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发展

第(1/2)页

看着在场众人的目光和父亲杨琮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杨三生知道,自己没得选,郑家与杨家合二为一本就是好事,双方不用刀兵相见也是杨三生愿意看到的,因为这样他在大明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去干其他事情了。
  “如果父亲和母亲没有意见,孩儿不会推辞。”
  听到杨三生的话,杨琮很满意,他就怕自己这个儿子耍小性子,不愿意娶。
  既然现在杨三生同意了,杨琮自然也没意见,至于杨三生的母亲,陈雅儿那边,只需要杨琮去解释一番即可。
  正当杨琮想要开口同意这门亲事时,杨三生却突然说道。
  “父亲请稍等片刻,孩儿还有一事要说。”
  “你说吧。”
  “郑将军,有些事想必你们还不太清楚,福建巡抚沈犹龙可是对咱们武将有所防备,要是让沈犹龙知道郑、杨两家联姻,怕是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事。  ”
  “杨小将军所言之事,我大哥心里也清楚,这门亲事只需你我两家心腹知晓即可,我郑家相信杨将军父子也不是食言而肥之人。”
  “既然如此,那小子没意见了。”
  听到这话,杨三生也就没必要继续说什么了,对方已经把姿态放到最低了,要是他还不知好歹,恐怕这门亲事不仅黄了,还会造成双方不死不休的局面。
  “那好,末将这就返回中左所。”
  郑芝凤得到满意的答案,随即转身离开。
  等到郑芝凤离开,杨三生对着父亲杨琮说道。
  “父亲,目前还有一事断不可答应郑家。”
  “噢?何事不可答应?”
  “盖伦船的制造技术!”
  杨琮闻言,眉头皱了皱,知道这项技术不可能交给郑家,可万一郑家开口要,杨琮该怎么拒绝才会让双方产生隔阂。
  “父亲,此事郑家也不会轻易开口要,不妨用此事钓着郑家,只要拖上五年或十年,到时候,咱们不仅把技术交给郑家,还要交给那些海商。”
  一听此话,杨琮脑子有些没转过来,惊讶道。
  “此项技术,怎可交给那些海商?!”
  “父亲,建造盖伦船一事,并不是什么机密,就算咱们不交出去,难道咱们大明的造船师傅就真的仿造不出来吗?
  只要过上几年,当咱们的盖伦船大量出现时,必然会有大明的造船师傅开始仿造,只要有人开头,必然有人跟随,到时候,咱们如何处置?难道把那些仿造之人都宰了?
  还不如咱们主动把技术交出去,不仅能获得好名声,还能促进造船业的发展,要知道,大海如此广阔,不可能只有咱们杨家的船只。”
  听完杨三生的话,杨琮沉默半晌,想通之后,这才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吧,我会想办法拖延郑家。”
  ………………………………
  几日过后,郑芝龙果然信守承诺,率先把他的家眷送到了笨港,包括杨三生那个才六岁的未婚妻。
  又过几日,郑芝龙就亲自到访笨港,两家经过短暂的交流,随即完成结盟一事,并举办了一个简单的订婚宴,参加这场订婚宴之人,都是郑、杨两家的心腹。
  至此,郑、杨两家融为一体,表面上,郑芝龙还是把控着中左所,与笨港的杨家敌对,实际上,双方也就是做戏给沈犹龙看。
  ………………………………
  办完订婚宴后,郑芝龙就匆忙离开了笨港,毕竟现在他们两家还不能走得太近,容易被沈犹龙发现倪端,不过,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郑家就陆陆续续的送来上千人,这些人都是郑家心腹的家眷。
  而掌控了郑家的这些家眷,杨三生也就不再担心郑芝龙会投降满清了。
  ………………………………
  时光飞逝,一转眼,就来到了1634年3月初,笨港和安平堡下海了5艘‘扬’字级战舰。
  当这五艘‘扬’字级战舰下海后,杨三生和杨琮商量一番,决定把‘巨贾号’赠送给郑芝龙,以回报郑芝龙这段时间的付出,同时也算做是杨家的聘礼以及拖延之用,并且告诉郑芝龙,他麾下大军最多保持两万人,因为根据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