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封王大典

第(2/2)页

定的封地在荆州,荆州古称纪南城,所以就封我为纪王了。”朱桓也是刚刚得知崇祯为他的选定的封地是在荆州,这个地方可不是个好地方,自古就是四战之地。三国时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当然那时的荆州比现在要大的多,三国时荆州相当于一个省。而荆州所在的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在接下来几年中将会是农民军闹的最凶的一个省之一,张献忠杀的三个明朝藩王中就有两个在湖广,那就是襄王和楚王。朱桓只能期待五年之后时光隧道打开回到二十一世纪,否则一旦成年去了荆州,说不得就要与襄王、楚王一个下场了。

        “王爷,荆州在哪啊?我们以后就要去荆州了吗?”绣凤一辈子没出过京师,当然不知道荆州在哪。

        “荆州在湖广,就在长江边上。当然,皇兄已下令在荆州为我建造王府了。”

        这时宫里来接朱桓的人来了,朱桓领着刘大有,在徐忠等人的陪同下一起向皇宫赶去,今天的典礼在武英殿举行。亲王的车驾仅次于皇帝,装饰的很豪华,比他原来乘坐的要舒服多了,随侍在侧的护卫多达一百名,在张镇芳的带领下全部换成军装跟在马车前后两侧。

        进了皇宫武英殿,早已有礼部和宗人府的官员等在那里。上午巳时册封大典正式开始,先是有礼部右侍郎宣读册封诏书,诏书是由翰林院拟定,然后交由礼部审核,礼部审核后呈给陛下亲手御批。

        诏书很长,而且都是难懂的文言文,朱桓仅能听懂一小部分。礼部右侍郎足足念了将近一刻钟才念完,接着由宗人府为朱桓颁发金册金宝,金册是记录朱桓何时受封、封号及封地以及后世如何继承等等,以后每个受封的世子都有一份金册。金宝则是亲王的印玺,只有首次受封的亲王才有,以后世袭给继承的亲王,由黄金打造而成,印面用篆书刻着“纪王金印”四个大字。

        金册金宝授完,崇祯还御赐了四书五经、《皇明祖训》、《大明会典》《大明律》等书籍。

        接着礼部宣布为纪王府选定的王府长史,共有左右长史两人、典簿一人,以及审理所、审膳所等等王府长史司以下的官员。左右长史为正五品,由礼部任命,人选由礼部选择国子监的教授或因错被免官的知府或知县担任,因是朝廷任命,所以长史同时具有朝官和府官两种身份,藩王如果有过失就责问长史,也是一种约束藩王的制度。

        礼部为朱桓选定的长史司左长史叫黄明煦原为国子监教授,是天启初年的进士,一直在国子监任职。右长史则按崇祯的意思选定了朱桓的老师陈其猷,这个决定当时受到礼部的反对,毕竟陈其猷不是进士,又一下子提拔为五品官员,但崇祯坚持如此,礼部只能同意。

        接下来朱桓正式以亲王的身份祭拜宗庙,完成整个受封仪式。下午则在中极殿宴请朝中官员,到时皇上会亲临参加。

        朱桓作为今天宴席的主角坐在崇祯下首的位置,接受百官一一祝贺,因他年幼尚不能饮酒,只能以茶代酒,一下午也喝了不少,光厕所都去了两趟。

        整个受封大典在晚上终于结束了,朱桓拖着疲惫的身子登上马车在护卫们的守护下回到了王府,今天早上一块巨大的镶着金色“纪王府”的牌匾已经挂在了王府大门上。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