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 65 章

第(1/2)页

第65章

        也不怪魏若对高家不熟悉,  李浩淼的舅父在魏若嫁进来之前就带着老父外放了,只在李浩淼成亲时带着夫人回来了一趟,魏若只知道他们家有几口人,  但对高家众人的性情却是不了解的。

        李浩淼也担心魏若明日去高府时不知道那里人的性情和她们不好相处,便同她说起了高家的事。

        “我外祖父只得了我舅父和我母亲两个孩子,  舅父膝下共有两子一女,我那两位表兄弟都是妾室所出,  唯有我那位已故的表姐是舅母亲生。”李浩淼对魏若道。

        这些事情魏若其实知道,  但李浩淼要从头和她说,  她便认真的听着。

        李浩淼继续道:“我表姐身后留了一个女孩叫林姐儿,因她父亲又娶了继母,  我舅母担心她继母会薄待她便把她接到身边抚养照顾。我两个表兄弟各有两子,  大表兄的儿子们皆已娶亲,二表弟的大儿子已娶了妻子,小儿子还未成亲。”

        魏若一听便知道明日去高家要着重拉着高夫人的外孙女说说话了,一来她年幼丧母,  众人自然更怜惜她,  二来她是高夫人仅存的骨血,高夫人想必极为的看重她。所以无论是老太君还是老夫人都会对她越发重视。

        李浩淼又同魏若说起了高夫人:“其余几个内眷都与你平辈,  自有她们过来奉承你,你倒不必对她太过费心。唯有我那舅母,  她待我外祖母极孝顺,  昔年我外祖母卧病在床时被痰卡住了,差点憋过气去,当时人人都只当外祖母挺不过去了,  我这舅母当机立断直接用嘴吸出了我外祖母口内的浓痰,  才让我外祖母又多活了两年。”

        “外祖母养病那两年,  她就睡在我外祖母床前的脚踏上,日夜不离身的伺候着外祖母。就为这个外祖父和娘都高看了她一眼。外祖母临走前曾将体己一分为二,说一份给林姐儿,一份留给我娘。我娘感念舅母待母亲至孝,便说外祖母给她留的那份体己她就不要了,只留给林姐儿便是了。舅母只是不肯,说外祖母留下的许多东西都是她惯用之物,我娘拿着放在身边也有个念想在。我娘见她执意不要便把体己拿了过来,但她和我父亲商量过后便对外祖父说,舅母待母亲极孝顺,又只剩林姐儿一个骨血了,等林姐儿出嫁时,她们会把这份体己折成银子再另补一些金银给林姐儿做嫁妆。”

        魏若听李浩淼说完就道:“舅太太待外祖母如此孝顺,这也是应该的。”

        李浩淼点头道:“是呀,外祖母到最后是含笑而去的,就为这个我娘心里就感念舅母。”

        这些陈年旧事魏若还是第一次听说,她既知道了高夫人的品行,又知道了公府众人对高夫人的态度便知道明日要怎么同高夫人打交道了。

        第二日一早,李浩淼先起床去了前院,魏若则在梳洗打扮后带着女孩们去了老君堂。

        因着今日要出门做客,清姐儿、寒姐儿和冰姐儿几个都已经打扮好了,正坐在那里同老太君和老夫人说话。

        五夫人和七夫人都还没到。

        魏若让润姐儿和橙姐儿去找姐姐和表姑们玩,自己则走到了老太君和老夫人身边同她们说话。

        老太君就对魏若道:“素日里家里外都得你忙前忙后的照应,你也是辛苦了,今日到你外祖父家做客,你也能歇息一下了。”

        魏若就笑道:“今儿个说是去帮忙的,哪能真歇着。”

        老太君就笑道:“有你婆母和你五弟妹在,你今日只管坐在那里陪我们打牌或是带着姑娘们出去玩。”

        她一个儿媳妇在那里打牌让婆母忙去忙后的哪里能行。

        魏若连说不行。

        老夫人就笑道:“你这孩子心也太实了一些,你祖母在和你开玩笑的呢。你舅母有三个儿媳妇家常琐事自有她们去料理,咱们只管在旁边出出主意就行了。”

        魏若难得犯傻,闻言就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那边清姐儿和寒姐儿等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老太君素来喜欢她,见她不好意思便笑着转移话题,她问老夫人:“我记得你侄女留下的那个女孩是叫林姐儿对吧,你嫂子是出京后才把她接到身边的,我倒没见过这孩子,这孩子多大了。”

        老夫人闻言就道:“过了年已是十二了。”

        “可定亲了没有?”老太君闻言就道。

        老夫人听后眉头就皱了起来,她让清姐儿和寒姐儿带着孩子们去侧间玩,等她们走后,她就叹了口气道:“这个孩子自胎里就带了不足之症,我那侄女在她三四岁时又去了。虽说后来嫂嫂把她接到了身边,但她到底落下了病根,身子时好时坏的,好时也能说能笑的,病起来的时候有好几次险些没能挨过去。我嫂嫂细心为她调养了好几年,现在总算不那么容易病了,只是每天都得吃药养着。嫂嫂担心若是把她许到了别家,不说别的,但是子嗣和吃药这两样就容易生闲气,便动了把她许给她小孙子的念头。”

        老太君想了想道:“可是你那二侄媳妇的小儿子?”

