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法理人情

第(1/2)页

第133章  法理人情

        大理寺,公堂。

        三司会审必须堂堂正正,入狱拷打之类的事,狱史或许能干,官员们得保持超脱的姿态。

        或许,这才是李义府当初玩仙人献果,结果不招待见的原因。

        酷吏,一个“吏”字就把格调定死了。

        良吏的“吏”何解,双重标准了解一下。

        正案只有一张,是当值审理的有司坐席,左右略后一点是副审的席位,唯有这一次在其中一个副审席侧后加了个次席。

        今天是第一次开审,正案是大理寺从六品上司直萧景真,副审席一侧是从六品上刑部员外郎姬霈牯,再一侧的副审是从六品下侍御史唐临、携监察御史范铮。

        至于在一侧旁听、监督的侍御史,所有人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

        萧景真与姬霈牯虽然诧异范铮的出现,却一下就反应过来了,御史台这是准备拔擢范铮了啊!

        啧啧,自己当年,要得这青睐,起码少耽误十年。

        案子有两个。

        第一个,是绛州夏县女子卫无忌,六岁时阿耶被乡邻卫长则杀死,阿娘改嫁,无兄弟,吃百家饭凄楚长大。

        后为地方官(伯长,伯常)饮宴效力,卫长则恰恰在宾客席中,卫无忌持砖拍死他报仇。

        贤达们,拍砖的历史又前推了啊!

        事后,卫无忌没有逃走,而是投官自首,引颈受戮。

        州县官员有些为难,索性将案子上交。

        案子真没什么曲折的,夏县乡邻的陈词一并转交上来,卫无忌是主动投案,也未曾隐瞒什么。

        卫无忌已经三旬有余,因为生活的艰难、还有报仇的执念,一直孤身,体态渐趋臃肿,本来就一般的容颜也略显沧桑,一身囚衣却穿得整整齐齐,易皱的地方还被她拉伸了。

        这种案情,连杀威棒都免了,本来就一目了然,人家还没有丝毫隐瞒,没必要。

        “小民一生,孤苦无依,全拜卫长则所赐。得报大仇,心念已足,愿领死。”

        萧景真与姬霈牯、唐临商议了一阵,都在摇头。

        卫长则杀了她父亲没错,可那是前朝的事,不宜算入本朝中。

        所以,卫长则在本朝,理论上是无罪的。

        按这推论下去,卫无忌是当判死罪。

        可是,为父报仇,是天性、合人情,孝道无亏。

        这就是个两难选择,否则夏县、绛州早就判决了,至于把案子推上来吗?

        地方上也深得蹴鞠精义啊!

        唐临清了清嗓子:“反正,本官认为,罪责属实,其情可悯,当赦、减罪责,流就差不多了。”

        萧景真执着地表示反对:“新官不理旧账,何况是旧朝的仇怨?都算前朝的账,大唐百姓还得死百万人!本官以为,审理时当不予考虑旧账。”

        姬霈牯则和稀泥:“都有道理,本官以为可以综合一下嘛。监察御史,你以为呢?”

        被点名的范铮笑了笑:“罪责肯定是要算的,悯不悯就不是三法司的事了。真想保全卫无忌性命,怕是得御史大夫、大理卿、刑部尚书家的夫人出力了。”

        唐临瞬间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