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习字

第(2/2)页

景山道人的《秋雁图》。

        宋啸渡一看她拿笔,就知道这丫头的问题在哪里了。他喝了口茶“好了,停下吧。”

        “爷爷?”她几乎是要哭了,写了太多遍的《千字文》,练得她都快不识字了!

        “你这个,还是握笔的问题。”他爷爷将她拉到怀里坐下,一边展开一张新的宣纸来,亲自取了一只湖笔,只是这握笔的姿势……竟是与旁人都不一样!

        “你这丫头,果真是我宋啸渡的孙女!”湖笔被爷爷稍微倾斜地卡在虎口处,由最长的中指顶住,拇指和食指捏着笔头,他用笔自如地在之上写了几个大字“家和万事兴”,随后将笔交给了她“我小时候写字也是你这样的,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法子,以后写字便大有进益。你试试看?”

        她便学着爷爷那样拿了笔,这样的姿势要轻松许多。她心下一喜,很顺畅地写了一个“上下齐心,其利断金”。

        “爷爷,这样写好受多了!”

        宋啸渡却没说话,捋着胡须,低头审视着纸上那八个字。这个六丫头啊,果真如她父亲所言,是个聪慧的。这偌大一个宋府,只单单靠着祖辈荫庇是根本无法长久的。可是整个府内,到底有多少人明白呢。“家和”两个字,才是昌盛绵延之法啊。

        宋琰声不知道她爷爷在想什么,只是低头一笔一划在纸上写着,手指都写得发抖了,却还是没停。老阁老摸了摸她的脑袋,眼中划过一丝赞赏,道“你是个明白的,心思透,也能沉得住气,难能宝贵啊,我宋家后继有人哪。”

        “爷爷?”

        “你这手字,别听你父亲着急,慢慢练不急。六丫头,就拿这练字一说,我教你一个道理,此路不通,不如换个方向思考,或许就能琢磨出来了。遇事呢,也是如此。不要磕死在那常规戒律上,我们要做那变通灵活之人,才能柳暗花明。”

        祖父这一番话,让她深深明白了他的厉害之处。在这样封闭规整的时代,爷爷这样的思想是非常前进的,当然,势必是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但是他能说给她听,她却是细细琢磨出了一些东西。

        诚如父亲所说,德容言功,琴棋书画才是正统。可是,人被这样的东西束缚着,也未必自由自在,不如心之所向,自在一生。

        慜阳学宫。

        宋梅衡从书童那里接过书本时,从里面掉落出几张纸来。他捡起来一望,不禁失笑。这是这几天六丫头练的字,被不小心都收进书里了。仔细看着,也稍微有了些长进,还是爷爷有办法。

        可巧了,端珣正好进来,一眼就瞥到了他手里的东西,不禁退后一步,心里突地窜出一句“我的天爷”来。

        “这……这是何人画的符?”

        宋梅衡摇摇头,叹气,将纸张折叠好,收进一旁的簿子里。

        “这是我六妹妹的字,已经练了一段时间了,稍稍有了些雏形。”

        六妹妹?!

        这玩意儿是字?还是那丫头写的?!

        端珣惊了,凤目一瞪,幸好现下左右无人,他一向口齿伶俐现下却硬生生地卡了片刻“这字……还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哪!”

        因着这一出写字风波,宋老夫人意识到,家中的姑娘们都到了读书的年纪了,该请先生来府中好好教导才是。

        大房的孩子们都在扬州不谈,二房的六姑娘,三房的五姑娘宋琴声都到了进书塾的时候了。一开始,老夫人物色了几个先生,可这几位一来,便被六姑娘那一手狗爬字给吓跑了,惹得全府内都是尴尬的,三房的厉氏虽还在禁闭反省,听到这事儿笑了老久,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又吩咐身边的丫头在府内四处传言,说五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都是六姑娘拖累了吓走了先生。

        宋樾气得次日就请来了一个先生,此人是他早年读书时候一同窗,向来有才名,但心不在朝堂,便辞官在外游历多年,此人见多识广,是个有才之人。

        六姑娘那手字总算没吓走他,但因着三房厉氏的鼓动,宋府六姑娘才艺有缺,已经是传到了外头。

        宋琰声也没管那些流言流语,端着小身板趴着写字呢。沈氏被三房这一闹气得半死,恨不得现在就跑过去跟她拼命。

        端珣阿好这字,甚是了不得啊!我竟是一个都不认识?!

        阿好滚——!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