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独爱烤蟹的郭玉京

第(2/2)页

,那自己势必也要全力以赴!
  ……
  下老汤,翻拍子,直到螃蟹壳变得鲜红。
  楚浩控制着火候,螃蟹在烤炉上似乎在跳舞,甚至能听见蟹壳内部的滚滚冒泡声。
  汤汁被激发出来。
  一盘鲜嫩蟹肉夹带被烤化的蟹黄的烤蟹,离火出炉,由楚浩亲自端到了郭玉京的小桌上。
  他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笑容,“多谢。”
  楚浩摆了摆手:“加个vx,以后有烤蟹我一定叫你。”
  扫码以后,郭玉京又笑道:“其实不必,我可以每天自带食材。”
  楚浩挠挠头:“这多不好意思……”
  郭玉京笑了笑,也没有多说,与以往一样,剥开蟹壳,嘬汤吃肉,挑出蟹黄,抿进嘴里。
  看见他一副享受的样子,楚浩也觉得幸福感满满。
  他的客人,大多是不挑食的。
  而且味觉灵敏度没那么高。
  所以吃什么都感觉好吃。
  但郭玉京不一样……
  以他对螃蟹的专一就能看出来,此人嘴巴很刁,而且只吃螃蟹,虽然是养殖蟹,他却吃的很香,一个人就干掉了一盘,吃完以后还不忘用餐巾纸擦了擦嘴。
  优雅。
  很特么优雅。
  楚浩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客人,也觉得颇有新奇感。
  关键是郭玉京结账是按照之前的价格给钱的,即便是他自己准备的食材。
  楚浩说:“这顿算我请你的。”
  郭玉京却摇摇头:“你的手艺,值得。”
  楚浩也就没有再说。
  他深吸了口气,“我为昨天的事给你道个歉,吃不到烤蟹,我昨天心情很不美妙。”
  楚浩嘴角一抽:“看出来了。”
  郭玉京打量这家店,一边笑道:“我会常来,下次,我一定找到最鲜美的野生蟹,还找您帮我弄好。”
  “别那么客气。”楚浩摆摆手。
  “不不不,要的,要的。”
  ……
  于是,楚浩又多了条稳定货源,外送一个小迷弟。
  ……
  下班儿,徒弟们背着包包,相继回家。
  何冬冬帮忙点账入册,帮忙洒扫卫生,她要陪楚浩熬到第二天早晨,等待着那些早起的客人,为他们准备精美的面食。
  楚浩休息了一会儿,便开始了工作。
  先是糖油饼发酵。
  然后提前用mod倒入食材,让它自动复制饺子的半成品。
  随后,擀面、炒豆沙、炖粉条、和三鲜……
  定价是11块钱8个。
  这个真心不贵。
  何冬冬也帮忙,她虽然手生,但却很听话,能跟得上楚浩的指挥。
  “干脆你当我徒弟算了。”楚浩笑道。
  何冬冬露出开心的笑容:“好啊,等我学成了再在隔壁开个分店。”
  楚浩摸了摸下巴,包子和糯米食谱,的确有很多尚未开发的内容,花样多到可以让他再开一家包子店和糯米饭店。
  不过他确实没有那么多精力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收几个徒弟,让他们出去开分店,然后自己躺平分钱。
  那不是美滋滋?
  何冬冬烙糯米饼的手艺还不错,挺有天赋的。
  “等我那个朋友介绍师傅过来,你先跟着师傅学。”
  “好嘞!”
  两人熬到凌晨四点半,楚浩练习制作了一批熨斗糕,眼看时间差不多了,于是坐下休息,与何冬冬打了会儿游戏,天渐渐的亮起来。
  街上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附近有不少晨练者。
  跑完步或者健走,回来时都不会忘记买二两饺子坐在店里吃早餐。
  等六点钟以后,晨练者更多,还有出来遛狗的。
  上班族也渐渐的多了起来。
  楚浩在店外面竖立了一块黑板,新品是包子,务必要让客人一眼看见。
  三鲜包、豆沙包是基础款。
  粉丝包是创新款。
  加上楚浩亲手擀的面,揉的大包子,很快就被客人所接受。
  包子讲究个薄皮大馅儿。
  这玩意儿用手一摸就能感受到。
  同时又不失劲道。
  和进去的馅儿味道层次感饱满,咀嚼起来有一种热腾腾的幸福感。
  但即便如此。
  大包子还是没有打败大饺子。
  最受欢迎的是锅巴饺,其次是最贵的鸡丁、肉丝、狮子头。
  至于油渣酸菜……有点偏南方,是黔省那边的风味,所以比较小众。
  三鲜、鱼虾、蛋韭也被很多上班族所喜爱。
  人们吃得习惯了,自然而然的就不能再离开它。
  新招来的两个小跑堂也来的挺早,他俩还算勤奋,毕竟迟到是要扣钱的,被何冬冬指挥起来,在店里快步的走来走去,为客人们端上鲜热的早餐。
  楚浩打了个哈欠,站在后厨发呆。
  心说要不要推几款粥食出去。
  有了粥,客人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吃饱。
  主食这玩意儿不管到哪儿都是填饱肚子的首选。
  而光吃包子饺子,其实填不饱客人们的胃。
  可粥又是一个大分类,难度比较大,加上楚浩没有一丁点基础,系统抽奖也没有抽到过,于是只能放弃。
  无法掌握的素材,楚浩不会轻易去尝试,就怕败坏自家店的口碑。
  ……
  下了班儿。
  何冬冬先走一步。
  楚浩不打算离开。
  撸起袖子,推着小车,把砖头、泥块等建材运到后街库房。
  造窑!
  窑分三层,泥砖窑砖结构,上层有壁挂,中层码砖头,下层塞木炭。
  头天烧窑要塞入足量的木材,而且烤货需求的量也特别大,于是在楚浩的精心筹划下,一个设计图慢慢成型……
  这并非乡下那种圆锥形全用泥块的土窑。
  楚浩自己设计的窑自然要满足他所有的需求。
  于是按照当初老爹设计的窑口,进行了一番改良,做出来的设计图。
  窑是一体化,有备案的灶台,半圆形的红砖窑顶,窗一样大小的进货口,以及延伸至库房顶窗外的窑烟管,由不锈钢打造,能承受高温,而且不容易被腐蚀,比铝箔材质的更健康。
  楚浩在这口窑的设计里,加入了砖烤结构。
  除了中间的砖层结构外,还额外砌了个延伸出来的砖炉。
  他很想念老爹用砖炉烤出来的美食,那种口感和炭烤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过这口砖炉,楚浩是专门为了一种独特美食而设计出来的……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