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以牙还牙】(求订阅!)

第(2/2)页

”马成坤沉着脸说道。

    《男人帮》的电视广告威力尚未产生,但马氏兄弟已经有所预料,否则不会如此急匆匆召集大家开会。

    见大家继续沉默,马成发没有忍住,拍案而起道:“现代出版社做事不讲道义,也别怪我们不讲道义,干脆砸了他们的出版社。”

    下面的管理层们,顿时忍不住诽谤‘狗改不了吃屎’。

    马成坤立即骂道:“闭嘴,没有主意,就不要乱说什么!”

    现在去砸,JC和其它媒体不用想,都知道是东方报社做的。届时不说有没有证据,就是各大报社的讨伐,都够他们喝一壶的。

    若是因此影响到《东方日报》,那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更何况,林正杰也不是好惹的,年轻人谁没有几分火气,又是上市公司的主席,一怒之下也可以找人砸了他们的报社。

    不是说怕不怕的问题,而是东方报社也是‘拖家带口’,做事岂能如此儿戏,又不是那些小报社,见不得光的咸湿出版社。

    《男子汉》总编王氏这时候说道:“总经理,我们出版《男子汉》的初衷是:看好消闲性商业杂志的前景,然后搏一搏,分一杯羹。目前,我们仅仅是发刊两期,便引起《男人帮》的重视。这充分说明,我们目前是此类杂志的市场第二。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至于这次的影响,其实我们也预料到一些,只是没有想到现代出版社如此反应过激。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背靠《东方日报》,在信息、编辑领域是有优势的,以后超过《男人帮》的销量,也不是不可能。”

    言下之意,本来就是模仿的,目的达成就好了,还要什么脸呢!

    听到这样说,马成坤脸稍微放松一下,然后问道:“只是这个电视广告,是不是会影响《男子汉》很大,让我们白做那么久的准备?”

    王总编说道:“不会,这个市场那么大,怎么可能被一家吃完,这不符合市场的规律。短期可能会影响一些,后面还是靠真本事说话。总经理放心,我们一定拿出真本事来,让他们好好瞧瞧!”

    马成坤马上说道:“好,王总编说的很有道理,钱是不可能一家赚的。林正杰这个年轻人,有些吃相难看了,以后不知道得罪多少人。”说到最后,也隐含着威胁之意。

    毕竟是毒枭的儿子,岂有那么好说话,众人无不如是的想到。

    东方报社的发行员罗文虎,来到报摊,准备检查自家刊物是否摆放明显时,撞见尴尬的一幕。

    “来一本《男人帮》杂志,记得不要拿错,给我《男子汉》。”

    报摊老板见罗文虎在一旁,故意说道:“《男子汉》也不错的!”

    顾客讥笑道:“还不错呢,模仿得再像,没有那个味,你明白吗?”

    报摊老板道:“不太明白?”、

    顾客说道:“《男人帮》杂志是一本有品位的杂志,这个品味就不是可以轻易模仿的。《男子汉》一听名字,有种像咸湿杂志的,我看这家出版社还不如办咸湿杂志算了!”

    罗文虎顿时怒了,说道:“你乱说什么?有没有看清楚,《男子汉》杂志哪里像咸湿杂志,那么没有品味?”

    顾客见罗文虎一脸凶相,也丝毫不惧,说道:“我说它没有品味,就没有品味,你谁啊,出门没看黄历吗?”

    罗文虎欲上前纠缠,报摊老板连忙说道:“你不要纠缠我客人好不好,不然我报警了!”

    见状,罗文虎突然也停止下来,毕竟一向和气的老板发火,他似乎不占理。以前强势是一方面,但大家也是给个面子。

    “哼”罗文虎只得暂时离开。

    顾客莫名其妙,问道:“他什么人?”

    报摊老板说道:“东方报社的人,你放心,到我这里买东西,我有责任维护秩序!”

    顾客说道:“切,我才不怕他!白粉马家的狗嘛!”

    不怕是假的,随即连忙离开现场,一路都比较警惕。

    就这样。

    现代出版社果断出击,大作电视广告,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不仅稳定了自己的阵脚,还间接打消了对手的攻势。

    礼拜四。

    泰富集团的会议室,林正杰听取了证券部的工作报告。

    何方塘汇报道:“老板,目前我们已经持有金牡置业的22.1%股权,总计1106万股,平均持仓成本为1.09港币每股。目前,金牡置业的股价已经被炒起来,今天开盘价已经达到1.26港币每股”

    恒生指数才529点,金牡置业的股价则已经从0.90炒到1.25港币,已经上涨近30%。

    还没有开战,已经有如此涨势,显然很不错。

    林正杰说道:“暂停收购,准备正式收购环节你们认为邀请哪家财务顾问合作,比较好?”

    何方塘思考一番后,说道:“汇丰旗下的获多利公司财大势大,按理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正因为如此,这次收购他们未必会重视。新鸿基证券的冯景禧,是证券行业的老行尊,也许可以合作一下。”

    财务顾问不仅仅需要贡献基本的服务(律师、审计、会计服务),亦要贡献智谋,计谋,最后还要擅长公司结构重组、资产重整等。

    有一个证券行业的老行尊,便是一个活招牌。冯景禧在七十年代中期,便开始借壳上市、资产重组,将新鸿基证券扩大规模。

    确实是个好选择!

    当然如果冯景禧也没有诚意的话,林正杰就打算让‘亚洲证券’来做财务顾问。马雅文虽然是女性,但也从事证券行业多年,且出身科班。更重要的是,林正杰亦可以参谋。

    至于资金的问题,泰富集团已经利用黄大仙那幅地抵押,从恒生银行贷款3000万港币。更何况,林正杰并不是真的要收购金牡置业,而是另有想法。

    “马上联络一下新鸿基证券,确定一下合作!若是不成,则好换下一家。”

    “好,我马上去联络。”

    散会后,何方塘立即去准备,为冯景禧和老板见面,提供事先的工作。

    (本章完)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