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要,还是不要?

第(1/2)页

第462章  要,还是不要?

        他吃了晚饭过来的时候,已经六点多了,不过里面的渣土车并没有发车。

        目前市区运送渣土,要到晚上七点之后,夏天一般是八点,有时甚至是八点半或者九点。

        因为在这时间之前,路上的行人很多。

        下午跟看门的大爷接触过,晚上来,发了烟聊了一会儿,武元胜就问出了他的一些情况,以及渣土所倒的土场位置。

        (他觉得“一回生,二回熟”,在任何时候都适合。)

        大爷说他姓潘,是郊区潘村那边的人,今年65岁。

        倒土的地方有两处:

        一处还是在余粮洲,另一处在月亮弯公园旁边。

        两处地方,鱼梁洲肯定要近很多。

        月亮弯公园很远,在城西郊区的江边上,离市区工地这边,有十几里路的距离,对面是万山的“桃花岛”。

        这个跟余粮洲的情况差不多,都需要从别的地方调土。

        后八轮开得很快,不到20分钟,就到了地方。

        大桥也没有建设。

        在知道倒土的地方后,大多数的人,都是选择去离得更近的余粮洲渣土场。

        冬天天气冷,七点路上已经没啥人了。

        那时的公园,面积特别大,至少是现在的3倍以上,横穿江面的卧龙大桥已经建好通车。

        只有刘四指跟他两人选择了去更远的月亮弯那边。

        武元胜在后八轮发车后,才跟着渣土车一起出发。

        前世他去过很多次。

        等待后八轮发车的时候,寻宝捡铁队伍的那些人,刘四指、薛猴子、杨炭头、万能、老黎、胡至祥还有姐夫丁常喜等也过来了。

        (这年头,渣土车都是“全保”的,很多人都不怎么怕出事,红绿灯抢时间是常见的事情。)

        这里是紧贴公园西面的一处位置。

        不过那时候看见的景象跟现在不一样。

        (武元胜不喜欢跟大多数的人在一起抢资源,刘四指是因为住的地方,离两边土场的距离大概差不多,另外他也觉得余粮洲那边的同行太多。)

        等了一会儿,他们就离开去土场了。

        他们同样是每天观察着老城区回民街这处工地的情况。

        他们来了,大家聚在一起聊了会天。

        在聊天时,他也发了名片给潘大爷,让他有古玩方面的信息,可以打他电话,不管是他自己的东西,还是别人的,都可以联系他。

        现在公园虽然是公园,不过面积很小,里面的建筑也都是九十年代的风格。

        之所以把土倒那么远,潘大爷说,他听别人说的是,要扩建公园,对公园的环境进行升级。

        倒土的地方,靠近河堤,白天他来过,知道附近的环境。

        那边之前的土,都是沙土,不适合绿化种植。

        当然,这两年他也去过。

        不远处是废弃的沙石场,那里还有少量的挖沙机器以及破旧的挖沙船。

        目前整顿资源,这边是不允许私人挖沙了的。

        前世公园建好之后,他没有看到这些破旧的砂石场,肯定是公园扩大后,把它们也变成公园的一部分了。

        武元胜把车开到一处不影响施工的位置停好,带上“装备”,去倒土的地方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