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 83 章

第(1/2)页

第83章

        那游侠拿到了安国公府的名帖后就一路疾驰入城,  这中间还出了个意外,他长的有些凶狠,又一副着急的模样,  守城门的士兵就担心他是什么地痞小流氓,非要拉着他在那里盘问。

        游侠就拿出了安国公府的名帖道:“我是去找安国公的。”

        那守城门的士兵们哪里认得安国公府的名帖,  以为他在骗人,便硬拉着他不放。

        那游侠本就觉得人命关天,  担心再拖下去余家那女孩就出事了,看到士兵如此态度,  便横下心来想要硬闯。

        好在这士兵队长及时赶了过来,  他比手下见多识广,自是识得安国公府的名帖的,便笑眯眯的让士兵给那游侠放行。

        那游侠看了他一眼记下了他的长相后,便又赶去了安国公府。——升官

        安国公府门前几乎没有行人行走。

        游侠将马拴在了巷子外的柱子上后,  就小跑着到了安国公府门前。

        在正门外守候的侍卫拦住了他。

        那游侠见这些拦住他的侍卫们,  底盘很稳,目光如电,便知道他们都是练家子。

        游侠对功夫好的人一向很尊重,看到他们如此就先是端正了脸色,然后将名帖递给了侍卫们检查。

        那些侍卫查看名帖的时候,游侠就说了一下余家发生的事情。

        那侍卫听说余家有个女孩进了宫,便知道这家应当是宫内哪位女官的家人了。

        又听说余家一个女孩被吓的哮喘发作,  他们自是知道哮喘急发的后果,  便再也不敢耽搁了。

        几个侍卫便拿着腰牌领着那游侠去了前院。

        游侠见这侍卫每过一道门便要举起腰牌跟守门的人看一看,  便知道公府的规矩是极大的。

        他便也肃穆了神色。

        待到到了前院后,  侍卫们才知道国公爷他们去了高府。

        留在前院的小厮知道他们是刚刚换班的,  所以才不知道此事也没怪他们,  而是带着他们又去了二门。

        二门上守着的小厮是知道国公夫人带着小少爷进宫了的,他们听了此事后便让这游侠在二门处等着,又拿着帖子去了老夫人那里。

        老夫人刚从老君堂回来,正准备坐下吃点点心的时候,就听说有个女官的家人拿着名帖来求救。

        她是知道贵妃身边的这些女官们约束家人十分严格的,又听进来的丫鬟说有人去女官家中闹事,那家的女孩被吓的哮喘发作了。

        她听后吓了一跳,也顾不得旁的。连忙让王嬷嬷去喊府里的大夫,让那大夫先随着那报信的回去。

        又让李管家去保和堂请专治哮喘的大夫一同过去。

        众仆领命去了之后,老夫人又一面让人去高府通知李浩淼兄弟,一面让人去二老爷府上请三爷。

        三爷正在练武场练武,听说大伯母那里派人来请他了,连忙赶到了前院。

        来人对三爷说了此事,还说:“公爷他们都去了高府,老夫人担心他们一时之间赶不过去,便让奴才过来找您,请您跟着过去一趟,倘或那里出了人命也好料理。”

        三爷听说景和宫女官的家人险些被打死后吓了一跳,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他自然不敢等闲视之,只匆匆换了身衣服后便急匆匆的跟着家仆赶到了城外余家。

        他赶去的时候,大夫们也都已经到了,他们或是在为余然针灸,或是在给余母和余时包扎伤口。

        余家的乡邻们原本正凑在堂屋里看大夫给余时包扎,看到气质出众的三爷进来后,乡邻们竟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他们缩手缩脚的出了屋子。

