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江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1/2)页

  “明白,明白,要不是临近过年,火车票紧俏,我自个就捎带着办了不是,也不会来麻烦你啦,大军,你是咱们大院唯一的干部,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带头为人民服务的。”
  好嘛,老刘这是通过阿里巴巴,直接连续到生产帽子的厂家了吗?
  高帽子是一顶接一顶的往外送,简直是壕无人性啊。
  可惜,小江也是个中高手,不吃他这一套。
  皱眉,沉思良久,小江方犹豫说道:“大大爷,我也不糊弄您,这样,您跟我说要几张票,什么时间,目的地是哪,我试着找人帮您问一下。”
  老刘猛地拍了下大腿,嘿嘿笑道:“不亏是咱们大院长得的孩子,两个字——局气,是去津市的,时间就在三天后,两张票。”
  麻蛋,怎么又是津市,这狗不理,天生跟他江大军犯冲是吧。
  “大大爷,合着不是您自个要啊,我还以为是您跟我大大妈,要去川省看我光天哥跟嫂子呢?”
  “嗨,瞧你说的,我又不傻,真要去川省,怎么也得找个春秋凉快天去啊,至于大冬天,冒着呼呼的西北风,出去逛荡嘛。”
  小江心道也是,这个时代,大家伙可不兴冬天出远门的,更习惯在家门口猫冬来着。
  那老刘这么着急要票,可就有些说道了,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真要出了问题,刘海忠固然跑不了,他小江也是个共犯同党呢。
  “那这就奇怪了,难不成是咱院里,谁家老亲来电报啦,可那也对不上号啊,真要是急事,不是越快越好吗,都火烧眉毛了,怎么还得选好日子出门?”
  这个时代,电话不普及,除了公家单位之外,私人家庭装有电话的,都得是厅级以上干部。
  所以,电报就成了普通人最快速的长途联系方式。
  但是,电报耗费太贵了,写一封信才八分钱,发一份几个字电报的价格,就相当于一封信的十倍,发一封电报,就相当于吃了一斤猪肉,普通人非紧急情况,也是不常用的。
  对了,这个时候,京城送电报的邮递员,都是骑挎斗摩托的,就是派出所老张经常坐的那种,也是八大员之一。
  老刘见瞒不过小江,索性直言道:“算了,我还是跟你说实话吧,是这么回事,棒梗这不马上要判了嘛,你贾家嫂子就求上门来,找我帮忙,买两张去津市的火车票。”
  小江想了半天,还是没明白其中的逻辑在哪。
  不由好奇道:“大大爷,这法院都没判,贾家嫂子就知道棒梗的去处啦?”
  “嗨,这有什么难猜的,按棒梗的年纪,加上又是无意之失,最多就是去清河农场劳教三年罢了。”
  “那……”没等说第二个字,小江就用左手拍了下脑门,恍然大悟。
  好歹他也是上过高中的,学过地理,京城可不仅仅是这四九城、近郊三区、外加七县之地,还有四块飞地呢。
  其中,一块在津市,叫清河农场,另一块在黑省,叫双河农场,都归京城劳改工作管理局管理,直白些,就是劳改犯人的场所。
  以棒梗的罪名跟年纪,大概率不会发配东北,故只能是清河农场了。
  难怪秦淮茹不顾体面,夜奔刘海忠呢,原来为了这个啊,那还真是把小江买了一个好价钱。
  但是,他又不是傻柱,凭什么答应帮忙呢,真要帮了秦淮茹,只怕她非但不会感激自己,还要非议他傻柱第二呢。
  “大大爷,您要是想去川省,这票无论如何,我都给你搜刮来,但是,老贾家的人嘛,我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让我帮他们,门都没有。”
  老刘掏出一包大生产,扔给小江一根。
  小江也不好回绝,毕竟是长者赐、不敢辞嘛,遂插在耳后。
  老刘也不以为意,用火柴点上香烟,抽了一口,幽幽道:“大军啊,老话说的好,这冤家宜解不宜结啊,我瞒着你,不告你这事,还不是怕你义气用事,本想等你帮忙、事成之后再说,这样,老贾家感激你,你们俩家关系自然就恢复如常了。”
  小江心里呵呵一笑,要不是说这话的是刘海忠,话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