        老夫人颔首道:“正是他,他比林姐儿大一岁,两人的年龄正好合适。”

        老太君和她素来亲厚,见她嘴上说着两人年纪合适,但面上却略有些愁苦之色便问她:“可是婚事有什么不妥?”

        老夫人见这里也没有外人就道:“我嫂嫂虽想撮合两个孩子,但我那侄媳妇却不愿意,她没等我嫂嫂开口便把她娘家侄女也接了过来,还抢先跟我说要把她侄女许配给君哥儿。”

        君哥儿正是高老爷的小孙子。

        老太君闻言就颇为不喜的道:“她也是个糊涂人,纵是不喜你嫂嫂的安排也不该未经你嫂嫂允许就把她侄女接到家里来,她这样不仅让你嫂嫂为难,就连她侄女也不好在高家待下去。”

        魏若心想那倒也是,这婆媳俩斗法,她那侄女倒也夹在中间为难。

        老夫人闻言忙替嫂嫂说话:“娘是知道我嫂嫂的,她性子一向敦厚,向来不拿小孩子出气的,遇到我那侄媳妇的侄女向来都是和气的,倒是我那侄媳妇总是同林姐儿使脸色,倒是把我嫂嫂气的不行。”

        “你们家老爷子是怎么想的呢?”老太君知道高老太爷虽说身子没以前好了,但头脑也还清醒,便问老夫人他的看法。

        老夫人就道:“说起来林姐儿是我们高家唯一的嫡出血脉了,我父亲哪里有不心疼的道理,他自然希望林姐儿能长长久久的待在我们家。他也和我哥哥嫂嫂说过不要管我那侄媳妇的想法直接给两个孩子定亲就是了,但我嫂嫂说她在时还能看顾林姐儿一二,若是她不在了,担心君哥儿她母亲会借着婆婆的名份搓磨她,这两年也有些犹豫。”

        “你嫂嫂担心的也不无道理。”老太君沉吟道:“不过世间安得两全法,你嫂嫂这两年身子虽渐渐不行了,但咱们富贵人家也不是吃不起那些补品,好生养这便是了。只要她还活着,你那侄媳妇就不敢搓磨林姐儿,总比把林姐儿嫁到那陌生的人家要好。她的身子不适合嫁出去。”

        “娘怎么知道我嫂嫂这两年身子渐弱?”老夫人问道。

        老太君就冷哼一声道:“你嫂嫂要是身子正好,你那侄媳妇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把她侄女接过来了。”

        老夫人闻言讪讪的笑了起来。

        魏若没想到高家还有这么一段婆媳公案,在去高家的路上就对五夫人和七夫人道:“祖母和娘都很喜欢高家舅太太的为人,你们待会儿去了府上要看着些眼色行事。”

        她不好同两位弟媳说高家婆媳的闲话,但也担心弟媳们不知根底,倘或高家儿媳过来同她们攀谈,故意拿着她们来同那高家舅太太斗法就不好了。

        五夫人和七夫人却以为魏若只是在提点她们,让她们对高夫人要客气一些,便笑着同魏若道谢。

        车辆行驶到高府,李浩淼兄弟带着男孩们直接去了前院。

        魏若则和老太君等人一道去了后院。

        高夫人正由儿媳们陪着在二门处等着。

        几人看见老太君连忙迎了上来。

        高夫人一面搀着老太君往里走一面道:“再想不到您老人家竟愿意亲自过来,我们老爷昨儿个还吩咐我们说让我们一定要好生招待您。”