        三爷进来后先看的是余时。

        方才那乡间的大夫先被请了过来,众人都觉得此时余母和余时的血都被止住了,最危险的人是余然,所以便先拉他过去给余然诊治。

        等公府和保和堂的大夫过来后,这大夫便来给余时包扎。

        因此三爷来时,余时刚刚被大夫包扎好。

        大夫看到贵人来了连忙退到了一旁。

        余时缓了这么一会儿又吃了一颗丸药,气力已经恢复了一些。

        他虽还未正式入学读书,但昔年余柯在家时,是教过他识字,且也给他讲过文章的。

        余时是知道些礼数的,他知道见了贵人应当行礼便要起身给他行礼。

        三爷见他年龄又小,又被打的可怜,便按住了他。

        他坐在余时身侧,问了他一些问题。

        他这才知道余时的姐姐是在平宁公主身边当差,也知道余时和余母之所以被打成这样也是其舅母知道他姐姐托人带了月钱回来,所以过来抢钱。

        三爷知道了更具体的情况后便再想此事该如何收场,正想着就见几个丫鬟气喘吁吁的走了进来。

        那打头的丫鬟三爷也认识,知道她是二嫂身边伺候的。

        魏若进宫后,兰儿本留在院子里看家,不妨老夫人那里来人说让她带着几个小丫鬟去京郊一趟。

        兰儿这才知道宫中女官的家人出事了。

        她带了几个小丫鬟就坐着马车赶了过来。

        三爷和她说了句话后就打发兰儿去里间照顾余母和余然了。

        兰儿和众丫鬟们来了之后,这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条了起来。

        她们先是让跟着三爷的几个小厮将马车里的屏风拿来隔在了余母和余然的床前,这样一来就算有人想站在外间借机偷偷窥视里面的场景,也都看不到了。

        自有药童拿着小药炉出去煎药,兰儿便没有再管煎药的事情。

        她和丫鬟们一起将余母扶了起来,又喂她喝了两口水。

        方才这里的都是男人们和乡间的妇人,竟也没人想到要给余母喂水。

        余母喝了水后方觉体内舒适了一些。

        她虽身子到处都疼,但还是忧心着小女儿。

        兰儿见状就笑道:“保和堂的大夫正在给姑娘看,您不必担心。”

        保和堂的名头很大,于余母这样的人家来说,那里面的大夫就是神医一般的存在。

        她果然放心了一些。

        那边保和堂的大夫已经给余然针灸玩了,余然的呼吸也渐渐平稳了起来。

        他收回手看了一圈,见这里不是妇人就是丫鬟,做主的人并不在这里,便迈步去了外间。

        兰儿见他出去了,便又过去余然身边,想要看一看她的情况。

        三爷听说余然的病情已经稳定了下来,接下来只要喝些药,耐心养着就好了之后,就放下心来。

        那大夫虽不知道安国公府家的少爷和这贫寒之家有什么干系,但他见三爷在这里就多嘴说了一句道:“其实小姑娘这病最好每隔几日去我那里针灸一次,如此不能说完全根治,但也能比现在好上不少。”

        余时听说要隔三差五去针灸一次后,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昔年母亲曾带着妹妹去城里药堂看诊时,那家大夫也提到了针灸的事情,那家药堂还没有保和堂有名气,收费就已经很高了,更何况保和堂。

        想到钱,余时的身子就佝偻了起来,浑身的精神气像被抽没了似的。

        三爷将余时的表情看在眼里,但他想到这余时的姐姐既在平宁公主身边当差,那么为了平宁公主,他们家中长辈也会替余时的妹妹付了这笔药钱的。

        所以他就笑着对那大夫道:“既如此,大夫不如留一张名帖给这孩子,等日后让他带着妹妹去找你。”

        那大夫自是笑着应了。

        余时接过帖子时表情还有些怏怏的,但他想着贵人们能帮他们解急已是一片好心,他实不该在此时哭丧着脸,便强撑着扯出了一抹笑意。

        三爷看他如此做派,眼中倒闪过一丝赞赏。

        他情知余时担忧的是什么,但因为此事到底关系到公主,况且二哥那里估计也要派人过来了,等那人过来再说也罢,因此并不点破。

        他又在这里等了一会儿,门外再次传来的动静。

        魏若派来的嬷嬷和李浩淼派来的人是同时到的。

        那嬷嬷听三爷说完始末后便道:“不知余家三人可否移动,如果可以的话,夫人说先把三位带回府里安置。”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