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二次登月任务

第(2/2)页

今后登月飞行器往返提供燃料保障。
  完成燃料补给后,两个大家伙在太空中分离,登月舱段点火,在空间站的‘注视’下,再次向月球远征而去。
  间隔半年再次展开登月行动的速度不仅让世界震惊,同时也让不少赛里斯国民吃惊,上次登月的惊喜还在消化中,这么快又登月了?
  不过这次登月和上次不同,这次登月并没有像上次那样有实时直播,这让观众和网友们都有些失望。

  只是观众们的这种反应其实就是官方想看到的。
  这次登陆行动实际上是第一次登月的备份行动。
  也就是说,按国家航天局那帮人的尿性,第一次成功之后,第二次也就是备份发射要么取消,要么就会改变任务,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金和设备的目的。
  原本在章成铭他们第一次登月成功后,这次登月行动最初是准备和下一次登月一同开展,组成一个大型的登月建设队伍过去,直接搭建小型的前沿科考站。
  可任谁都没有想到,章成铭居然用上次带回来的月壤中的那点氦3搞定了核聚变反应堆!!
  现在国内核物理应用研究的那帮人嗷嗷的亟需更多的氦3来进行更多的验证工作,之前带回来的那点月壤弄出来的氦3……
  用杯水车薪都不足以来形容匮乏。
  因此原本已经取消并且并入下一次发射计划的这次备份发射方案又被紧急重新立项,还好东西都没啥变化,人员配置也没有发生新情况,唯独就是多带了那一套神秘的新装备。
  第二批探月人员来到月球后,按照拟定的计划,先是让六名航天员完成了两个新地方的补充探索,并最终确定了某处成为此次探月行动的行动点:
  那是第一次探月中,在某处发现内部有布灵布灵东西的熔岩管。
  这些布灵布灵的东西上次带回去一些检测后,发现也就是一些伴生矿晶,不具备矿业开发价值,但是这玩意却被黄添荣给盯上全部打包了。
  他倒不是打算拿来开发矿产,而是商人的头脑告诉他——物以稀为贵!
  这些矿晶别看数量不是太多,但也够开采一段时间,而且对于黄添荣这种精明的商人根本不担心数量的多少,多有多的卖法……少?那更好炒作和拉高身价!
  那时看到这些布灵布灵东西的时候,黄添荣广告词都在脑袋里想好了:
  来自宇宙的宝石,跨越无尽的星空距离,流淌亿万年的时光,只为见证守护你们的爱情!
  国际珠宝垄断巨头不是很吊吗?还不是被我们大豫省的人造宝石锤的不要不要的,现在最后的底裤防线就是吹嘘自家的天然宝石比人造宝石更具有珍贵的天然属性……
  行!
  那我就用来自外星球更加珍贵无比的天然宝石来碾压你!
  老子我用你自己打的矛做成回旋镖扎死你!
  这个商业方案很快就完成了YP交易,航天局那边同意这些没啥科研和矿物价值的东西都给星海做商业开发用,但好处是要获取两成利润,代价就是不收取开采设备和运输成本费用。
  这一块额外的收入是属于张局在给航天人们谋取的小福利,大家辛苦这么久,能多分点年总结不更开心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月亮当然要啃月饼!
  说回这个熔岩管。
  章成铭他们结束第一次探月行动后,人虽然返回了蓝星,但环月空间站还在月球轨道上转悠呢,而它所携带的那些大型探测设备……可是在一圈又一圈的对着月球各种地方探索照射……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通过章成铭他们多次月表实地考察,以及探测数据进行比对和建档,更多熔岩管道和其它地形资料也不断的更新汇总出来。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比对,再加上新的建设方案,以及核聚变反应堆的出现,上次探索的这个熔岩管便成为了目前第一首选的前哨基地建设点。
  这第二次探月,除了复查这个未来基地的周边情况,收集更多信息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工作:
  ——地表现场提制氦3!
  远征十七号所携带的那套神秘装备,就是一套真空制取设备,和几台一百千瓦级的斯特林发电机。
  这种一百千瓦级的斯特林发电机早在2023年8月,就在龙夏国自己的空间站里完成了验证性的测试。
  它的体积和功率不算大,但对于长期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器来说散热量小,比较适用,但如果放在月球、火星这种地方,它的发电量又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原本在航天局2030年最初的登月规划中,会采用兆瓦级,也就是一千千瓦的核反应堆来提供月球科考站的能源供应,这个发电量已经很大了,基本足以同时满足100个家庭的同时大功率电器用电。
  这种反应堆的研究进度得益于赛里斯第四代核能反应堆的技术突破,和赛里斯的‘快堆’技术一样,在2020年这样就已经完成了技术验证,可以说比斯特林发电机还要早。
  但它的体积和工作方式也注定它散热量过大,不利于在飞行器上使用,也注定了它就是为了火星和月球这种科考站上使用的。
  可问题是章成铭搞定了核聚变堆后,这个反应堆就有些尴尬了,发热量比聚变反应堆还大,还要考虑辐射问题需要配置厚厚的沉重防辐射层,以及向太空和地下进行散热的大量散热设备……
  这么庞大的体积和重量……都特么的可以运十几套柜式的小型氦3反应堆过去了!

