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不同的圈子

第(1/2)页

  楚浩一一加了他们的联系方式。
  还被拉进一个vx群,其组织者是在场几位为数不多的三钻餐厅老板。
  楚浩倒不是很明白,这钻多钻少,和其地位有直接关系吗?
  秦绛衣告诉他:“评钻大半靠的就是人脉和关系,不过味道本身的要求也很高,你得满足绝大部分客人,让他们买账,  才能给你评钻的机会,而一部分一二钻的餐厅,都会有一部分嘴巴很刁的常客,这批客人只要存在不满,你就没有资格挤进三钻的空间,更何况,  也没人会来给你评。”
  楚浩点点头。
  他对这个需求不是很大。
  钻不钻的,那都是小部分人的评判,  有些人自以为对美食理解很深,就可以当评论家,但其实,这种美食评论家都是要靠餐厅赚钱,而大众经常将主次颠倒。
  试想,没有餐厅,哪来的美食评论家?
  楚浩将这想法吞进肚子里。
  在场的,除了餐厅老板,那几个美食家都凑成一个圈子,各聊各的,可以看出其中蕴藏的一丝火药味儿。
  秦绛衣带着楚浩认识了一些人。
  也知道了一些事。
  他们正在做一个小众美食点评平台,有人想跳过评论家体系,里面的客户都是对美食有追求的人,而这个平台的组织者,是黑珍珠评价体系的官方人士,做的是国内市场的美食榜。
  黑珍珠一开始是美团提出来的一份指南,  烹饪水平,  体验感受,  传承创新是他们的评判标准,当然,评判的主题还是以众多美食家匿名造访、打分、遴选出来的。
  黑珍珠目前已经做了四五年,市场正在向外扩张,逐渐蔓延至国外。
  这个平台其实就是以现在的基础重新分出来的一个新标准。
  除了美食家,还有大量的能经常吃到高级餐厅的客人,以及各大平台的美食区主播、up主,偶尔会做几次活动,扩大评判体系。
  当然,圈子内部也是有不少人反对的。
  有人希望能依靠这份指南打破米其林在美食当中的评判垄断地位。
  其实打出钻分评价的体系也是招揽客人的一种宣传方式。
  但这种方式本身并不能代表什么。
  很多饭店酒楼比如上京饭店,不屑于评钻,是因为人家已经达到了更高的追求和地位。
  不过,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作为一家烧烤店,若能在里面上榜,吸引而来的客人品质绝对很高。
  对楚浩的烧烤店也有很大的帮助。
  可转念一想其实也比较头疼,现在店里小部分客人很难去满足,嘴巴养叼了,  每次都需要楚浩亲自出手他们才买账,  这样的客人多了,  楚浩也觉得压力很大。
  主要是徒弟们尚未出师,  楚浩躺平分红的梦想便会遇到阻碍。
  所以他虽然被秦绛衣带着混进了圈子,却没有参与他们的平台活动,而且这个线上平台到如今也还没有做好。
  说是这么说,楚浩觉得如果拿不出实实在在的东西,其结果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总觉得这帮人不是很靠谱。”
  楚浩叹了口气,对秦绛衣说出自己的感想,“几乎没听见有人在谈美食,就连厨子也想的是如何拿到评钻资格,如何去牵线搭桥的和评论家搞好关系,还有一部分人想的是如何能赚更多的钱。”
  秦绛衣:“楚浩,现在你应该知道你在这群人里有多特殊。”
  楚浩挠挠头。
  我特殊吗?
  就开店来说,楚浩关注的是怎么把烧烤做好,怎么去制作出更好吃的早餐。
  他专注的是制作手艺,食谱配方,各种美食技巧。
  而不是真的把赚钱去当做第一位。
  一是因为楚浩有系统,系统的存在决定了楚浩会走哪一个方向。
  二是因为楚浩确实不会赚钱,这里面的门道太复杂,有秦绛衣帮忙他就觉得满足了。
  秦绛衣笑道:“没事,你专注做好自己的事,钱自然而然就会赚到的,他们主次不分,你却要拎清楚,无论是你做的烧烤店还是早餐店,都是基于你家的味道和手艺来吸引到的客人,楚食的口碑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积累,而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宣传和吹捧起来的,其食物味道的本身,不见得有多么厉害。”
  就连秦绛衣也觉得。
  在场有些人,抛弃精华,去学习国外糟粕,反而是颠倒了过来。
  夏国美食涵盖万千,但放眼望去,国内新生代高档餐厅走的全是米其林套路。
  这个体系的确很厉害。
  也很赚钱。
  但……夏国自身的美食生态,却并不适应。
  一盘回锅肉,你要如何用米其林的方式呈现出来。
  盘子越大越好?美食越少越好?这样就高级了?
  回锅肉你无论怎么创新,它也只能是回锅肉的味儿,不然的话路就走歪了,美其名曰出来的创新,不见得比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更好。
  但这并非说是创新就是错的。
  真正要走创新,不能闭门造车,这就和夏国文化一样,采用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方式向下兼容。
  夏国的美食体系太大了,创新并非是你走出这个体系,而是你用别的体系兼容进来。
  而想要完成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手艺和骨气不能丢。
  就像楚浩的腊肉工厂,他坚持不用添加剂,坚持采用成本更高的纯天然周期生产,这就是一份骨气。
  而现在绝大多数人。
  只要有钱赚,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秦绛衣带楚浩来这。
  一是为了让楚浩接触美食圈,让他看看现在的生态,开拓开拓见识。
  二也是提醒楚浩,看过就得,坚持自我更重要,这个圈子真没什么好的。
  楚浩也发现了这一点。
  于是在聚会后期,天色将晚之时,楚浩便兀自吃菜,不再参与他们的故事会。
  但今天并非没有收获。
  起码楚浩今后能时刻掌握美食界的动态,多涨涨见识也是好的,以后如果要做餐厅,那这些见识就会起到关键作用,而不是到时候两眼一抹黑,连起跑线在哪儿都找不到。
  李长青见状,鬼鬼祟祟的坐到了楚浩身边,“怎么了?受打击了?”
  楚浩翻了个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