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大唐人卷起来

第(1/2)页

  贞观顶级心腹团连夜商议了,然后,挑选了一个人出来。
蒋国公屈突通,如今是工部尚书,已经年过七十了。
他原本也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武将,但年初时患了病,整个人一下子就衰老了,短短两个月便须眉皆白,老态龙钟,宛似老了十岁。
屈突通是李世民的心腹将领,随他平定过王世充,还做过秦王府的行军元帅长史,李世民私下问过绵绵,知道历史上的屈突通会死于明年,所以就在上个月,才叫太医署帮他配了药,加了一点点灵泉水,暗中送过去,想避免他的死劫。
灵泉水这样用,效验如神,屈突通只服了三日,身体就大见成效,一整个月服下来,白发返青,红光满面,整个人精气神儿全回来了。
而他的这种恢复,黑发是从头顶发出来的,长出来一小截,与下头的白发对比着,还挺明显的,正好让他出去唱个戏。
于是,翌日。
正当各处商户们聚在宫室前时,就见屈突通骑着马昂扬而过,褚遂良“正好”到了,屈突通便连忙下了马,与他寒暄,也叫商户们看了个清清楚楚,心中啧啧称奇。
等他走了,褚遂良也进去了,商贾们暗暗议论了几句,早有个随行小吏一脸不屑地道:“你们知道什么,他可是得了小公主的福佑呢!”
商户们当时就咬了饵:“这话何意?”
那小吏不肯说,商户们知趣地给他塞金子,小吏做出半推半就的样子,收了金子,这才遮遮掩掩透露了一些内幕。
他说这位老将军已经七十多了,本来都病得快死了,头发全白了,脸上皱纹如何多,步履如何蹒跚……
但是呢,他自小亲近农事,亲手伺弄了一个菜园子,多年来,他精心培育,最终种出了个一百多斤重,比成年男人还重的东瓜!
然后,小公主无意中得知此事,说了一句,这才是正道。
之后,这位老将军就不知怎么的,白发返黑,身体也越来越好,又能上马杀敌,拉弓射箭了,比当年壮年时还神勇……
吧啦吧啦!
主要强调了亲手,这是担心有官员或者富户为此疯狂压榨农家。
同时也说了,不拘于稻谷粮食,哪怕蔬果也可以,只要能饱腹有利于民生的全都可以……
而且这种选育的方式,非常好理解,在场的商户,有很多本来就是粮商,对农事颇为内行,一听之下,就觉得好像多年的经验,被一下子总结出来了似得,醍醐灌顶一般。
不止商户这里,各坊的百姓处,早有不少老长安人得到了消息。
正逢端午佳节,江河处多有龙舟竞渡,岸边也有人搭起彩楼,四处彩幡招展,鼓乐齐鸣。
长安城中,家家门上都挂着五色长寿缕,正是最热闹的时候,这消息几乎是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宫里,
提前一晚上,绵绵拿出了一些藤蔓之类,在各处宫殿房顶、窗边、门边挂上了一些,有的还悬着小葫芦,甚至有的挂着豆角和没长大的小番茄,还有马乳葡萄。
本来大家还觉得挂豆角什么的着实搞笑了些,再说这种盖得紧密的宫殿也没有园子没地方种,只能种在大花盆里,看着很怪。
幸好李承乾年纪虽小,美商爆表,亲自指挥着宫人布置了一番,居然硬生生显出了一份天然去雕饰的雅致。
而且大中华人的种菜基因是刻在灵魂里的,不管什么东西,丰收了就是好看,各种能吃的果子挂在那儿,就觉得心里踏实,比看花踏实多了!
绵绵就坐在旁边吃点心,本来是预备着不够随时再往外拿的,亲眼见证了这变化,点心也不吃了,跑过来站在小阿兄脚边看,越看越觉得神奇,捧着小手手赞美他:“阿兄,你也太腻害啦!你,腻害的都不像个柴只啦!”
李承乾奇怪:“厉害的不像个才子了?这是什么形容?”
他一边跟绵绵说话,一边还指挥着:“你把两根枝子交缠一下,缠到架子上,不然很容易掉下来。”
一边又低头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绵绵仰着小脸:“柴只,只会书本本上的制制呀,就……就……”
她转头挨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