        高夫人的两个儿媳,高大夫人和高二夫人一个陪在了老夫人身边,一个陪在了魏若身边。

        魏若忍不住打量了一下高二夫人见她虽嘴角带笑,但眉目间却是一片精明之色,便能理解高夫人为什么会在林姐儿的婚事上犹豫了。

        众人走回正房后,高夫人便让自己的孙子和外孙女过来给老太君和老夫人磕头。

        老太君和老夫人一人拉着君哥儿的手,一人拉着林姐儿的手,不住的和她们说话。

        高二夫人见婆母只叫了君哥儿和林姐儿上去没叫她侄女春姐儿,眼神一黯。

        魏若将高二夫人的神色看在眼里忍不住摇头。

        高夫人侍奉婆母至孝,不仅深的高老太爷和高老爷的看重,就连高家的亲友们也深为敬佩她的为人。

        高二夫人看着挺精明的,却和有着至孝之名的婆母打擂台,实在不是聪明之举。

        思及此她不在去看高二夫人,而是将目光转到了林姐儿身上。

        这么一看,魏若就忍不住叹气。

        这个女孩就同她看到的许多朝臣家的女孩一样,看起来文文静静,弱不禁风的。

        思及此,魏若就想到了自己这些年观察到的大周朝的贵女教育。

        她觉得大周朝的贵女教育十分的有意思。

        如周朝皇室的那些公主郡主和县主们都喜欢骑马射箭这些东西,除了个别不受宠的,大部分的皇室姑娘都是自信又张扬的模样。当然这也是因为她们的父祖是皇室成员,自然不怕世俗偏见。

        周朝的那些公爵之家的女孩比不上皇室的女孩们有底气,又因为她们不仅要同皇室的女孩们交际还要同朝臣家的女孩们交际,所以她们便生出了两幅面孔,在和皇室的女孩们交际时,她们便会爽朗些,在同朝臣家的女孩们交际时则会端庄些。

        而周朝的这些书香门第的孩子比之皇室的孩子就是另一个极端了,她们的长辈觉得女子当以娴静为主,向来不喜女孩们多出门,也养的这些女孩一个比一个弱不禁风。

        其实魏若看到大周朝的这些不同阶级间的女孩们的处事时是有些感慨的,她觉得那些三从四德的东西约束的其实是这些朝臣家以及书香之家的女孩们,而如皇室或是公爵之家的女孩们因为家中长辈有底气,活起来其实是更肆意一些的。

        魏若在这里想事的时候,老太君和老夫人已经放开了两个孩子。

        高夫人又领着两个孩子来到魏若妯娌面前,魏若妯娌笑着和孩子们说了两句话后便把见面礼给了她们。

        那边高夫人的大儿媳和二儿媳也带着两个孙子上前给老太君等人见礼。

        等高家的孩子们同安国公府的女眷们见过礼后,老太君又让清姐儿带着孩子们去同高夫人等人见礼。

        双方都见过礼后,高夫人便拉着春姐儿的手走到老太君等人面前道:“这是我那儿媳妇的娘家侄女。”

        老太君和老夫人虽然不喜高二夫人,但也不会为难一个小女孩便笑眯眯给了她见面礼。

        魏若等妯娌们也依次送上了见面礼。

        长辈们见完礼后,高夫人便让高三奶奶柯氏带着姑娘们去东厢房玩。

        柯氏便笑着应了,一手拉着清姐儿一手拉着寒姐儿往外走。

        老太君见林姐儿走两步就要咳一声便嘱咐寒姐儿和清姐儿让她们照顾着些高家的妹妹们。

        两人笑着应了。

        孩子们走后,高夫人就问老太君是要女先生唱曲还是要打牌。

        老太君就笑道:“你给我找个厢房坐着,我听女先生们唱会儿曲子吧。至于其他人我就不管了。”

        高夫人于是就问老夫人和魏若等人要做些什么。

        老夫人就说她要陪着老太君听曲。

        老太君闻言就笑道:“你好不容易回趟娘家也别陪我了,就和你嫂嫂一起说说话吧。”说完她又冲着魏若招手道:“你替你婆母来陪我吧。”

        老夫人见她已经喊了魏若了便不再坚持。

        于是高夫人先亲自将老太君和魏若送到了西厢房,又吩咐丫鬟们小心伺候着老太君和魏若。等到女先生进来唱曲后,高夫人方才又去了正厅。

        正厅里高大夫人已经张罗着要同五夫人和七夫人打牌了。

        有老夫人在场,五夫人和七夫人不敢擅自答应便先看向婆母。

        老夫人就笑道:“你们同表嫂们去打两局吧。”

        高夫人正巧这时进来就笑着对高大夫人和高二夫人道:“你们两个弟妹都是刚嫁进来的,你们要照顾好她们才是。”

        高大夫人和高二夫人自是笑着应了,拉着五夫人和七夫人去花厅打牌。

        高大奶奶和高二奶奶则在一旁或是支应茶水或是在外听管事妈妈们汇报家中事务。

        一时间正厅只剩老夫人和高夫人两个人。高夫人见婆子们在正厅外走来走去的便拉着老夫人去了内室。

        两人做下喝了碗茶后,便互相打量对方。

        老夫人见高夫人两鬓都斑白了就忍不住叹气道:“嫂嫂这些年也老了。”

