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明清达成协议

第(1/2)页

辽东,宁远城。
明朝的蓟辽总督洪承畴正在押签房内查阅往来军情文书,及时批阅处置意见,安排辽东的各项军务。
自从被任命为蓟辽总督,负责辽东军务以来,他深感明军野战能力不足,难以跟清军野战,洪承畴一边组织加固辽东的据点,一边组织屯田练兵,准备长期固守辽东。
他根据自己镇压农民起义的经验提升吴三桂为团练总兵,并从各营中抽调士兵,进行集中训练。
将抽练之兵置于前屯卫(山海关外七十里)和中后所(山海关外一百二十里),方便就近支援锦州、松山一带的明军。
这段时间,洪承畴派出明军东协总兵曹变蛟、宁远总兵吴三桂、辽东总兵刘肇基等人率军与清军在黄土台及松山、杏山作战,双方互有杀伤。明军难以野战退敌,清军也奈何明军防线不得。
这时,一个随军赞画进来报告说:“制台大人,宁远吴总兵回来了,正在外面求见。”
洪承畴抬头说了句:“那就请他进来吧。”
吴三桂进来单膝跪地施礼道:“参加制台大人!”
“三桂免礼,你怎么从松山回来了,可有什么急事?”洪承畴问道。
“满清的皇太极召见了朝廷派去的秘密议和使臣,提出了同意与我大明议和,共同打击振明军的意见。下官收到消息后,就立即前来禀报制台大人。”吴三桂回道。
“哦,皇太极也想先打振明军?这么看来,他把振明军的威胁放在了我大明朝廷之上啊。”洪承畴自言自语道。
“大人,如今我大明的精锐将士都在辽东与清军对峙,致使振明军在关内迅速做大,如果不跟满清达成和议,恐怕我们这边就算打退了清军,国内局势已经难以挽回。”吴三桂建议道,他在攻打大同时,已经彻底得罪了振明军,绝不期望振明军今后能够夺得天下。
“这要议和也得有个章法,满清那边是什么态度?”
“皇太极承诺只要我军返回关内攻打振明军,他们将放弃对锦州的包围,还可以派一部份兵力协助我们。”吴三桂回道。
“那他们有什么要求?”洪承畴可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满清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开放边市,允许商人向他们出售粮食、铁料等军需物资,他们承诺等价向我们提供火器,用来打击振明军。”吴三桂接着介绍道。
“这些条件也不是不能答应,但需要报皇上来定夺。如今国内局势堪忧啊,刚刚传来的塘报,林峰的振明军已经占领了山西、河南全境和陕西大部,现在又向湖广进军,三分天下已经有其一。再不集中全部力量围剿振明军,恐怕……”洪筹承忧心忡忡地说,这后果他都不敢言及。
“大人,我们在大同跟振明军也交过手,虽然他们战力不俗,但也不是不能战胜,只要能够和满清骑兵联手,末将觉得还是可以打败他们的。”吴三桂很有自信地说。
“也罢,三桂你先下去休息,本督写个折子给皇上。”洪承畴说道。
吴三桂闻声告退。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
“废物,废物,都是一群废物!”崇祯帝一把将御案上的文书扫落在地,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骂道。
接连收到襄阳丢失、郧阳丢失,杨嗣昌病死军中等一连串噩耗,崇祯帝终于失态了。
随侍的太监赶紧过来收拾掉落地上的文书,将崇祯踢倒的矮几扶起。
“皇上,还请您息怒,保重龙体!”陈新甲在一边劝道。
“保重龙体,朕的大明都快没了,还要身体何用?”崇祯仍然觉得心中郁闷难耐。
“皇上,杨阁老操劳过度,病死军中,外廷因为丢失襄阳等地,对阁老攻讦颇多,该如何定论,还请您示下。”陈新甲请示道。
崇祯对杨嗣昌的死很是悲伤,这标志着他与杨嗣昌进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