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你们是不是忘了

第(1/2)页

第132章  你们是不是忘了

        中书省封还了皇帝的那道谕令,范铮雨过天晴了。

        身为权力中枢的三省,有权力封驳皇帝不合理的诏书——虽然这也得看皇帝是谁。

        被封驳了谕令的李世民,郁气难消,抛下前来亲自迎娶公主的大唐河源郡王、吐谷浑乌地也拔勒豆可汗慕容诺曷钵,到咸阳狩猎去了。

        身为天子,还不如当初身为秦王快活,可以肆意而为!

        直到五天后,三省遣人禀报,高句丽、新罗、西突厥、吐火罗、康国、安国、波斯、疏勒、于阗、焉耆、高昌、林邑、昆明及荒服蛮酋来进贡,李世民才消了火气,转回长安。

        注意,这个昆明,指的不是后世昆明!

        《旧唐书》上没有提及,但《唐会要》提到,昆弥国,又称昆明,与爨族以西洱河为界,贞观十九年,梁建方征服昆弥国,得户十万九千三百,大约是云南西部与四川西南交汇地带。

        不得不承认,杨师道的出手,相当精准。

        换别人来,范铮少不得耍耍赖皮,在敦化坊躲一段时间的懒。

        皇帝耍得脾气,我范铮耍不得?

        国子丞姬宁如之事,恰恰是一个宣泄口。

        换谁来,范铮都可以撒泼打滚,磨蹭着不肯坐衙。

        偏偏,孙行的颜面范铮不得不给,元鸾看似独断专行的话,却是在给娃儿台阶下。

        重归察院公廨,不仅刘谙、华鸣、李义府笑容相向,就连不对付的阚苫都强挤出僵硬的笑容。

        虽然阚苫还不至于谄媚到过来讨好,可笑容已经说明了一切。

        惹不起,以后再也不敢搞针对了。

        范铮脑子抽抽,凉州一行违背圣意,却在整个法司体系声名鹊起,中流砥柱的名声,连“年轻一辈”四个字都不配搭载上了。

        这话,还不是御史台自吹自擂,是刚刚从大理卿右迁刑部尚书的刘德威说的。

        从三品升正三品,多年媳妇熬成婆,比起前朝为郡守的阿耶,真是强爹胜祖了。

        孙伏伽转回大理寺,阴差阳错地成了一手妙着,由大理少卿擢为大理卿,正好补这个缺,能力、资历都无人置喙。

        孙伏伽想讨要范铮入大理寺的念头愈发强烈了,范铮的名头越响亮,于公于私越有好处。

        看着整个公廨的笑脸,范铮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是爬到树尖尖回头看的猴子。

        辰时,御史大夫李乾祐与治书侍御史韦悰,联袂到察院走了走,就连柳范都只是打了个招呼,却与范铮闲话家常,看得李义府阵阵心酸。

        喂,你们是不是忘了,我李义府也同样去了凉州,同样担了风险?

        为什么中流砥柱之名给了范铮,我李义府一无所获?

        就算说看脸吧,我李义府相貌俊秀,怎么也比范铮那方方正正的脸出彩多了吧?

        好歹和我多说一句话啊!

        可惜,李义府在初期就是那么不招待见。

        雪花飘飘……

        “哦,忘了跟你说,以后你的点卯、当值,都由御史台直接负责,令史自会过来寻伱。察院这边,柳范你有事好好跟范铮商议着办,不要再出龃龆。”

        李乾祐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阚苫只觉得心头仿佛中了一箭,痛到不能自已。

        莫名其妙地,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