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豆蔻

第(1/2)页

青衣巷尾段地处偏僻,平时鲜少有人踏足,前日秋雨连绵,也将青石板冲刷得一尘不染,但眼下已满是泥泞脚印,直延伸到裴家门前。

        裴桓推开院门,便看见成堆的礼箱。

        炉子上的水壶咕噜响得好似要爆炸,张大娘听得火冒三丈,黑着脸从厨房奔出来,正要破口大骂时抬眼瞧见裴桓,一张脸顿时由黑转红,喜上眉梢地迎了上去。

        “郎君回来了!恭贺郎君得意之喜啊!”

        秋阳下,裴桓一袭素衣青衫,头戴玉簪、腰系玉佩,身姿颀长挺拔,不多富丽装饰,却端得是番君子如玉的俊朗温润。

        张大娘激动得脸通红,忙不迭伸手去接裴桓手里的水壶,可不敢要他动手。

        “这种粗活怎么能劳动郎君,老婆子我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没认识过举人老爷这大的官儿,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她这厢高兴地好似冯秀才附体,裴桓面上沉静,温声道了句不必如此客套,便教她自去忙就是。

        张大娘哪儿肯,不由分说地抢过把手,笑得合不拢嘴,“我哪会跟您客套,我还盼郎君回头当上大官儿了,随手关照关照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呢,让他跟着您当个……当个打手!”

        想那县衙老爷跟富家子弟身边的打手都多威风啊,路都恨不能横着走,张大娘直觉自己是给儿子寻了个顶顶好的出路。

        裴桓垂眸摇头笑了笑,并没往心里去。

        他手中提着个油皮纸袋子,袋中还装着喂小馋猫儿的糖,挂念着此事环顾院中,没看到念安人影,便转身朝屋里去。

        张大娘喋喋不休半会儿,打眼儿瞧见裴桓要进屋去,又唤住他问:“对了,林管家说郎君赶明儿还要去京城考试,具体打算什么时候走,回头我好给郎君收拾收拾行李。”

        “约莫是月底启程。”话到此处,裴桓想了想又道:“我这次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小宝还要托赖大娘时时照看着些。”

        他既然要走,把人托付了就肯定没有不给银子的道理,不仅不会少,大抵除了生活费还会多给辛苦费,张大娘别看平日不拿念安当主家小姐看,可在拿银子这事上,她还是十分乐意的。

        张大娘想着将要到手的银子越发喜笑颜开,满口爽快应承下来,拍着厚实的胸脯跟他保证一定会照顾好念安。

        裴桓点头嗯一声,教她自顾忙去,这才提步上二楼,走到西屋门口,便看见念安正趴在窗台上。

        傍晚时分天际晚霞烧得热烈,小丫头双臂曲伏着,下颌支在手背上,双眸微阖似在打盹儿,白净的脸颊迎着霞光,额际碎发被照出道毛绒绒的轮廓。

        来回的风却透着股初秋寒意,担心她着凉,裴桓放轻脚步过去打算唤醒她,站在窗边,也正瞧见隔壁院子,心中不由得惋惜。

        那般大喜大悲,小孩子理解不了,趴在窗口兴许权当个热闹瞧,然而书是读书人的命,书全都烧成灰,那人约莫也就不成了。

        裴桓心下轻叹一声,伸手将念安抱了下来。

        大抵是因幼时吃过苦头的缘故,念安的身量要比同龄孩子单薄矮小,这几年稍微养得圆润了些,但窝在他怀里仍旧只有丁点儿一团。

        “舅舅……”

        念安睁开眼睛,正对上小舅舅琥珀色的瞳仁,他的瞳色比寻常人浅淡许多,阳光落进去,温温然的样子,容易教小孩子想起融化的糖霜。

        放她站稳在地上,念安抬手揉揉惺忪的双眼又打个哈欠,含糊问:“舅舅什么时候回来的,不是在和林三郎一道庆贺吗?”

        裴桓眸中含笑,趁势给她嘴里塞了块儿桂花糖,“若不回来,我怕有人没糖吃,又要哭鼻子。”

        “唔……”念安嘴里塞满桂花糖,朝他心虚眨巴了两下眼睛,“可是我的字还没写完……”

        今晨裴桓临走时两人约定好的,一百个字换一袋临安坊的桂花糖。

        楼下张大娘唤吃饭,裴桓牵念安下楼,“今日的字可折半,临安坊的铺子歇业,这糖是在兴业坊买的。”

        府衙去临安坊且得个把多时辰,他从府衙出来先去临安坊,碰壁后又绕路去兴业坊买糖,此时能归家,也难怪没空去同林三郎饮酒了。

        楼下饭桌上摆放了三道菜,两素一荤。

        原本以为裴桓傍晚不会回来,所以那只买来给念安补身体的鸡还健在,张大娘走时只记得把兔笼拎回了家。

        她可不舍得单独给念安吃肉,那道荤菜大抵是临时给加的。

        进秋后,刚过戌时便已天幕青黑。

        用完饭,裴桓带念安进书房查验功课,手把手将近几日学的字温习一遍后,又新教给她一首诗,都学完,才放她去洗漱就寝。

        等念安裹进被窝儿里,裴桓便照例进屋来灭灯。

        小丫头一年四季手脚冰凉,初秋时节就要用上热水囊。他将两个热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