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风波起二

第(1/2)页

“陈碧莲入了钱府,上了钱谦益的床,怀了钱家的孩子,死于小产,钱府赔了陈大有五两银子”,这些事实原被告双方都承认,没有异议。

        双方的分歧在于“陈碧莲是被迫进的钱家还是主动进的钱家;陈碧莲勾引钱谦益还是钱谦益占有陈碧莲;陈碧莲主动要求劳作还是被钱府逼迫不得不操劳过度小产而死”。

        官司还没有打完,卫一凤还在犹豫不觉首鼠两端摇摆不定,《华云娱乐报》就已经将钱谦益官司的前因后果详细的刊登出来,还别出心裁的搞了个问卷调查。

        有了前些日子的舆论铺垫,士子们的形象已经大为不堪。民众一边倒的认为钱府做得太绝,钱谦益老爷拔鸟无情,像读书人一贯的作风。

        “陈碧莲如何进的钱府、主动还是被动怀的小孩”众说纷纭,不好界定。毕竟有人贪慕虚荣、攀附高门大户、自荐枕席;有人乐于清贫、忠于爱情、靠双手劳动心安理得的生活。

        但钱府让一个怀孕七个月的大肚婆干农活,实在是有些太过分,更何况还因此引起小产、一尸两命。民众一边倒的谴责钱府,认为钱谦益有罪。

        ………………

        江南乱糟糟的情形传到了京城,不仅一众大臣知道,就连深宫中的崇祯皇帝都有所耳闻。

        “大伴呀,”崇祯难得悠闲,喝着养生汤,有一句没一句的同王承恩闲聊道:“你说,那个什么报纸上写的,江南士子真的如此不堪吗?若果真如此,朕的朝堂大都是江南人,朝堂上岂不尽是蝇营狗苟之辈?”

        王承恩小心道:“陛下,《华云娱乐报》一看就知道是戏耍之言,当不得真。朝堂诸公都是通过各级会考选拔出来的良才,均是肱骨之才,朝廷砥柱。”

        崇祯难得露出笑脸,轻松道:“大伴,你不用给他们说好话。朕登基七年,对那些大臣也算有所了解,才学也许有,品行吗不好说。”

        “朕现在回想起先皇临终前,一再交代要朕善待魏贼,惭愧呀……”崇祯有些晃神,回忆道:“原本以为阉党祸国。没想到铲除阉党,朝政反倒不如魏贼当权时的模样。大臣误国,士子误朕呀!”

        王承恩不敢接腔。

        崇祯继续自言自语道:“你说,钱谦益偌大的名声,结果竟是贪腐放肆之辈。天下士子还有不贪腐的吗?”

        “看看,钱谦益回到苏州,又逼死怀孕的小姑娘,人家小姑娘怀的还是钱府的孩子,”崇祯皇帝指着《华云娱乐报》上关于钱谦益官司的报道,气愤道:“一个对自己骨肉都如此薄情之人,朕还能寄希望于他能对天下百姓好吗?”

        “你去信张彝宪,就说朕知道钱谦益逼死人了。”崇祯气愤道:“报纸上说钱府是常熟首富,每日山珍海味绫罗绸缎,钱谦益的小妾居然比朕的妃子还多……”

        王承恩暗自替钱谦益默哀。皇上金口一开,一个“逼”字,给钱谦益这场官司定了性。钱谦益牢狱之灾可免,破财之运怕是上头了。

        ………………

        钱谦益的案子尚未完结,朱顺明还在南直隶掀起波涛,京城的温体仁开始对此次风波的最终目标——复社的创始人张溥开炮。

        张溥同钱谦益一样,同样出自苏州府。张家在苏州府太仓州的势力比之钱家在常熟的势力更大。

        可惜张溥是妾生,而且张府龌蹉不断,张溥一支的财富在他父亲手中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