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迁徙流民

第(1/2)页

刘宏即位的第一年老天爷很给面子,是个丰年。

        在初粗的掌握了朝堂之后,刘宏下令取消了桓帝以各种借口加给老百姓的税目,民间对他的评价自然更好。东汉迷信谶纬占卜成风,市井中对他的传言也越来越奇异,甚至流传出天子乃神人降生的离谱话。得益于刘宏强势压制外戚宦官,又施行仁政,百姓们对这些传言倒是深信不疑。

        秋收完毕刘宏就没功夫关注民间的议论了,各地公署粮仓的公文雪花一样飞进上雒。等刘宏审阅完各地粮食入库的公文后,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粮食不够,明年军中告急,现在军粮完数凑齐,他也放心了。

        大汉土地兼并的情况仍然严重,小规模的异族奴隶没办法立刻改善流民和汉人奴婢的境遇。

        秋收过后就要入冬,这些身无片瓦遮头的流民如果放任不管,只会被冻死在隆冬的冷风里。

        刘宏决定将这些流民迁至温暖的南方——日南郡。在后世,日南郡是可以产出一年三熟的水稻的宝地。

        配合墨家改进的农具,哪怕只有两熟,国家的粮食储备也会有极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日南郡现在是人们眼里的荒蛮地区,人口不足三万,几乎所有的世家高门和豪强都下意识忽略了这个地方,他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开发这里!

        刘宏学着伟人在地图上将日南郡圈了起来,以后日南郡就是大汉的“经济特区”了。

        当百姓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时,仍然有大批无土的流民,让朝臣们对如何安置他们有些头疼。刘宏提出由各地收拢流民,统一迁徙到日南郡,也符合朝廷的一贯做法。

        只是迁徙这些百姓需要花费大笔钱粮,官署的粮食虽然刚刚入库,但刨除明年必要的开支,节余并不多,来年若是再遇上个什么灾情,那时只怕朝廷就拿不出赈济百姓的粮食来了。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朝廷也不能一点粮食都不储备。

        刘宏没办法,只能拿出这几个月卖油的收入,又让大司农从国库意思意思支出了一亿钱在商人手里买粮,用作安置流民。

        因为是刘宏私人出资,刘宏把买粮的事情交给了邓文,同时让他安排精研农艺的官员一起去日南郡。

        最后郡守的人选却让刘宏为难了,没有人愿意去荒无人烟的日南郡。

        刘宏把日南郡当做经济开发区来建设。上雒虽然人力、物资丰富,但他一举一动受到的瞩目实在太多,不得不防。

        在刘宏的设想里,以后上雒这边只负责研发,实际的产品将会在日南郡生产铺开。所以他需要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到日南郡任太守,这个人最好还要有一定的名望。

        司徒胡广听到天子的要求,捋了捋胡须,想起了卢植,便向刘宏推荐了这位大儒。

        卢植是天下闻名的名士,师从陈球,大儒马融,精通刑律、经济,最妙的是卢植还精通用兵之道,日南郡土人众多,民生不振,若是没有一个将领镇压,恐怕流民迁徙过去也不得安稳。

        这样看来卢植简直就是最适合的人选。

        刘宏暗自懊恼了一下,他居然把这位大名鼎鼎的儒宗大师忘记了,实在不应该,这位可是公孙瓒和刘备的老师!

        东汉的士大夫虽然以儒学为主,但也并不排斥百家,射御剑武都是君子必修课。出仕也不分文武,都是马上能领兵,马下能为相的人物,与后世肩不抗的病弱书生大不相同。有卢植出镇郡守,想来可保万无一失。

        刘宏很快下诏任命卢植为日南郡太守,以抚流民。同时他准备把田丰和沮授一同派去给卢植当副手,再加上太学里三千名太学生作为基层管理者,以后他的一些产业都会转移到日南郡交到这两人手里。这样一来,刘宏就需要给这两人补课。

        日南郡适合种植一年三熟的水稻,但频繁的耕作,会让地力消耗巨大,亩产在三四年里迅速衰退。刘宏曾经看过一篇西方农牧轮作和小农经济的对比阐述论文。

        比起以农桑为主的大汉农业,农牧轮作让耕地的地力不容易被消耗,而且可以蓄养更多牲畜,使农牧业相结合,带来更多收益。

        这些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民生政策都是刘宏要教给田丰和沮授学习的。

        田丰和沮授都是三国里擅长处理内政的人才,对刘宏教导的新农政策领悟极快,也十分愿意下到地方,为天子实践这套农政。

        等到沮授和田丰学习完理论知识,刘宏又安排他们去皇庄。

        早在刘宏接收皇室名下的田庄山林时,就按后世一些简单的农业知识进行了改进。除了套种轮作,结合了蓄养马畜的大庄园式耕作法在这一年里比普通世家的田地产出高出四倍。这还是没有用上新农具的效果。

        这样巨大的差距让田丰和沮授都咂舌不已。最让他们惊奇的是,天子皇庄里用来耕地的不是牛而是驽马。

        马当然也可以耕地,但是马蹄极易损伤,稍有不好,马匹就废了。而天子皇庄里的马匹蹄子上都钉着半环型的蹄铁,两人很快就想明白给马钉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