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皇太极的新抉择

第(1/2)页

崇祯十三年,五月。
皇太极在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等武将重臣的陪同下,亲临锦州城外查看。
锦州城是明朝宁锦防线的最北端,也是距离满鞑最近的一座大城。
明朝的宁锦防线南起宁远,北至锦州,周围再以台堡做联络,扼守险要,配备各兵种及红衣大炮,屯田聚民,且守且战,从而形成纵深400里的辽西走廊坚固防线,有力阻挡了满清大军的南下。
崇祯八年、十年、十二年,清军虽然数次从草原绕过宁锦防线入寇大明,但是距离实在太远,而且要翻过数座大山,搬运物资十分不便,人员损耗也颇大。
可以说几次劫掠大明,虽然抢的东西不少,但一路人吃马嚼的,劫掠来的粮食之类也就消耗了大半,有时甚至还要花钱再购买一部份。
皇太极从以往清军几次入关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要想夺取中原,必须先夺山海关,而要想夺取山海关,必须先夺锦州。
去年年底,皇太极亲率大军在大同府归来后,因振明军查抄了长期走私鞑子的晋商,满清物资供应顿时紧张了起来。
为了弥补损失,今年开年之后,皇太极就下令进攻锦州以南约十里处的松山城,准备攻下锦州,打通明朝的松锦防线。
清军先用大炮轰击城门,再命士兵登城。此时,松山副总兵金国凤率领不到三千在此据守。清军大炮四面攻击,松山城的城墙接连损坏。
金国凤率领士兵用草木秸秆填补城墙缺口,继续顽强坚守,清军直至炮弹打光也没能攻下松山。
由于强攻松山城受阻,崇祯十三年三月,皇太极采取时任督查院参政张存仁的建议前往锦州外围筑城屯粮,并不断派兵骚扰,使明军不能在锦州城外耕种。
为避免从沈阳调度军队和运送补给不便,派遣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前往土地肥沃,离锦州90里处的义州城(今义县)筑城屯田。
到了五月初,城池已经基本修筑完备,义州东西也开垦了四十里。
于是皇太极便亲临了锦州一下查看情况,他看到清军已经夺占了锦州外围的十余座墩台,摧毁了锦州城外的农田,想来今年明军必然缺粮。
但是锦州城头的防守依然严密,也没有丝毫军心动摇的意思。
“多尔衮,派人去锦州劝降过了没有?”皇太极问道。
“一直在劝降,祖大寿态度暧昧,虽然不时回信,但都只是说投降存在的困难,我看此人绝无真正的投降之心。”多尔衮回道。
“那还是他没有到绝望的时候,走,我们先回义州城。”皇太极下令道,他对劝降祖大寿还是有信心。
刚回到义州城内的临时行辕,大学士范文程便敲门进来了。
“范学士来了,可有什么新的消息?”皇太极问道。
范文程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书打开后汇报道:“皇上,我们的探子从明国传回了一份情报,林峰的振明军从年初以来,已经占领了洛阳、开封以及河南全境。
去年年底他们占领了山西的太原和山西全境,占领了西安府和陕西大部分。最近,振明军又南下襄阳,估计很快能够攻占湖广。”
“哦,振明军攻占地盘居然如此迅速!那不是差不多已经占了大明的半壁江山?”
“是啊,没想到明国内振明军崛起如此迅猛。”
“那他们现在有多少军队了?”皇太极还是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具体人数没有掌握,但他们组建新部队的速度很快,最近就陆续组建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