        高夫人闻言就想起了这些年的悲欢离合,她的鼻子一酸。

        老夫人忙道:“瞧我这大喜的日子不该招惹了嫂嫂。”

        高夫人就哽咽着道:“不关你的事,只是我想想咱们都十几年没见了,昔年我们离京的时候,柔儿刚刚新婚燕尔,等我们回京之后她已离世多年了。”

        老夫人听她提起早逝的侄女也觉得心酸,忍不住跟着哭了起来。

        高夫人见老夫人本是来她们府上做客的,结果她却让她陪着她哭了起来,便擦了眼泪道:“瞧我提起柔儿做什么?”

        老夫人也拿帕子擦起了眼泪,她擦干眼泪后道:“嫂嫂之前信上说林姐儿身子不好,但我今日看着倒也还可以。”

        高夫人提起外孙女,脸上就有了些笑意,她对老夫人道:“之前我们一直在细心调养着,但她总也不见好。最后我们又给她换了个大夫,那大夫说我们养林姐儿太过精细了反而不好,让我们给林姐儿多吃些鸡肉和牛肉,若是天气太冷就可适量吃些牛肉。我们以往只担心她克化不了便不敢与她多吃肉食。哪想到自从她多吃了肉食后,身子倒真的好了不少。”

        老夫人闻言就阿弥陀佛了一句道:“素日里大夫都说久病之人不能多吃肉食,咱们也没想到要多给孩子吃些肉啊。”

        高夫人闻言就道:“是呀,我只后悔没早些找到这大夫,不然这孩子的身子只怕能更好些。”

        老夫人闻言就安慰她道:“现在知道了也不晚,咱们林姐儿也还小呢。”

        她说起这个高夫人又发愁了,她对老夫人道:“林姐儿和清姐儿差不多大,你们清姐儿都订亲了,林姐儿的婚事也还没着落,我这心里总是悬着个事儿。”

        老夫人闻言就道:“嫂嫂是怎么想的呢?我今日看见君哥儿和林姐儿站在一起,觉得两人般配极了。君哥儿看着也很照顾林姐儿。”

        高夫人闻言就道:“君哥儿和林姐儿自小一块长大,两个孩子的感情倒是没话说。昔年林姐儿的父亲派人来把林姐儿接回去给祖父过寿,君哥儿那段时间还总是闷闷不乐的。”

        “既如此,嫂嫂何不把她们的婚事订下来呢?”老夫人也觉得林姐儿最好的归宿其实是待在高家,有高夫人看着,她也不必受委屈。高夫人闻言面容苦涩的道:“之前我和你哥哥已经和林姐儿的父亲说好了两个孩子的婚事,但你那侄媳妇又把她侄女接了过来。跟着林姐儿过来的那几个丫鬟便把这事告诉了我那女婿。我那女婿就写信来说若是我们家不愿意林姐儿和君哥儿的婚事,那他就把林姐儿许给他下属家的孩子。我和你哥哥立马回信和他解释了一番,他虽没说什么,但也在嘱咐继妻给林姐儿相看亲事。”

        “那怎么能行呢?”老夫人闻言断然否决道:“纵是那人是侄女婿的下属,但这后宅可是一切由婆婆做主。林姐儿这身子压根不能受气,若是许到那不知根底的人家,上有婆婆压着,下有妯娌们争先,要是那夫婿再见一个爱一个,林姐儿往后可怎么办?”

        她这话可算是说到了高夫人的心坎里。高夫人就拉着老夫人的手道:“妹妹,我担心的也是这个。你侄女只留下这一滴骨血,若是她也早早的去了,那我还怎么活的下去。”

        高夫人说着说着就又哭了,她就剩这么一个孩子了,不把她安排好真是死都闭不了眼。

        老夫人闻言就道:“其实这事本没有那么复杂,是嫂嫂太过瞻前顾后了。”

        高夫人便问老夫人此话何意。

        老夫人就道:“嫂嫂担心的是你走后,有人会搓磨林姐儿,可你仔细调养着身子,再怎么着也能等到林姐儿生了孩子,等她孩子都大了,那起子人再想搓磨人也得掂量一下了。况且她又不止一个儿媳妇,我看你们家那位三奶奶也不是省油的灯。”

        老夫人说的三奶奶就是高二夫人的儿媳。

        高夫人闻言沉思片刻后道:“若我果真能活那么久,那我自是不用担心林姐儿的,有我在,她自是不敢对林姐儿说些什么。可近年来我常感觉身子渐沉,人也提不起精神来,总担心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