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炒米和接单

第(2/2)页

向云蔚深吸一口气,握住了书本,对安正阳说:“多谢你。下次如果你还需要加工食品,我不收你工费。”

        安正阳满意地笑了笑:“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问我。”

        向云蔚送他出食堂门口,又添了一句:“对了,你们知青点如果还有别人要加工食品,你帮我介绍呀,我给你抽成?”

        安正阳闻言皱起眉来:“你应该专心读书。一个小女人,怎么钻进钱眼里,你这么缺钱吗?”

        向云蔚:……她确实挺缺钱的,家里的茅草房顶都漏风了。

        “算了,你们知识分子不爱做这个,就当我没说吧。”

        安正阳不料会听到她这样说,皱着眉头解释:“并非是因为我爱清高,只是你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读书。上次见过你雕花,我知道你有与众不同的艺术天赋,你应该听我的好好读书入学。难不成要一辈子待在厨房里做个厨子?”

        这回轮到向云蔚皱起眉头:“我是读书不多,但也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做菜也是了不起的行当。”

        安正阳眉毛都要拧到一块去,满脸不同意。

        但向云蔚已经过了非要和人争高低是非的缘故,见他还要争辩,就转移了话题:“总之多谢你给我书,我会好好学的。快放学了,我还要蒸窝窝,就不送你了。”

        安正阳一肚子的道理没有说出口就被送出门,气得在心底里发誓,绝不替向云蔚介绍生意。

        但酒香不怕巷子深。

        安正阳的米花糖一拿回知青点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不是个小气的人,大方地就分给了同伴。米花糖征服了整个知青点,有个川蜀来的男知青险些吃得落泪,连连说这味道和他老家一样正宗。

        向云蔚的名声悄悄在知青点传扬开来。

        现在知青点里不乏像魏昌、安正阳这样手头富裕的人。他们从首都或者南方富庶城市过来插队,家境原本就好,今年又因为政策缘故家里人回到原岗位工作,手头宽裕之后就给孩子们寄粮票肉票还有粮食、营养品等等。手头有余粮,却没有好厨艺,从前没有向云蔚的时候,也就随便对付过去。但吃过了米花糖,谁还愿意吃平平无奇的糯米呢。

        向云蔚开始陆续接到来自知青的订单,除了米花糖,还开发了蛋羹、鸡蛋面新菜单。

        但最大的一单,还是来自那个川蜀知青下的米花糖。他一口气背来了八斤糯米做米花糖,还特意叮嘱:

        “我好吃甜的,不要节省,糖放足来。”

        做成这一单,向云蔚又得六两糯米。加上先前接活攒下来的,林林总总有一斤半糯米和六个鸡蛋。

        原先从国营饭店替回来的母鸡也争气,麦冬天天给它挖小虫和蚯蚓吃,母鸡补得体肥羽亮,一天能下三个蛋。这些天下来,足足攒了一竹篓鸡蛋。钟奶奶爱得不行,恨不得每天抱着鸡蛋睡觉。

        向云蔚把那篮子鸡蛋也抱了出来,数了数,里头一共有十五个鸡蛋。她把自己攒的鸡蛋也装进去,一手拎上装着糯米的布袋,打算要出门去。

        连日里的进账,钟奶奶现在对向云蔚处理家财已经完全没有意见了。只是现在看着鸡蛋还有些不舍,一双眼睛粘在竹筐上,依依不舍地问:“你这是要上哪去?”

        向云蔚答:“我往镇上取一趟,换些钱回来,咱家的房顶该修了。”

        “用草补补就是了,换钱做什么。”

        “叶师傅前些天修了房顶,我问了瓦片的价钱,咱们这些应该能行。还是换了瓦片顶,冬天才好过。”

        瓦片房……钟奶奶打从分家被赶出祖屋以后,再没想过还能住上瓦片房。她激动地眼眶里冒出老泪,咽下喉咙里的哭声,冲向云蔚摆摆手:“行,你去吧,路上小心着点。”

        向云蔚挎上东西就沿着村路往镇上去,供销社不是天天都去镇上进货,她今日没能搭上赵老爹的便车,只得靠两条腿步行。这具身体还是营养不足、太虚弱了,她走了不到二里地就有些气短,只能坐到路边的树干上歇歇脚。

        她正坐着扇风,忽然面前起了一股风沙。向云蔚眯着眼睛抬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绿色军装的男人骑着自行车过去,一架老式二八杠自行车!整个大洼村,还没人能有一架自行车呢。

        向云蔚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久久凝望那辆自行车。忍不住想,她什么时候也能换辆自行车就好了……

        殊不知这一幕落在了有心人眼里就变了味道,他们并不知道向云蔚在看车,还以为向云蔚是在看人。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