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太宗悔斩张蕴古

第(1/2)页

  李世民一路听下来,十分满意,赞他:“褚卿大才!绵绵年幼懵懂,朕心中时时牵念,褚卿做事周全妥贴,有卿在旁照应辅佐,朕也能稍稍放心些……”
褚遂良连称不敢,诚惶诚恐。
绵绵本来坐在他一边膝头,津津有味看大臣们尝咖啡,听到这一句,才转头看了看他。
李世民被闺女这幽幽的小眼神儿看得一愣:“……??”
【唉!二凤阿耶又在甜言蜜语啦!!】
【为什么二凤的甜言蜜语,有这么多词儿呀,为什么绵绵没有!】
【魏妩媚、褚小鸟,萧瑀疾风知劲草;虞五绝、马忠良,玄龄光武得邓禹。】
【太宗尝以神笔赐周飞白书曰:“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嗯,马忠良!还有“暂不见便思之”马思之!!】  (注:《旧唐书》)
【太宗之诗《赋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还有虞世南,“帝每称其有五绝:  德行、忠直、  博学、文词、书翰也。”】(注:《唐诗纪事》)
【还有房玄龄,“王尝曰:‘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禹也。’”】(注《新唐书》)
【话说,房玄龄真的是二凤的知心哥哥,很多事情,二凤都爱找房玄龄说,发完脾气想下台,找房玄龄;杀完人又后悔了,找房玄龄……】
【比如很有名的“太宗悔斩张蕴古”一案,二凤杀了人,“既而悔之,谓房玄龄曰:“公等食人之禄,须忧人之忧,事无巨细,咸当留意。今不问则不言,见事都不谏诤,何所辅弼?如蕴古身为法官,与囚博戏,漏泄朕言,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朕当时盛怒,即令处置。公等竟无一言,所司又不覆奏,遂即决之,岂是道理。”】(注:《贞观政要》)
【二凤说了,你们食君俸禄,就要为君分忧,事无大小,都得留心。如今我不询问,你们就不说自己的看法,看到事情都不谏诤,这怎么能称作辅弼呢?比如说,张蕴古身为法官,和狱囚一起博戏,还泄露我的话,虽说罪状严重,但如果按正常的法律来量处,不至于判死刑。我当时盛怒之下,下令立即处死,你们竟然都不说一句话,主管部门又不复奏,就把他处决了,这难道合乎道理吗?”】
【之后,二凤就下诏说,“凡有死刑,虽下令立即处决,都还得五次复奏。”唐朝死刑五复奏的规定,就是自此案开始的。】
【虽然在人命面前说这个不太好,但二凤说“岂是道理”还是有一点萌萌哒……】
这会儿大家有不止一个连接器,全都听到了,被破格提拔,此时也在座中的马周也听到了,各自沉吟。
李世民笑着把玩闺女的小胖手。
史书上记载我说“岂是道理”,但当时我说的未必是这四个字,毕竟同样的话,史官肯定是用最短的语言来记录的,包括起居郎,也都是这么个记法。
而且,“岂是道理”这四个字到底哪里萌了?
真是不管多少次,从来搞不懂后世人的萌点在哪里。
而且绵绵把他的话说的这么清楚,案子本身却一语带过,让他借鉴都没法借鉴!
不过死刑五复奏,倒确实可以施行,慎重一点,总是好事。
绵绵思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