续完成,只要有一艘‘扬’字级战舰加入海军编制,就会有五到八艘小船被裁撤,多余出来的海军士兵,则采取竞争上岗模式,择优录取优秀的水手,最先登上‘扬’字级战舰。
  剩下没被录取的士兵,一部分优秀的人,可以选择等待,成为下一艘‘扬’字级战舰的预备水手,另一部分,则可以成为海军陆战队,进行专门的登陆作战以及防守训练。
  这支海军陆战队,就是专门用作殖民之用,不需要他们能在陆地上有多强,只要能守住殖民的地盘就行。
  ………………………………
  时至今日,杨琮父子控制的领地范围内,人口已经接近百万,自从有了郑芝龙麾下的船只加入,东江军那边收拢的辽东难民已经入不敷出了,现如今,几乎每艘前往旅顺口的商船,返回台湾时都没有满载辽东难民,说明东江军已经把旅顺口周边的鞑子领地霍霍的差不多了。
  而且鞑子也不是傻子,平白无故损失了几十万百姓,这对鞑子近乎造成了致命伤,导致鞑子开始收缩防线,甚至直接放弃了整个金州,并且把金州所剩无几的百姓也统统迁往辽阳和沈阳等地,同时还彻底把金州城毁于一旦,主打一个,既然我留不住,你也别想拿的心态。
  如今辽东旅顺口周边,除了此处还有人外,所有鞑子控制下的辽东地区,沿海二十里范围内,都变成了荒无人烟之地。
  这也是鞑子在没有水师的情况下,对抗人口流失的唯一办法。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