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偏私

第(1/2)页

老者瞧她模样,含羞带怯的,与平日里尽不相同,想必是王夫在这,难免不好意思,又尽数调侃她。

        娇花是被男色迷了心思的,两耳轰轰地听不大见,就一个劲的往边处瞥,许是平日聚少离多,男人难得浮闲坐着,难免收不住情思,

        风月清幽间,谢崧躬带绋冕,恭肃其中,却是这菩提浮屠下,可蛊人遁魔的蚀骨绝色。

        老祖宗是恨铁不成钢,本来以为训教了大半个月,瞧着平日里聪慧机敏的模样,现下哪有半分矜持。

        “绾儿,姑母腿脚酸麻,替姑母捏捏。”

        要给她找个事做,再看哈喇汁都流得没处了。

        “哦。好的姑母。”

        知绾羞着低头为上位者按捏。

        毕竟是跟着内闱司义学过门道的,娇花绵掌间按摩的手法着力、都有讲究,又习了定穴之技,不重不轻的,着力纾解老者腿脚。

        暮夜阴寒。

        谢崧端盏啜茗,左手骨指,有意无意浮于炉上逗烟煨暖。傲倪着知绾久了,见她勤勤勉勉,锋眉微挑,竟含了几分薄怒。

        难不成,待在宫里大半个月,尽学这些服侍人的末流?

        知绾浅黛微蹙,掌间施力、想着要在他面前好好表现,侍奉婆母之道、竟比平日更为勤垦乖顺,低头按了些薄汗来。

        太后见她不过随口一句,竟如此卖力,十八般武艺往自己身上尽施,只取娟帕来掩嘴暗笑,看着折腾了小半柱香,才摆摆手道

        “罢了罢了,小绾儿你再按下去,崧儿怕是要急了。姑母是逗你的。”

        这丫头,亦不算傻,也知道人前殷勤之理,瞧王侯护短的模样,再按下去,怕是要弄巧成拙,往后将人锁在王府里,如何赴学。

        话毕,又招了人来,问道

        “东西都备好了?”

        “回禀太后,都备下了。”下侍毕恭毕敬道。

        “小绾儿,姑母叫苏嬷嬷,在这华清殿外给你备了泉汤,好容易来一趟,必要赶个时兴,泡个半宿祛乏解疲。”

        华清旧历,以这伏磷汤泉遐迩闻名,她竟不知,果真是平日里贪玩了。

        “汤泉?”知绾不解。

        “苏嬷嬷,你快给小绾儿讲讲此间旧史。”老者见她一无所知,想来是没泡过的、不知其间好处。

        “娘娘初来乍到,怕也不知华清殿的独特之处,这华清殿啊,虽是前朝旧殿,却以露天汤泉闻名于世,又闻汤泉里,常年地伏硫磺,有治愈百疾,美肌养颜的功效。”

        “露天?”

        苏嬷嬷话尚未说全,知绾就燥得全身发烫。这怎么使得。

        “怕什么?这里又没别人,前朝贵妃也是这般。泡的时候,唤上侍婢取来四面围合的银屏、再落烟帐里三层外三层的唤个十数人守着,不得碍。

        再者说,此间暮色沉沉,泉中烟霭缭绕,周遭绿植葱蔚洇润,芳草茵茵,最是好风景,你若泡在其间,再惬意不过,养得肤白润红…”

        余下的话老者竟掩了嘴来,在知绾耳边轻咬。拈了几句浮词艳句来戏谑,逗得她燥红了嫩耳。

        美人暗瞥了谢崧,踌躇难决的垂首道

        “只是此事恐怕,还需殿下首允。”

        露天泡泉也不是小事,华清殿虽鲜有下人,来往间,多少亦会有驻守男卫宦侍,且这又是在王府外,若是行差踏错的走露了春光,于名节有碍。

        倘若他能远远守着,烹茶宿饮,就再好不过了…

        “谢狄。”王侯抿口温茶,唤人。

        “属下在。”声毕,近侍佩剑跪伏领命。

        “带人远远守着娘娘,若有差错,提头来见。”

        “是。”

        谢狄是他心腹,从小随侍身边,最是奉命唯谨,若得他相护,怕是半只蚊蚁也飞不进去。

        得了允肯,老祖宗又道

        “愣着干嘛,还不快去,泡了一次就会晓得其间好处,怕往后食髓知味的要央求哀家带你往这边跑。”

        说罢让苏嬷嬷带美人下去。

        知绾见姑母有意赶她走,想是姑侄许久未见,有私话要说,只得嗔羞着被人半推半就的带了下去。

        成婚半载,也未曾于王夫真正的赤诚以见,仍守着元贞,虽半只脚踏进了风月,迷迷糊糊每每戏弄间,也不算懂得,竟如未出阁的姑娘,脸皮薄得不行,格外惜珍身上的皮肉。

        是碰了会臊,吻了会惊,说不得胡话的闺中小姐。

        待到美人下去了,上位者遣了众人,才道

        “崧儿,你好久没陪姑母喝茶了。”

        “政事烦冗,未能在姑母跟前侍奉。是崧儿不孝。”

        “你啊忙惯了,只是冷着我这老人家也就罢了,又何苦冷了自家的王妃。”

        王侯自行拂袖添盏。

        “…”

        她虽是这人姑母,自小却管不得他,不过七八岁亦有了脾性,目下无尘的,谁也说不得。

        也就哥两脾性相投,一个寡言,一个孤高,相辅相成的就这么大了,君臣间少有拘礼。

        “你和瞱儿是一个路数的,哀家却不知从小是缺了你们什么,何以这般别扭。”

        说起亲儿,她也是一肚苦水。奈何他们是一条裤子过的兄弟,说再多、王侯也是向着愚兄。

        “就说瞱儿,数年前,明明是他自个往太傅府上无事殷勤的走动,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