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杨广死了

几天后,海沙帮直接攻占了余杭府衙,并以此为基,招兵买马,建立海沙军。
  前后又操练了一个月,正准备往南扩张,打几个县城练手,然后,沈法兴的大军就来了。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沈法兴拥有偌大的名气,也不是无能之辈,在意识到海沙军的威胁后,先是写信招降,不从后,果断派遣大军,予以消灭。
  而此时,海沙军的人数不过数千,而沈法兴进攻的大军则有两万。
  虽占有地利,不过,无论是从人数、装备、士气等等方面来看,沈法兴占有绝对的优势。
  顾遥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出手,表演了一番,什么叫做顶尖刺客。
  接连几天,连杀好几个被选出来的统兵大将后,沈军军心浮动,人人自危,士气大溃,海沙军趁势掩杀,大败沈军。
  顾遥再次名声大噪,海沙军也作为新晋崛起的势力,正式进入到天下各方势力的视眼之中。
  密谍暗探之类,自是不用提。
  接着,李子通派来的两千精锐也到了,把他们和海沙军混编,一起操演训练,如此,又是过了月余。
  这天,韩盖天得到了一个重大的消息,报告给顾遥。
  “杨广死了!”
  顾遥惊讶听着这个消息,问道:“他是怎么死的?”
  “一位高丽来的女杀手,趁着杨广刚到扬州的时候,当街刺杀,一击毙命。”
  “傅君绰!”
  “对,就是她,杨广一死,各方势力全力追查,她的身份就被查了出来。
  她是高丽奕剑大师傅采林的徒弟,踏足中原好几年,就是为了向杨广报三征高丽之仇。
  之前,也有三次刺杀杨广的记录,却没想到这第四次,竟然成功了。”
  杨广三征高丽虽然失败,但高丽也是伤筋动骨,军队、民众死伤无数。
  高丽民众,对杨广深恨之。
  “以傅君绰的武功,就算有所进步,也应该杀不了杨广才是,他有数万大军随行护驾,而护在他身边的高手也不少。”
  顾遥又暗暗猜测道:“或许,杨广身边的人早就对他有所不满,借傅君绰之手杀了他也说不定。”
  不过,事实究竟如何,顾遥也没兴趣追究,他感兴趣的,是杨广死后,天下骤变的局势。
  之后,不断有消息传来。
  李渊起兵造反,进攻长安,长安守军得知杨广已死,军心大溃,长安被一举攻陷。
  巴陵萧铣得知杨广已死的消息,建国称帝,国号为梁。
  林士宏有样学样,几乎不分先后的建立大楚,自称楚帝。
  而与顾遥近在咫尺的沈法兴,集结隋兵六万,占了毗陵(现江苏常州),自称江南道大总管。
  如是种种,杨广一死,天下间一下子就冒出好几个王,又或者是帝。
  海沙帮人心躁动,劝顾遥晋位吴王,以安人心。
  为什么是吴王,因为顾遥所占之地,属于三国时期中吴国的旧地。
  不过这件事,顾遥拒绝了,他打算打败沈法兴后,在进行晋位,他现在名气和威望,还是有些不足。
  打败沈法兴,会让他看起来更加的顺理成章。
  对于他是否能够胜利,他则从不怀疑。
  也并非他想做什么吴王,只是名不正,则言不顺,他当了王之后,才可以封官许愿,安定人心。
  就像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也是如此。
  你不当皇帝,我们这些心腹怎么升官,怎么当大将军。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顾遥正式下令,海沙军出兵五千,沿着水路北上,又通知李子通,同时发兵南下。
  照原定计划,两路合击,夹攻沈法兴。
  沈法兴的沈家是江南大族,在南方的影响力,只在宋阀之下。
  不过影响力归影响力,他现在刚刚自立,势力还没有扩展到以后十几郡的地步。
  而他现在主要的地盘有两处,一是吴兴(现江苏湖州)、二是毗陵。
  这两者,恰恰都是京杭大运河的途经之地。
  顾遥所在的余杭(现浙江杭州),则是京杭大运河的始发点,因此,进兵路线十分明确。
  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即可。
  江南之地,水网密布,无论是运兵还是运粮,沿着河道,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人力。
  海沙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攻占了好几座县城。
  小县城的城墙不高,也没有高手,海沙帮的几位护法,在顾遥看来,武功不值一提。
  但实际上,他们人人都是以一敌百的好手,几丈高的城墙一跃而过,大杀四方,攻不破才奇怪。
  如此,大军推进,直到在德清县一带的水域,碰到了沈法兴的主力。
  大小战船五十余艘,遮天蔽日,几乎把整河面占满。
  而他们的主帅,则是沈法兴的儿子——沈纶,文武双全,在江南一带,颇有声名。
  反观顾遥这边,战船的数量不到三十,又是逆流作战,明面上处于下风。
  不是海沙帮的战船数量不够,而是五千兵马,用不了这么多船。
  沈纶查看军力、布置,只觉优势在我,信心满满。
  对此,顾遥也是这么认为的。
  大战,一触即发!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