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楚立国

第(1/2)页

  太和殿。

  隆庆帝还未上朝,百官神色怪异的看着最前方。

  内阁首辅崔相落后一步,当朝红人杜相躬身侍候,六部尚书不敢靠近。

  三悟端坐椅子上,还是当年大兴年间所赐。

  当年三悟自行修成阳神,天赋绝顶,大兴帝意欲召他回皇族,特赐殿前金椅以示荣宠。

  结果三悟一心向道,收了朝廷好处,借口回五龙山闭关潜修。

  闭关结束后,大兴帝已经崩了。。

  “听说你这小娃娃,很是为陛下信任,待会儿可要为本官说说话。”

  杜思笑着说道:“晚辈自是不敢违逆真人,朝堂之上,不知当以何官职相称?”

  “官职?”

  三悟思索片刻,从袖口中抓出数枚印章,挑挑拣拣说道:“就这个了,先帝太师!”

  太师位列一品,是朝廷为大员、高人加封,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杜思答应道:“下官定支持太师。”

  三悟微微颔首,瞥了一眼静候陛下的崔永年,暗道这老阴货打的什么鬼主意。

  崔永年与三悟没有深仇大恨,却有不少龉龃,暗地里没少给对方下咒。

  “陛下驾到!”

  楚公公声音传入殿中,群臣束立,恭候隆庆帝。

  隆庆帝坐上龙椅后,百官伏地叩首,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自从燕王第一次三呼万岁,前朝太子与群臣效仿之后,到了弘德帝与隆庆帝就成了惯例。

  百官不是没有背地里议论,说什么朝中尽是媚上悦主之辈,毫无文人风骨。待上了朝堂,却无人为此事上奏,大家心中明白,陛下大体上是喜欢。

  或许上书了会取消三呼万岁,陛下还会当众夸赞,事后却难免穿小鞋。

  纵使陛下宽宏大量,不予计较,也架不住有人背地里表忠心呼万岁,朝堂内卷起来比其他激烈何止百倍。

  三悟顿时在殿中碍眼,颇为尴尬的坐在金椅上,起身施礼也不是,淡然抚须也不是。

  隆庆帝没有理会百官,快速几步竟然走下玉阶,主动与三悟招呼:“曾皇叔祖无需起身,朕早就听闻您的威名,乃皇族不世出的修道种子。”

  云霄道宫如今执道门牛耳,有真仙祖师在世,三悟地位水涨船高。

  隆庆帝登基时候,道门旗帜鲜明的支持,所以对三悟态度很是亲切。

  三悟闻言面色微红,他在皇族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陛下谬赞,老臣有此成就,全赖朝廷支持。”

  大小二狐狸互相寒暄吹捧几句,隆庆帝方才返回龙椅之上,与百官对面而坐,方才说众爱卿平身。

  之后是朝廷诸多杂事,多为仿照大顺朝廷所做变革,引起了不少麻烦。

  大乾人口亿万,十六州每日需要处理的事情极多,大到地方发生叛乱,小到请示行刑斩首。

  隆庆帝没有周易分身神通,只得一一决议,直至晌午时分才处理清楚。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楚公公话音落下,百官正要躬身退下。

  三悟从金椅上起身说道:“陛下,老臣有本奏!”

  隆庆帝对此并不惊讶,以三悟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性子,来太和殿定是有求与朝廷。

  “曾皇叔祖请说。”

  三悟说道:“陛下,臣请大乾派遣文武官员,支持大楚立国。”

  “大楚?”

  隆庆帝心生疑惑,看向旁的楚公公。

  楚公公执掌内侍司,为皇帝耳目监听地方动向,恭敬道:“禀陛下,老奴不知大楚为何地。”

  百官亦是如此,议论声纷纷,询问大楚是哪里。

  三悟回答道:“陛下,大楚尚在准备当中,并未立国。如今大楚占领苍粟渊外围,向风洲境内拓展,已经有数百万人口。”

  “风洲?苍粟渊?”

  隆庆帝思索片刻,说道:“距离大乾境内何止百万里,凡俗一生也走过,朝廷助力大楚文武官吏,平白浪费。”

  “陛下,此事应为远交近攻之道!”

  三悟解释道:“风洲与大乾相距甚远,中间隔着大顺、浑夕妖国,南北夹击,或可为大乾开疆辟土!”

  开疆辟土是所有皇帝的理想,隆庆帝也不例外,此乃留名史书的大事。

  “诸位爱卿,如何看待此事?”

  话音落下。

  百官束手而立不说话,原本热闹的朝堂,转瞬间安静下来。

  一是听出陛下意思,二是三悟可不好招惹,喜欢背地里扎小人。

  隆庆帝问道:“曾皇叔祖,朕不知你与大楚的关系?”

  三悟说道:“大楚为本太师在域外,为人族新开劈的国度,急需派遣各级官吏前去管理,”

  一名官吏迈步上前说道:“陛下,如今风洲成了灵气荒漠,修士在其中法力难以增长。如此一来,必然没有修士去其中,国朝必定难以壮大。”

  “没有的只是佛道修士,而儒法炼正气,武道炼精气,天地灵气稀薄影响并不大!”

  三悟说道:“佛道二教不去风洲,正好百家与武道昌盛,此为壮大两道的天赐良机!”

  诸子百家、武道等旁门,一直为佛道正宗压制,绝不会放过这个传承道统的好机会。

  隆庆帝沉思片刻,耳边忽然传来月下老人声音,让他答应支援大楚。

  月下老人的神像,如今单独供奉在皇宫月老殿,为大乾护国底蕴之一。

  隆庆帝闻言微微颔首,真神传下谕令,莫说区区派遣文武官员,即使摄几百万人口去去风洲,也不是什么大事。

  “此事朕答应曾皇叔祖。”

  “谢陛下!”

  三悟还准备了诸多说辞,未曾想用不上了,顿时感觉隆庆帝比前几任皇帝顺眼了许多。

  朝中百都是人精,听到隆庆帝斩钉截铁的说话,心思电转,哪还不知道背后有人指点,无论武圣还是真神,无人敢出声违逆。

  原本反对支援大楚的官吏,立刻改口,称大楚为兄弟之国。

  “如此甚好,大楚不过百万人口。”

  隆庆帝缓缓说道:“曾皇叔祖拟个名单,朝廷退下去的官吏,以及无数等候补缺的举人进士,皆可去大楚为官任职。”

  “谢陛下!”

  三悟从金椅上起身,一躬到底以示感激。

  朝堂百官各有心思,思索将哪个后辈送去大楚,为家族开枝散叶。

  大楚如今地广人稀,未来就未必不能崛起,百官族人在大楚任职,即使大乾被诛九族,外面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