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时人不识农家苦

第(1/2)页

“王爷,您别只顾着看我啊,您的行李呢?”81Zw.ćőm

    西成帮着小桃子帮东西,宁王在一旁轻咳一声,依旧没挡住西成叭叭叭。“王妃,王爷的东西,早就收拾好了。王爷,特意等着您一起出发呢。说是让您自己发现真相,才会心甘情愿陪他跑一趟远门。”

    智商碾压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好说的。他知道她懒得出门,便想出这个法子诓她。

    赵喜宝跟着宁王的时间久了,放下手中的小藤箱,笑眯眯看着他,“王爷,您要妾身陪着,您可以直说呀,亲手挖个坑,好玩儿咩?”

    “夫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只比夫人,早几天想通其中的关节。夫人,依旧很厉害。”宁王一口一个夫人,赵喜宝看到他态度诚恳,放过了他。

    在以前,宁王从不认为王府里冷清,但是,赵喜宝来了以后,整个王府变得生机盎然,处处充满欢声笑语。若是他一个远赴岭南,实在是放不下夫人,索性,让他任性一回。

    江南东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一对儿郎才女貌的世家年轻小夫妻,带着仆人出门游玩。“夫君,这个好好吃,来,张嘴。”宁王虽然是不喜欢吃甜食,但依旧张开口,让赵喜宝投喂。

    只要是夫人给的东西,都很好吃。

    两人顺着集市慢慢走,宁王爷牵着赵喜宝,看着夕阳西下,听着街面的小摊贩吆喝,感觉到人世间的烟火气,日子虽然平淡,但无风无浪,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赵喜宝吃归吃,此行的目的并没有忘记。西成的背囊里,还装着一小截的木头呢。她们要找到木材的原产地。

    只怕是孙国舅百密一疏,万万没想到,木材里面竟然有榧树料。

    榧树喜光而好凉爽湿润的环境,常散生于土层深厚有林的黄壤谷地,忌积水低洼地,干旱瘠薄处生长不良,能耐寒,树龄200年而不衰。树干挺直,大枝开展,树冠广茂。树皮灰褐色,浅纵裂。种子椭圆形,外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一端钝圆,另端略尖。

    赵喜宝做过木料生意,能精准分辨各种木料的生产地,以前发生过店铺的伙计,以次充好。当时,她吃了哑巴亏,什么都不明白。从那时候起,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学懂弄通,才算踏进行业的大门。

    不仅如此,触类旁通,在涉及其他行业之前,先学习,再开店铺。当生意做到一定范围,赚钱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比如,普通的商户单单是开了一间卖牛肉的铺子。机灵的商人,会用卖牛肉的钱,固定几家牛户,保证货源稳定,减少中间人的差价。而她,直接买下草场,自行放养牛羊。第一次投入的成本高,但从长远来看,成本比在农户处购买牛肉便宜。

    不仅如此,开了牛肉铺子,顺带售卖羊肉和猪肉,客人选择的机会多,比单一的商铺,更能吸引人。所以,她的牛肉铺子永远是热闹朝天。更何况,她从不因牛羊产量的多少,以及季节的变换,来提高价格。

    除了牛肉铺子,赵喜宝还开了其余几家店铺。一个框里面,只有能头一个

    她的东西物美价廉,自然会口口相传,吸引更多人来到商铺。

    记得在国子监,有一个论题是,“为什么富人的孩子会越来越富,穷人的孩子若是不考取功名,只能回家务农。”

    “夫子虽是有道理,但是不认同。”那时候赵喜宝拉着二哥的袖子,千万别去夫子府上找他理论。

    楚勤之有些失落,临停原本夫人的第一首训,准备留给范校长,辅助人员是苏州人。

    就像是打我,就不能出门补益。

    很简单一句话,资源整理利用率高。富人做生意,会观察大局面,根据以往的店铺经营情况,分析出当前受追捧的东西是什么。看准时机,先下手为强。

    正因为,他们有付得起的成本,担得起的风险。而穷人不一样,经商方面的微风细雨。造成的损失,可能是一辈子。

    不仅如此,在吃食方面,她把酸甜苦辣咸的全都集齐。单独分开,各自为营。如果有人想吃甜的,就自请转向东南角,想吃咸的,请转向西北角。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她在别的地方赚的少,与之互补商品的销量,一定会大幅度提升。

    朝廷直接设为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