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风波起二

第(2/2)页

被其余张家人给夺走,因此张溥的童年和青年都比较穷困落魄。出身和童年的不幸也造成他性格中偏激桀骜掌控欲强烈的一面。

        张溥崇祯四年考取进士,后授庶吉士,入翰林当了修撰。到崇祯七年应该升职调动了。

        张溥看不起座师周延儒,更看不上现今的首辅温体仁,数次在半公开场合笑骂两人“尸位素餐”。他想着一旦自己入了内阁高居朝堂,定要一扫朝堂魑魅魍魉,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按惯例,三年一次的升职调动就在眼前。可张溥却被人弹劾了。

        弹劾的理由有些牵强。

        同为太仓人的陆文声弹劾张溥的罪状有三。

        一是张溥的名字。张溥字天如。这个名字初看没什么忌讳,但官字两张口,左右都有理。

        天如,像天一样。陆文声弹劾张溥自比老天,比身为“天子”的皇帝还要高一辈,是指着皇帝老子的鼻子骂“我是你老子”。

        二是弹劾张溥去年召开主办的“虎丘大会”。数千学子齐聚虎丘,名为讲学,实为结私营党,意图操控朝政。

        三是弹劾复社乱行惹怒老天,使得苏湖二府蝗灾横行,原本为天下粮仓的苏湖二府竟然大闹饥荒。“妖孽横行,致使天将大乱”。

        温体仁将弹劾奏章拿给张溥看,示意他赶紧上疏为自己辩解。要是能找到更多的同僚与他一同上疏,自然说服皇上的机会就更大一些。

        张溥深以为然。

        复社成员在朝堂上任职的不在少数。很多东林党和复社官员纷纷上疏替张溥辩白。

        岂知这正落入温体仁的算计。

        崇祯皇帝最恨什么?一是贪腐,二是党争。温体仁入了崇祯的眼,得以当上首辅,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党”。

        张溥召集几十人为他上疏辩解,岂不是告诉崇祯皇帝,“我张溥在朝野党羽无数,你能奈我何?”

        原本崇祯皇帝接到陆文声的弹劾奏章,只是淡淡一笑就抛之一旁。但大臣们接二连三的上疏,均是大义凛然的替张溥辩解,崇祯皇帝的笑脸就逐渐凝固。

        《华云娱乐报》恰逢其会的刊登了有关复社的连篇报道,从复社的前身应社写到如今复社的规模,从尹山大会、金陵大会写到去年的虎丘大会,从复社的创始人张溥张采写到遍布朝野的复社主要成员如黄道周、陈子龙等人。

        崇祯皇帝越看越心惊,越看脸色越铁青。最后崇祯皇帝桌子一拍,将报纸朝王承恩一甩,道:“大伴,你看看,这份报道,到底是真是假?有几分真几分假?”

        王承恩粗略看了几眼,额头冷汗直冒。

        “陛下,一份民间邸报,不足取信,或有夸大其词,或有道听途说,或有牵强附会……”

        “名单暂且不说,就说这劳什子‘虎丘大会’,果有如此盛况?陆文声没有夸大其词?”崇祯阴沉着脸,恨恨问道。

        王承恩一看崇祯皇帝的神情,吓得赶紧跪下,磕头道:“皇上息怒。书生们齐聚虎丘,也是商讨国是,一片热忱,只是手段有些欠妥帖……”

        “关外建奴寇边,中原流寇肆掠,好在西南土人叛乱及时平定,京城漕粮运输通畅。要不然……”崇祯皇帝怒意难平:“没想到在江南居然会发生如此大事,几千学子聚会,告诉朝廷该如何行事?难道他们还想要操控朕不成?查,给朕严查……”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