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察紫水晶矿

第(1/2)页

虽然身体上累得不轻,矿工的活真不好干,太费体力了。我拿着这颗红宝石,躺在沙发上,盯着红宝石,看它折射出来的光芒。然后我复盘起这次的挖宝经历来。

        第一次一盆泥一点一点的捏,费了最多的时间,结果只收获值几块钱的小宝石,而这一次,看似我摔了一跤,受伤了,损失身体比较大。但如果不计较摔跤的事情,从我洗澡之后再过去,在小水沟里用水冲泥这次过程来计算,所花费的时间却是只有短短几分钟,就收获了这颗红宝石。抛开红宝石的价值不说,单说效率,第二次所付出的时间和体力,和第一次完全不能相比,也就是完成一盆泥的寻宝石时间,第一次花了近一个小时,第二次仅花费几分钟。

        一想到这个时间差,我就兴奋莫名,这里面相差的时间倍数太大了。几十倍的时间差,这个可是非常大的差距。我一想到这里,就知道如果能从这次的经历中,提练出加快从矿泥里分离宝石的方法的话,那对我几百平方公里的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闭上眼睛,开始在脑子里整理整个过程,把一些与时间无关的东西先抛开,比如走路,比如使用的工具,比如泥土多少,比如摔跤。然后把思路只盯着剩余的事情,二次的区别主要差在哪里。很容易得出结论,就是方法,第一次是用手来捏,用手来慢慢分离泥巴和石头,这个效率极低,第二次是不小心泡在水里,水把大量的泥土融化后又被水流给冲走,而石头比较重,而且不溶于水,所以一直留在盆子的底部,没有随着水流冲走。也就是说,干活的是水,而不是我的手。如果水能帮我干活,那我请水来干活就行了,水又不会找我要工资,也不用吃不用喝不用住,也不会有任何的情绪,这么好的“员工”,可是很难找的呢。

        我从技术层面分析了一下,这些矿泥里,只有二种成份,一种是泥,一种是石头,当然这个石头有多种,其中我们所需要的宝石也是一种。泥和石头,最大的特性区别,就是泥溶于水,石头不会溶于水。另一个特性是石头的密度比泥土要大。利用这个特性,用水的力量,来把泥土溶于水再被水带走,留下来的,就是石头了。再在这些石头里挑出宝石,就是一个很容易的工作了。

        我想通此节后,原理算是完成了,技术方向有了。接下来,就是实施的阶段了,怎么样把这件事情规模化,我在脑海里开始设想做这件事情的关键因素。

        首先是材料,也就是矿石土,用什么方式获得含矿石的土。这个在我四十五平方公里的面积里,有的是这种原料。原料是不用愁,需要处理的用什么方式取得这些土。

        以现在这个矿的方式,是以挖洞的方式,先挖一个洞,找到矿脉,然后再往里面挖,发现没有矿了,就往别一个方向挖,这种方式,优点是只需要挖有矿的土地,没有矿的土地不需要费力气去挖开。缺点是矿洞不安全,容易塌方,造成事故。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式,是我在国内的露天煤炭矿的相片里看到的,就是直接从地上直接挖,把最上面没有矿的土挖开运走,就全部是矿了,就慢慢从上往下挖。这种方式因为不用矿洞,相对比较安全,而且也可以使用大型机械,用卡车来运输。

        除了泥土矿原料,最需要的材料就是水了。要把泥土用水把它泡开,然后用水流把泥土冲走,留下石头,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水。我之前看过挖金矿的视频,工人用一个蓝子,把土放进去,泡在手里慢慢摇,把泥土用水泡开后流走,留下石头,这种传统的做法是流行几百上千年的原始工艺,缺点是工人泡在水里,用手慢慢摇,一方面是效率太低了,半天工夫才能处理一铲子的泥土。对工人的身体也是极大的损害,整天泡在污水里这件事情本身就很大伤害,一天泡上八个小时,别的不说,身体先泡坏了,也持续工作不了几年这样的工作,后遗症会让人下半辈子都生活在痛苦之中。所以,用这种传统的方式,显然是不符合我的观念的。采用机器来代替才是机器应该干的活。

        哪里有水呢?我走出房间,让一个工人带着我四处逛,走了一个多小时,也还是没有找到水,这附近根本没有河流,就连喝的淡水,都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