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学术研究!一份厌食者的食谱

第(2/2)页

所以,既要符合厌食者的口味,又要助于他们的消化,还要平衡营养,甚至要兼顾刺激食欲的功能。
  这就需要楚浩好好思考一波了。
  秦绛衣倒是提出了很多建议,“我家也有这方面的研究,到时候可以带你认识一些疗养师,有些人精通营养学,应该可以帮到你。”
  楚浩心念一闪,顿时笑道:“不用了,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我已经有灵感了。”
  ……
  回去的路上。
  他通过[美食实验室],对实验室进行了第一手立项研究。
  其研究对象,就是厌食者。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为厌食者安排营养食谱,以及涉及到美食心理学甚至生物因素的问题,从根源上解决。
  需要一定的时间,但那并不远。
  有了实验室提供的食谱,楚浩才能着手去帮助这些厌食症患者。
  他当然是有目的的。
  这一点秦绛衣也感觉得出来。
  虽然她这种感觉不是很明显,但她相信楚浩不会没理由的去说要帮助厌食症的病人。
  从现实一点来说,楚浩想要名望。
  所以他才会选择,去做能让他提升名望和地位的事。
  这些事,能不能成功,还说不清,但如果成功了,楚浩的确是为自己镀了一层金,对他的事业会起到巨大的帮助,未来的路也能走得更远。
  像秦绛衣这种出身,不会像陆沉鱼那样,那妮子就比较单纯,只会觉得自家老公是真心诚意想帮助这些病人的。
  但秦绛衣认为,这个行为本身就并不单纯。
  楚浩这个人真的会无条件的去帮助什么人吗?
  当然,论真心,他肯定也是真心去帮,但真心帮忙的同时,顺便捞点好处,这才是人之常情。
  楚浩若能以厨子的身份治愈厌食症患者,这如果传出去,那将是多厚的一层金皮?
  秦绛衣感觉楚浩胆子很大,但说实话,想要做到这种事,难度也是很大的。
  她愿意帮,才会对楚浩说那些话,请家里的高手过来,助他一臂之力。
  对于食为天集团而言,美食领域的学术研究这一块,秦家也是刚刚开始摸索,并没有走多远。
  但既然楚浩自己说有灵感,那秦绛衣也就没说什么了。
  ……
  十连抽之后,楚浩的技艺提升的非常快。
  就连钟成林有时候也离开他屁股下面的高板凳,走到灶台旁边细心观摩。
  此间乐的菜谱,从四十多道菜,又扩展为六十多道菜,整个蓉派菜系,也就是上河帮菜系,就有将近五十道,其中,有许多传自钟成林之手,楚浩跟李长青看一遍就能举一反三的独特菜品。
  以及一些濒临失传的,甚至已经失传,进入现代以后,才被概念上恢复的菜品,只有钟成林这样的大师才知道的一些菜品。
  比如百花鸡,是用虾胶摊抹在鸡皮的内侧蒸熟而成,因为虾胶可以用多种手法烹饪,煎、炸、蒸、炕皆可,所以和鸡皮鸡肉搭配,做成美味风味独特。
  以及银丝卷,目前由名楼聚丰德中的最为正宗,整体呈半透明状,面质筋道有嚼头,甜咸程度适中,通过油旋捏制而成,现在会的人真的很少,即便有人能做,手法也是大不如前。
  比如荔茸香酥鸭,要用卤水把鸭肉煲到绵软后酿入乐昌芋头碾成的芋泥,然后再炸制,整个过程需要严格把控时间,最正宗的,整道菜需要花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
  其口感细腻无比,无法用筷子夹起来,只能用汤匙食用。
  这种菜要放在二楼,提前预约后制作,早就因为工序繁杂而被抛弃,濒临失传。
  还有宋楼火烧、青鱼秃肺、无骨蛇筒等即将失传的名菜。
  有些菜品,甚至去吃堂菜都吃不到的,乃钟成林的独门绝技,他的徒弟们,无法将其传承下来,因为达不到钟成林的要求。
  现在,他将这些菜品,传给了楚浩。
  “这些菜,是我在做川菜之余,与几位老朋友一起研究并概念性复原的失传菜,你们俩表现的都不错,如果好好练习,假以时日,也能将这些菜传承下来。”
  钟成林最近,很是激动。
  他将这件事,告诉了在上京做堂菜的徒弟们。
  说他收了个记名弟子,将他们学不会的老菜,全部领悟,并且进步神速到短短几周时间,开始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这消息一传出,不少在上京做菜的大师,都想来山城一观。
  不过由于他们工作繁忙,徒弟们无法全部过来,只能轮班倒,一个一个来观摩,并认识认识这位师傅的记名小徒弟。
  楚浩在这段时间里,一一见到了上京大师傅,专门做堂菜的国宴宗师。
  一个个都是三四十岁,甚至最年长的有五十多岁的,吃到楚浩亲手制作的菜肴后,都赞不绝口,甚至夸奖师傅收了个好徒弟。
  “这些,算是你的半拉师兄师姐,你虽然是个记名弟子,唉……却比他们表现的更好,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钟成林负手摇头,说的那帮弟子十分愧疚。
  “师傅,有了小楚师弟,你那些失传菜可就找到传承人了啊!”
  “恭喜师傅!小楚师弟的技艺,却是鞭长莫及,若他成长到与我们同岁,想必咱们夏国厨艺界,又会出一位冉冉新星。”
  楚浩摆摆手,谦虚道:“各位师兄、师姐就不要夸我了,都是师傅教得好……”
  李长青在旁边眼红的一批。
  虽然他明白这些人全特么都在商业吹捧,但在后厨的表现力上,楚浩的确略胜他一筹。
  李长青最近感觉,自己进步很快,吸收力很强,似乎又恢复到了十六七岁学艺时的巅峰状态。
  钟老甚至不吝啬把失传的手艺表现出来。
  他只教楚浩,却也没有避讳自己在场偷学。
  可不知为何,楚浩就是压他一头,用同样的方法做出来的同样的菜,他的始终比自己多出一个色调。
  就连李长青,如今也忍不住在暗暗感叹。
  老楚……真的是千百年难遇的天才。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