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赶集

第(1/2)页

“墩墩来多喝点水,等下路上会渴的。”黎鱼多把温开水给周金喝。
  周金之前不足月就生下来了,也没吃几口母乳,被周红国夫妻俩用米汤还有山羊奶给喂大了,墩墩这个小名,也是因为之前白白胖胖被叫出来的。
  而他越长就越仟细,主要是骨架小,又长高了一丢丢,显得更瘦了,家里两老口也希望他健康,叫小名好养活。
  至于他大名叫周金,这不是他们老两口取的,而是他们那儿子去上户口的时候随口报的,等他们知道大名的时候,已经打印户口出来了。
  虽然孙子挂在他们老两口名下,一个户口本里,但是改名字这事,还是挺麻烦的,所以,周金的大名,就这么定了下来。
  “我喝过了,奶奶,我们赶紧去赶集吧!”周金兴奋地对自己奶奶说道。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集市赶集了,他的空间光秃秃的,家里的各种菜种子,他也没借口找奶奶要,村里的水果树也贫瘠,所以他把目标放在了集市上。
  “墩墩,你坐横梁上,奶奶坐后面。”周红国一把抱起周金放在了二八杠的横梁上,上面被绑了一个草把子,加厚加宽了自行车的横梁,草上面还有一块青布。
  周金坐上去,觉得很不错,不硌屁股。
  不过,他或许是觉得不错有些早,等自行车登起来后,他收回了之前觉得不错的话。
  还没有修的泥巴马路,坐在自行车上不是一般的颠簸。
  这一坐差不多一个小时过去了,周金也终于可以下车活动活动已经麻木的下半身了。
  他太难了,这比在古代的时候坐牛车还颠簸。。。。
  不过等他看到塘口镇熟悉又陌生的街道,眼睛都看不过来。
  这时候,他才愣住了,对啊,现在赶紧是在老街赶集,未来的黄金地段现在还是荒凉一片,后来长大后听说那边的地段搞开发,一块地皮八米宽三十米的长度一千块都卖不动,还是放话出来说愿意买地皮的可以搬迁户口,分田分山,虽然分的田还有山不太好,但是起码有田有山,再到自己分的山里开荒几亩地,种上几年,那就是熟地了,可以种很多粗粮,想想也挺好,城镇户口,虽然说不能分粮食了,但城镇户口就是香饽饽。
  虽然这么好了,但还是卖不动,不是一千块拿不出,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买了地皮的,必须一年之内最低要建立两层楼高的水泥板楼房,大多数人买得起地皮就建不起房子,建得起房子,就买不起地皮,大多数人都还是砖瓦房,水泥板的那种楼房在他们这还只是少数人家里建立了。
  想到这,周金的心跳加速了,或许,他可以吃到这个福利!
  努力回想了一下开发的时间,很好,他想起来了,是在两千零二年的时候,他们家还有希望。
  他脑子里想着事,一直盯着前方,在黎鱼多看来,他就是想吃对面的油炸糍粑了。
  等周金反应过来的时候,他手上就被自己奶奶塞了一个油炸糍粑了。
  五毛钱四个,周红国把自行车放好后过来找他们,夫妻俩一人吃了一个,剩下的一个包起来放到了买菜的背篓里,准备回去给孙儿热一热在吃。
  周金一手被拉着,一手把自己拿着的油炸糍粑往嘴里送。
  真不错,这糯米粉一吃就知道是他们本地种的老品种糯米磨粉做的糍粑,真好吃,和在古代吃的绿色天然食品有的一拼。
  不过在古代,油来之不易,他已经好久没吃油炸食品了。
  周金吃得心满意足,不过他人小胃口也小,一个油炸糍粑比他手还大,吃了三分之二,他就吃不完了,不得不说小时候的东西真材实料一点也不掺假。
  没吃完的糍粑被周红国接过一口就吃掉了。
  黎鱼多还掏出手帕给周金擦嘴巴和手。
  渐渐的人多了起来,周金被自己爷爷抱了起来。
  这时候周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跟着来赶集好像也没有办法搞事情啊。。。
  这让他有些郁闷了。
  忙着采买各种东西的夫妻俩压根不知道孙儿的郁闷,只当是小孩子想跟着他们来赶集起来太早了,有些犯困而已。
  反正抱着他的,睡觉问题也不大,所以,周金在自己爷爷身上眼睛滴溜溜地打量起集市上的一切。
  “媳妇,我去老把事那剪头发,墩墩可以在边上看鱼,你去买洗衣膏吧,我们在这等你。”周红国道。
  他不想让妻子抱着孙子走,虽然说小家伙瘦,但分量也在那里。
  黎鱼多看了他们爷孙两一眼,思考了一下,最后同意了,毕竟她最常去的店离着有点距离。
  周金听完眼睛都亮了,剃头匠那边挨着卖鱼的位置,他说不定能捡到一些被倒掉的小鱼苗呢。
  有鱼苗他就放空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