  还好现在这套反应堆只是立项,还处在没有开建的状态,便被紧急停止了研发和生产。
  但氦3堆虽然真的很好……
  可特么的现在没有足够的燃料供它开干啊!
  换成是其它国家估计这种情况要么抓瞎,要么就只能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增加预算多发射太阳能、热电偶核电池这些东西去解决问题。
  可在赛里斯不需要!!
  航天局和章成铭直接把目光投向了已经成熟,且已经有了实物的几台百瓦级热电斯特林发电机上。
  这几台发电机,在23年中完成空间站验证测试后,23年底就已经造出了第一台实物!
  (注:知道这玩意是23年的9月,写这章时又查了一下,结果发现,我擦,23年11月便出实物了!配图请看有话说!)
  有了这几台发电设备,再加上又配置了几百平方米的空间站同款太阳能柔性电池翼,总算是凑够了提取氦3所需要的能源需求。
  登月小队完成这条熔岩管道附近更多的地质勘察后,环月空间站分别释放了真空制取设备和发电设备组。
  通过数次的精准控制着陆,将这些设备降落在距离当初章成铭炸开的洞口五百米外的空地上。
  接下来的事就是用玖爪把这些大家伙拉到洞口附近,组装固定设备,连接电缆,埋好地线……
  一系列流程下来,当那几百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柔翼展开后,国际天文爱好者们兴奋了!
  因为在第二次登月前三天,一颗由濠江特区富商陈东明牵头,全世界民间天文爱好者们众筹,由微星科技生产,东方力量火箭发射的天文星4号升空进入蓝星同步轨道运行。
  自从成功发射了天文星1号,陈老板这个星空发烧友便已经看不上蓝星地表上的深空观测和摄影了。
  不过观测卫星和普通卫星有一些区别,主要就是它对稳定性的要求很高,以及需要经常调整角度来变换拍摄目标和长时间对准目标长曝光,因此自身携带的姿态燃料消耗很快,适用控制姿态稳定陀螺造价成本又太高,属于两难的平衡。
  甚至由于操作经验不足,天文星2号刚上天不到半天的时间,便由于卫星调整姿态过程中,镜头无意中慢慢扫过了太阳……
  在太空中敢用焦段上千毫米的天文镜去直怼太阳是什么后果?
  强烈的阳光在天文镜的汇聚下直接形成了高热的成像光影,将该卫星的感光片直接烧爆,这颗刚刚送上去的卫星工作不到半天的时间便失去了核心的感光元件而彻底报废。
  期间陈老板又搞过一次三号天文星,这次总结了上次的失败教训,增加了识别太阳这高强度光源物体的自动关闭镜头功能,以及增加更多稳定设备。
  三号星很成功,在国际天文爱好者们中间也掀起不小的热度。
  因此在三号天文星寿终正寝后,陈老板便发动了众筹,由他出一半资金,另一半由广大爱好者们筹款,打算弄一个更大号的天文星。
  这个众筹很快得到了无数爱好者的响应,最终募集到的资金也远超陈老板的预估,后来在征得所有筹款人的大部分同意下,修改了部分协议和技术,搞了个更大的型号出来,这才延迟了成品时间。
  当时的延期错过了赛里斯第一次登月行动,让无数爱好者后悔不迭,可世上唯独没有后悔药卖,但没想到,这延期却赶上了第二次的登月行动。
  因此当月球那几百平方米的柔性太阳翼展开之后,这枚天文星4号便拍摄到了月球表面那闪亮的亮点!
  一张张照片中,能清晰的看到。
  月球表面上,细小的玖爪在整个前哨基地旁边溜达工作,而宽大的柔性太阳翼在地面贪婪的吮吸转换着来自阳光的能量,该地区经过玖爪和工作人员来回的碾压和踩踏后,地面上形成那颜色不一的行驶痕迹……
  每一张照片,都让无数天文爱好者痴迷。
  每一张照片,都能让更多困在西方媒体构筑的信息茧房中的人知道:
  赛里斯人又去月球搞事情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