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南瓜多难呀

第(1/2)页

  李世民看了许久,再抬头时,就见李承乾还皱着眉头在想。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承乾,虽然不可把旁人当成傻子,但你也不要把每个人都想得过于聪明。就好比萧锐,他不过十岁,年纪太小,历练不足,尤其武曦又表现得过于出色,他就有些着急了。他兴许只是觉得干得活儿不够多,不敢闲下来,也或者他分不清什么是他该做的,什么是他不该做的。又或者,他只是想在绵绵面前表现一二而已。”
李承乾皱眉想了想:“是这样吗?”
“必是这样,不然呢?”李世民笑道:“你觉得萧锐把绵绵当成晋身之阶?所以才胆敢轻视绵绵?就算朝上重臣也没有这样的胆子,若萧锐一个十岁孩子,见识过绵绵的神迹还敢如此,那除非是蠢,是不知轻重,是傻大胆儿……绵绵自己挑出来的人,怎么可能是这样的蠢货?”
他站起来,随手把心声记录给了他,一边道:“武曦与狄仁杰,都十分聪明,萧锐纵是不及他们,也必定有自己的长处,且慢慢看看罢!”
他直接走了。
李承乾坐着看完了那记录,过去还给了长孙冲,还细问了几句。
出来之后,他又想,既然萧锐并非轻视绵绵,但阿耶为什么没有点破?而是任他摆脸色?
听闻萧瑀最近在朝上颇有些轻狂嚣张,心胸狭窄不能容人,还曾几次弹劾房玄龄和杜如晦,所以,阿耶不会是借此事敲打一下萧瑀吧?
他心中颇有几分新奇,这,便是帝王心术吗?
…………
狄仁杰连夜写了驰道的奏书,等第二天早上,请夫子看过又改过,才带到这边来。
中午时,李承乾便派人来取,代为上奏,不出两日,便定了下来。
驰道要建,先在长安城中建起来试试,若效率当真能大大提升,再慢慢往外延伸,只是路线需要好生规划。
翌日,李承乾也上了他听政以来的头一封奏书。
他听政以来,便有了自己的班底,不愁没有人可以商议,让他的想法更加完善。
他提议,应当将绵绵带来的东西,譬如玉米、南瓜、以及后续的新粮种,全都统一更改名字。
譬如胡萝卜、胡蒜、胡椒,一听就知道是哪儿来的,而这种,可以统一更改为唐米、唐瓜等等,包括已经推广下去的占城稻,推广时本来叫新稻的,也要改称为唐稻。
以国为姓,暗示了绵绵身份,也让后世之人记住这是大唐带来的……
最主要的,是与本土物种区别开,等朝廷推广这些的时候,也要下一道严厉的诏令,敢敷衍或者贪腐,造成唐米的浪费,惩罚要加倍严苛,让人生出警惕之心。
毕竟,这是会影响后续的事情,影响了绵绵的能力,不能种了,种不出来了,对大唐来说就太糟糕了。
李世民看了奏书,十分高兴,当庭允可,下了朝还跟朝臣们吹了半个时辰。
毕竟,这种别人家的孩子优秀,我家的孩子更优秀的事情,有哪个老父亲忍得住呢?
此事定妥之后,李承乾还特意跟绵绵说了一声,毕竟要改,肯定是她的人手先改。
绵绵还挺高兴的,跟他道:“唐介个制制,坠好听惹!不管行摸,几要姓唐,全都超好听哒!唐瓜!唐薯!唐米!咦?”
她忽然发现不对:“蓝瓜和西瓜,全都系瓜呀?都叫唐瓜嘛?”
李承乾笑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