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二凤吃蝗虫

第(1/2)页

  李世民且听且笑,遥遥向魏征举了举碗,魏征双手捧碗,含笑回应。
其它朝臣看得酸死了:“……”
呵呵!
就你们君臣相得是吧?我们不该在这里!那我们走??
长孙无忌听着绵绵心声说完了,迅速把话头拉了回来:“绵绵出门,怕不怕呀?”
绵绵这才看到他,摇了摇头:“绵绵不怕呀!”
长孙无忌含笑道:“绵绵真勇敢!!”
他咳了一声,“蝗虫未起时,确实还好些,若是陛下和绵绵这一行,能成功中止蝗灾,那真真是前无古人的奇迹,必将载入青史。”
大家领会到了长孙无忌的意思,也开始把话头往这边带。
毕竟,从骗子那儿兑资料,总觉得有点贵,有那积分,多兑些种子不好吗?
所以绵绵若是知道,听一听也好早做防备。
绵绵的思维,确实被带了过去。
【对哦!提前处理了蝗虫,那二凤又一个名场面,二凤吃蝗虫,可就没有啦!】
李世民:“……???”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成灾。】(注:吴兢《贞观政要》)
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祸及宫中。
唐太宗进入园林查看粮食的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便捉了几只,诅咒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算在我一人身上好了,你如果当真有灵的话,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去祸害百姓了。”说着便要吞下去。
周围的人连忙劝他:“陛下,吃了恐怕要生病的!这可不能吃啊!”
唐太宗便说道:“我正是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到我一个人身上!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于是就把它吞了。从此蝗虫便不再成灾。
【虽然说是“不复成灾”,其实蝗灾一直也没有断过,贞观三年五月,五州蝗灾;贞观四年秋;三州蝗灾;贞观二十一年秋,三州蝗灾;贞观二十二年,通州蝗灾……所以,认真研究一下蝗虫,也是很有必要哒!】
因为二凤吃过蝗虫,所以绵绵还真知道不少蝗虫的知识。
蝗虫少量分散生存的时候,是没有毒的,可以吃,还挺好吃,有丰富的蛋白质。
但一旦群聚,后腿频繁碰触,身体就会分泌出一种血清素。
这种血清素能让蝗虫改变生活习性,从独居变成群居,还能减少自相攻击,所以蝗虫明明什么都吃,却很少同类相食。
而且,血清素水平的升高也让蝗虫的外观发生变化,从绿色变成黄色,脑袋也会变大,耐力变强,变得异常凶猛。
到了这时候,蝗虫就有毒了。
所以蝗虫就算鸟类禽类也不爱吃,除非没得挑……但这种毒,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