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太子夜温酒,月述佳人愁

第(1/2)页

  “沉雁落眸顾倾城,思人不见空见愁。”
洛中二十一年,八月初二,月夜。
深夜,静得出奇,就连风声好像也显得小心翼翼。
东宫,太子府内,一处厅房灯火通明。
静,仿佛是一团迷雾,萦绕在各处房间,只有一盆炭火燃烧地噼啪作响。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身着杏黄龙纹服,头戴金丝盘龙簪,脸色惨白毫无血色,再加上那忧郁的眼神与干焦的嘴唇,整个人显得十分孱弱,与无能。
徐子墨跪身伏地,恭敬请安。
徐子墨:“臣大理寺武官小臣徐子墨,拜见太子殿下。”
不远处,太子倚坐在一把太师椅上,仿佛疲惫不堪。
看着跪拜在地的徐子墨,太子眼神中闪出一缕光,不过只有一瞬,便消逝了。
太子想起身,不过刚要动弹,便觉得胸口难受,咳嗽几声,继续倾颓地坐下。
太子:“咳咳咳,徐爱卿快起。”
徐子墨急忙起身,眼神余光瞥见太子模样。
看着太子那病入膏肓的模样,徐子墨心中不禁惊讶,还有可怜。
倘若不是疾病缠身,面容红润,脸颊丰满些,也是一个翩翩少年。
可惜了。
太子缓缓转头,看向跪在一旁的何归安。
太子:“何卿,天色渐晚,你且早些休息吧。”
何归安心知这是太子殿下令自己退下,不要打搅,于是急忙谢恩起身,退出厅屋。
眼见何归安退下了,太子微微颤抖着伸手,用力捏着一根精雕细琢的花梨木棍,轻轻一敲身边的小铜罄。
一声“咚”的清脆,在屋内回荡。
紧接着,几个宫女开始忙碌着,脚步急促回荡在屋内,关上门窗,降下遮布,点上灯盏,使屋内与外界隔绝。
过了一会儿,众宫女纷纷退下,整个过程没有一丝言语。
太子微合双目,静静地听着周围的声音,直到屋内安静,才缓缓睁眼,看向徐子墨。
太子:“本宫知徐爱卿修道蜀山,是这天下首屈一指的仙才。”
徐子墨:“剑乡修身,不足殿下挂齿。”
太子微微摇摇头:“今晚,没有君臣之分,徐爱卿只把我当作凡间信善就好。”
太子咳嗽几声,只见那胸口剧烈翻涌,映衬着太子痛苦的脸颊。
太子:“清欢苦短帝王家,红尘风落随仙乡。”
太子:“徐先生。”
太子的脸上微微浮现出一丝苦笑。
太子:“凡间的烟火可习惯吗?”
徐子墨看着太子,心思翻涌。
徐子墨知道,这句话不是在问自己,而是在问他自己的心。
太子愁苦于帝王之家没有清净欢乐,向往着红尘之外,出世仙乡。
徐子墨微微笑着:“京都之大,逃不过大汉疆土之一分瓦砾。”
徐子墨:“天下虽大,又不过是三界变换的一颗尘埃。”
徐子墨:“心不得解脱,何处不烦恼?”
太子看着徐子墨,勉强微笑着,点了点头。
太子:“徐先生,你可愿解脱我心。”
徐子墨:“世间烦恼,不过是几句空话,几位虚职,几人过客。”
徐子墨:“所解着,不是心,而是贪嗔痴怨。”
太子微微笑着,以至于嘴唇上干焦处撕开裂口,流出几丝鲜血。
太子:“我是个痴人,痴迷的是一位匆匆过客。”
徐子墨:“足下但说无妨。”
太子抿了抿嘴,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挥起木棍,敲了两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