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和氏璧边角料

第(1/2)页

  蒙毅不吃惊都不行啊!

  因为这块玉佩的用料,实在是太特么的让人震惊了!

  这是始皇帝的传国玉玺所剩下的边角料所制,也就是和氏璧的边角料!

  而作为蒙家的人,蒙毅对其中的隐秘,更是一清二楚!

  关于和氏璧的故事是悲壮的,起先楚国人卞和在荆山砍柴时发现一块璞玉,于是献宝于楚厉王,厉王让人鉴别,得出一块普通石头的结论。厉王怒而下令削去左膝盖骨(膑骨)。

  时至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携玉献宝,武王再次找人鉴别依然给出同样结论,便怒而削其右膝盖骨(膑骨)。

  时光流逝,武王崩文王立,卞和怀抱宝玉而泣于荆山脚下,三日夜而不停,眼泪干涸以血代之。文王遣使询问,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伤,而是悲伤宝玉无人能识别”,于是文王让人打开玉石,发现里边果然是块稀世宝玉,并取名“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关于和氏璧最有名的故事应该是成语——完璧归赵,源于战国时期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后人以此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后来始皇帝统一天下,把这块号称天下最珍贵的和氏璧雕琢成玉玺并永传后世,象征着皇权与地位。

  而这一段悲壮的故事中,还有一个未曾流传下来的隐秘事件。

  那就是始皇帝当年在赵国邯郸当质子的时候,通过吕不韦的操作,将和氏璧一分为二,其中一小部分就制作成了这块玉佩,被始皇帝送给了自己的初恋阿房。

  这段隐秘的事件,知情者甚少,除了蒙家,还有王家,剩下的人,全不知情。

  因此蒙毅此时猛然看见了这块由和氏璧制作的玉佩,顿时震惊不已。

  也难怪当初那些人虽然不识货,却也知道这玉佩来历不简单,直接呈到了他这里。

  此时的蒙毅,一联想到这块玉佩竟然出自那个弃婴的襁褓之中,却是不由得浮想联翩起来。

  蒙毅思忖良久,这玉佩来头实在是太大了,蒙毅也不敢自作主张,最终蒙毅还是决定,这件事情要上报给始皇帝。

  始皇帝的辒辌车中,始皇帝正躺在软榻之上,看着怀里入睡的秦子婴。

  脸上挂着和煦的笑意,始皇帝自己也很诧异,生病这么久了,一见到秦子婴,自己竟然就觉得精神多了。

  想起跟秦子婴的相遇,始皇帝不由得愈发感叹起来。

  缘之一字,妙不可言。

  始皇帝正一脸笑意得盯着秦子婴那酷似自己得眉眼打量时,却有赵高来报,说是蒙毅求见。

  沉睡之中的秦子婴,似乎被赵高得声音吵到了,微微皱了皱眉。

  “小点声!”始皇帝见状,也是眉头一皱,朝着赵高挥了挥手。

  等到确定秦子婴没有被吵醒,始皇帝这才小心翼翼的从软榻之上,轻手轻脚的走了下来。

  出了寝宫,见到蒙毅,始皇帝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已近傍晚。

  这个时候,始皇帝的病情尚未痊愈,天色已晚,若非紧急之事,蒙毅应该不会来打扰。

  “何事?”一念及此,始皇帝直接开口询问道。

  蒙毅抬起头,却是左右为难起来,这毕竟是一件隐秘至极的事情,而且事关始皇帝的私情,他实在不知道如何开口。

  始皇帝心下了然,当即挥手喝退赵高。

  等到赵高离开了,始皇帝这才再次问到:“现在可以说了。”

  “陛下,您在雍岐捡到的弃婴襁褓里,发现了这块玉佩,此乃和氏璧所制,臣不敢妄下定论,还请陛下亲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